在全球家電市場被智能化、高端化浪潮重塑格局之際,海信視像攜優異的銷量數據,以雷霆之勢闖入大眾視野。
根據omdia統計,2024年海信系電視全球出貨量市佔率為13.95%,連續三年穩居世界第二;根據奧維雲網統計數據,2024年海信系電視中國內地零售額與零售量市佔率為29.83%與26.31%,穩居中國第一。
這一現象並非偶然,背後是海信視像對市場趨勢的精準預判,在高端化、智能化賽道持續發力,產品矩陣持續優化,極大提升了產品溢價空間與市場競爭力,成為營收增長的強勁助推器。
業績攀升,營收凈利雙增
在全球消費電子行業競爭近乎白熱化,顯示技術迭代迅猛的當下,海信視像 2024 年的財報成績堪稱亮眼,營收與凈利潤雙雙實現可觀增長。
海信視像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營業收入為585.3億元,同比增長9.2%;凈利潤為22.5億元,同比增長7.2%。其中,第四季度,海信視像營業收入為178.8億元,同比增長24.3%;凈利潤為9.36億元,同比增長100.1%。
海信視像業績實現驚人增長絕非偶然,背後有著深層次且多元的驅動因素。
一來,海信視像「高端化、大屏化」戰略有效撬動了銷售結構的深度優化,高附加值產品佔比持續攀升。
2024年,海信激光電視銷量同比增長27%,全球市佔率達65.8%,繼續保持行業第一。其中110英寸/120英寸超大屏機型增幅達106%;海信視像通過海信、東芝、vidda三大品牌實現差異化戰略定位,覆蓋不同用戶群體,品牌全球知名度顯著提升。
二來,海信視像圍繞 uled、micro led、激光顯示三大核心顯示技術持續創新,構建起行業領先的高端顯示技術矩陣。
截至報告期末,激光投影顯示領域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 2806 項。正是憑藉這些技術創新成果,海信視像得以不斷推出差異化產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持續鞏固市場地位,吸引消費者買單,推動營收與利潤增長。
三來,海信視像深耕「1+(4+n)」業務組合,以智慧顯示終端為根基,向多個領域拓展,開闢新利潤增長點。
財報顯示,海信視像新顯示新業務(含激光顯示、商用顯示、雲服務、晶元業務及其他新型顯示業務等)的主營業務收入為67.71億元,同比增長3.90%;毛利率29.98%,同比減少1.27 個百分點。
海信視像憑藉精準的戰略布局、強大的技術創新實力、多元業務協同等多方面優勢,實現營收與凈利潤雙增長。未來,若能持續深化這些優勢,有望在競爭激烈的消費電子市場中實現領跑。
聚焦ai,機遇與挑戰並存
消費電子行業智能化、高端化是大勢所趨,海信視像也是「ai化」的擁護者,但在ai 生態構建方面,其存在著難以忽視的短板,這些短板正逐漸成為其持續高速增長路上的阻礙。
一方面,海信視像雖推出 「聚好看」 智能平台,試圖構建自身 ai 生態,但與小米 miui home、華為鴻蒙智聯相比差距懸殊。據了解,2024 年,接入海信生態的家居設備僅有區區 127 款,而小米生態鏈產品已超 2000 款,近乎百倍的差距,凸顯海信生態整合能力的薄弱。
此外,海信在互聯協議上的缺失,更是將其 ai 生態短板暴露無遺。在智能家居場景中,用戶期望通過電視這一核心大屏設備,便捷控制家中空調、照明等各類設備。可海信電視卻無法直接擔此重任,必須藉助第三方 app 橋接,操作步驟繁瑣複雜。
另一方面,海信在8k、micro led等前沿領域的技術滯後,使其難以打造出具備競爭力的智能產品產品,或將進一步削弱了其在高端市場的話語權。
比如:三星2024年推出的micro led電視可實現2000尼特亮度與240hz刷新率,且像素壽命達10萬小時,而海信同類產品仍處於實驗室階段,距離商業化量產還有一段距離。此外,索尼憑藉獨家xr認知晶元與杜比視界聯名認證,在專業影音用戶中保持絕對號召力,其單價5萬元以上的高端電視銷量是海信的3.2倍。
不可否認,海信視像高端化戰略在部分領域已初露鋒芒。比如:璀璨套系業務快速拓展,營收同比增長52%;85英寸及以上大屏智慧顯示終端的收入增量貢獻持續提高,中國內地智慧顯示終端出貨均價同比增長14.62%。
但長期來看,ai生態構建將成為智能家居競爭的「終極戰場」,ai 生態短板已成為制約海信視像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唯有正視短板,加大投入,補齊生態拼圖,海信視像方能在智能家居賽道上重奪優勢。
巨頭博弈,全球化迷局未解
海信視像聚焦「高端化、大屏化」戰略,夯實 ai 技術底座的同時,還藉助歐洲杯、世俱杯等世界頂級賽事,成功打響了品牌全球化的第一槍。
在北美市場,海信mini led 機型和 65 英寸及以上產品佔比逐年攀升;在日本市場,regza品牌持續發力,以38.6%的銷量市佔率和31.5%的銷售額市佔率包攬雙料冠軍;在中東非市場,海信系市場份額穩居中東非第二,南非市場市佔率穩居第一。
儘管海信視像在全球市場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來自國內外品牌的雙重壓力正逐漸顯現,其品牌影響力和渠道建設仍有不足。
在國際市場,三星電子憑藉深厚的技術底蘊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始終佔據高端市場的主導地位。三星在 micro led 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使其產品在亮度、刷新率和像素壽命等方面遠超競爭對手;索尼則憑藉獨家 xr 認知晶元和杜比視界聯名認證,在專業影音用戶中擁有極高的忠誠度。
在國內市場,tcl 近年來在歐洲及新興市場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對海信的出海戰略構成了直接威脅。
tcl 通過垂直整合產業鏈,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的性價比,在中低端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此外,小米憑藉其龐大的智能家居生態和線上銷售渠道,在全球市場迅速擴張,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綜上所述,海信視像在全球化進程中雖已取得一定成績,但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打破品牌溢價與渠道博弈的迷局,還需在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和渠道優化等方面持續發力。唯有如此,海信視像才能在全球市場站穩腳跟,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