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明康納回應關稅等問題:影響極不明朗,暫維持全年指引

2025年04月11日20:40:27 科技 5632

在4月10日的業績說明會上,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對藥品徵收關稅、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nsceb)近日在一份報告中稱葯明康德「深度嵌入美國生物醫藥供應鏈」等話題,葯明康德進行了回應,表示「對等關稅」目前影響還極不明朗,並維持公司全年指引;前述報告中對公司的指稱「牽強附會且毫無根據」。

回應再度被美國「點名」

說明會上,葯明康德近日被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報告提及一事成為關注熱點之一。葯明康德副董事長、全球首席投資官胡正國表示,「我們注意到,最近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報告有若干涉及公司的牽強附會且毫無根據的指稱。公司此前已公開說明,公司從沒有過任何未經授權將美國客戶的數據或知識產權轉移給第三方的情況。我們也已就此與美國相關政府機構進行了溝通以澄清事實。」

前述報告是指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本周發布的一份報告。記者在該委員會官網看到,前述報告提出,美國政府必須在未來五年內投入至少150億美元,以應對中國在生物技術領域的迅速崛起,並鞏固其在全球的技術領先地位。報告多次提及葯明康德,具體內容包括該公司員工人數達3.8萬,2023年的營收規模接近60億美元,並將葯明康德視為生物技術領域的華為,認為其「深度嵌入美國生物醫藥供應鏈」。報告援引2024年的一項調查稱,79%的美國生物醫藥公司至少在生產流程的部分關鍵環節依賴葯明康德或其他中國企業。報告還預測,這種依賴未來只會進一步加深。

葯明康納回應關稅等問題:影響極不明朗,暫維持全年指引 - 天天要聞

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官網截圖

這已經不是美國首次採取類似行動,最近的一次是《生物安全法》。從2024年1月開始,美國《生物安全法》草案有關消息開始發酵,法案直指多家中國cdmo(醫藥合同定製研發及生產企業)。當年5月,美國立法者調整《生物安全法》,迫使美國製藥和醫療保健企業減少對中國研究和製造的依賴。《生物安全法》將禁止聯邦機構與被列入「關注名單」的生物技術公司簽訂合同,並禁止與使用這些公司設備或服務的企業簽訂合同,波及的中國企業包括葯明康德、葯明生物、華大集團、華大智造及其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然而,一項行業調查表明,終止與中國cdmo合作,可能需要花費長達八年的時間後,美國立法者調整了《生物安全法》,新的草案將2032年設定為與葯明康德、葯明生物等企業合作脫鉤的最後期限。不過,到了12月,參議員們將生物安全法案排除在了國防授權法案(ndaa)之外,這就意味著生物安全法案試圖通過進入ndaa的「快車道」以成為法律的「捷徑」受阻。

為應對前述報告可能帶來的影響,4月8日,葯明康德發布公告,因a股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20%,計劃啟動2025年第二次股份回購,擬投入資金10億元。稍早前的3月17日,葯明康德就已經宣布了一項回購計劃,規模同樣為10億元。

暫維持公司全年指引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表示,美國將對藥品徵收關稅。這意味著,此前在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中被納入豁免清單的藥品也將被徵收關稅。

對此,胡正國表示,關稅對公司肯定會有影響,影響多少現在還極不明朗。與此同時,公司過去幾年優化採購供應鏈體系,同時一直抓精細化管理和運營;在大環境不確定的狀態下,抓住客戶對賦能需求的確定性,最大程度降低關稅帶來的影響。

葯明康德可為全球醫藥及生命科學行業提供一體化、端到端的新葯研發和生產服務,在亞洲、歐洲、北美等地均設有運營基地,服務範圍涵蓋化學葯研發和生產、生物學研究、臨床前測試和臨床試驗研究等領域。2024年,葯明康德實現營收392.41億元,同比下降2.73%,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產項目同比增長 5.2%,凈利潤規模為94.50億元,同比下降1.63%。

從收入貢獻來看,來自美國、歐洲、中國、其他地區的客戶收入規模分別為250.2億元、52.3億元、70.7億元、19.3億元,美國仍排在首位。葯明康德執行董事、聯席首席執行官陳民章介紹,公司正加速推進全球多地產能建設。瑞士庫威基地2024年口服製劑產能翻倍,美國米德爾頓基地計劃於2026年底投入運營,新加坡研發及生產基地也於2024年5月開工建設,一期計劃於2027年投入運營。此外,在2024年底,為確保需要wuxi atu細胞治療服務的客戶和患者得到不受中斷的服務和及時救治,葯明康德出售了wuxi atu業務美國和英國運營主體股權,並出售了美國醫療器械測試相關業務股權,後者是為更聚焦公司的crdmo(合同研發和生產)業務模式。

