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明康納回應關稅等問題:影響極不明朗,暫維持全年指引

2025年04月11日20:40:27 科技 5632

在4月10日的業績說明會上,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對藥品徵收關稅、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nsceb)近日在一份報告中稱葯明康德「深度嵌入美國生物醫藥供應鏈」等話題,葯明康德進行了回應,表示「對等關稅」目前影響還極不明朗,並維持公司全年指引;前述報告中對公司的指稱「牽強附會且毫無根據」。

回應再度被美國「點名」

說明會上,葯明康德近日被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報告提及一事成為關注熱點之一。葯明康德副董事長、全球首席投資官胡正國表示,「我們注意到,最近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報告有若干涉及公司的牽強附會且毫無根據的指稱。公司此前已公開說明,公司從沒有過任何未經授權將美國客戶的數據或知識產權轉移給第三方的情況。我們也已就此與美國相關政府機構進行了溝通以澄清事實。」

前述報告是指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本周發布的一份報告。記者在該委員會官網看到,前述報告提出,美國政府必須在未來五年內投入至少150億美元,以應對中國在生物技術領域的迅速崛起,並鞏固其在全球的技術領先地位。報告多次提及葯明康德,具體內容包括該公司員工人數達3.8萬,2023年的營收規模接近60億美元,並將葯明康德視為生物技術領域的華為,認為其「深度嵌入美國生物醫藥供應鏈」。報告援引2024年的一項調查稱,79%的美國生物醫藥公司至少在生產流程的部分關鍵環節依賴葯明康德或其他中國企業。報告還預測,這種依賴未來只會進一步加深。

葯明康納回應關稅等問題:影響極不明朗,暫維持全年指引 - 天天要聞

美國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官網截圖

這已經不是美國首次採取類似行動,最近的一次是《生物安全法》。從2024年1月開始,美國《生物安全法》草案有關消息開始發酵,法案直指多家中國cdmo(醫藥合同定製研發及生產企業)。當年5月,美國立法者調整《生物安全法》,迫使美國製藥和醫療保健企業減少對中國研究和製造的依賴。《生物安全法》將禁止聯邦機構與被列入「關注名單」的生物技術公司簽訂合同,並禁止與使用這些公司設備或服務的企業簽訂合同,波及的中國企業包括葯明康德、葯明生物、華大集團、華大智造及其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然而,一項行業調查表明,終止與中國cdmo合作,可能需要花費長達八年的時間後,美國立法者調整了《生物安全法》,新的草案將2032年設定為與葯明康德、葯明生物等企業合作脫鉤的最後期限。不過,到了12月,參議員們將生物安全法案排除在了國防授權法案(ndaa)之外,這就意味著生物安全法案試圖通過進入ndaa的「快車道」以成為法律的「捷徑」受阻。

為應對前述報告可能帶來的影響,4月8日,葯明康德發布公告,因a股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20%,計劃啟動2025年第二次股份回購,擬投入資金10億元。稍早前的3月17日,葯明康德就已經宣布了一項回購計劃,規模同樣為10億元。

暫維持公司全年指引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表示,美國將對藥品徵收關稅。這意味著,此前在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中被納入豁免清單的藥品也將被徵收關稅。

對此,胡正國表示,關稅對公司肯定會有影響,影響多少現在還極不明朗。與此同時,公司過去幾年優化採購供應鏈體系,同時一直抓精細化管理和運營;在大環境不確定的狀態下,抓住客戶對賦能需求的確定性,最大程度降低關稅帶來的影響。

葯明康德可為全球醫藥及生命科學行業提供一體化、端到端的新葯研發和生產服務,在亞洲、歐洲、北美等地均設有運營基地,服務範圍涵蓋化學葯研發和生產、生物學研究、臨床前測試和臨床試驗研究等領域。2024年,葯明康德實現營收392.41億元,同比下降2.73%,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產項目同比增長 5.2%,凈利潤規模為94.50億元,同比下降1.63%。

從收入貢獻來看,來自美國、歐洲、中國、其他地區的客戶收入規模分別為250.2億元、52.3億元、70.7億元、19.3億元,美國仍排在首位。葯明康德執行董事、聯席首席執行官陳民章介紹,公司正加速推進全