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續經營業務在手訂單493.1億元,同比增長47.0%。葯明康德預計2025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重回雙位數增長,同比增長10%-15%,整體收入達到415億元-430億元。胡正國表示,目前暫維持公司全年指引,同時密切關注關稅政策的進展和對指引帶來的影響。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校對 柳寶慶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年內第三家!健信超導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 系全球最大超導磁體獨立供應商 - 天天要聞

年內第三家!健信超導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 系全球最大超導磁體獨立供應商

《科創板日報》5月9日訊(記者 李煜) 年內科創板第三家獲受理企業「花落」健信超導。今日(5月9日),上交所官網披露,寧波健信超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信超導」)的科創板首發申請獲得受理,保薦機構為廣發證券。健信超導也成為今年科創板第三家獲得受理的企業,「科創板八條」的政策效應持續放大。▍系全球最...
給好評送冰粉、甜品,大眾點評整治這類違規行為,舉報有獎 - 天天要聞

給好評送冰粉、甜品,大眾點評整治這類違規行為,舉報有獎

隨著餐飲行業競爭加劇,不少商家開始「刷好評」。「一杯飲料換一個好評」「15字好評免費領甜品」等套路層出不窮,不僅影響用戶的消費體驗,也折損了「線上好評」的參考價值。近日,「規定字數寫好評換飲品」「寫下差評卻被商家騷擾」這些屢見不鮮的違規行為
我國突破金屬 3D 列印難題,構件表面精度達毫米級 - 天天要聞

我國突破金屬 3D 列印難題,構件表面精度達毫米級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火箭院)今日披露消息,一直以來,航天裝備大型構件金屬 3D 列印技術(也叫金屬增材製造技術)面臨著效率和精度難以兼顧的技術難題,如今這個難題有解了。火箭院戰術部和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大型艙段、殼體高效率高精度增材製造技術項目針對新一代航天裝備大型...
無人機不能無人管 - 天天要聞

無人機不能無人管

堅持統籌監管、系統防治,通過以規則規範行為、以技術馴服技術,無人機亂象才能得到有效根治。 圖片內容來源於網路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何冠軍 近日,一段「穿越機在大理崇聖寺三塔的古塔券洞內飛行時墜落」的視頻在網路流傳,引發廣泛關注。經查,涉事「飛手」張某某系擅自飛入三塔景區,大理市公安局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
老有所「美」,樂齡群體樂享「數字人生」 - 天天要聞

老有所「美」,樂齡群體樂享「數字人生」

「以前只會用手機按著說話,現在進步很大,學會做小視頻、刷小紅書,有疑問還會找AI幫忙。比如做扭扭棒手工花,我去社交平台找教程,處理老照片也嘗試用美圖功能。」76歲獨居老人馮宣英阿姨,沒想到晚年生活還能「美」出新高度。
智數科技集團擬折讓約18.39%配售最多1970萬股 凈籌約680萬港元 - 天天要聞

智數科技集團擬折讓約18.39%配售最多1970萬股 凈籌約680萬港元

智通財經APP訊,智數科技集團(01159)發布公告,於2025年5月9日(交易時段後),公司與配售代理訂立配售協議,據此,公司委任配售代理(作為公司的獨家代理)盡最大努力於配售事項的先決條件獲達成後,按每股配售股份0.355港元的價格配售最多1970萬股配售股份予不少於六名承配人。配售價較於配售協議日期聯交所所報收市價每股股...
「張灣智警」上崗!無人機變身 「空中 110」 - 天天要聞

「張灣智警」上崗!無人機變身 「空中 110」

晨曦中,數公里外的路口突發擁堵,一架印有「張灣智警」標識的無人機從機庫起飛,通過空中喊話疏導車流,同時將車牌識別畫面,實時推送至地面執法終端。這一幕高效協同的智慧警務場景,正是「張灣智警」無人機系統融入城市治理的日常縮影。
聯想憋了40年的大招:自研5nm晶元上市,這次真沒放鴿子 - 天天要聞

聯想憋了40年的大招:自研5nm晶元上市,這次真沒放鴿子

最近科技圈最熱鬧的事,莫過於聯想在自家新平板上塞了顆"中國芯"。這事要擱五年前,網友能把鍵盤敲出火星子——畢竟在很多人印象里,聯想除了組裝電腦就是賣手機,突然掏出顆5納米晶元,比四川變臉還讓人意外。說起聯想和晶元的恩怨情仇,那真是三天三夜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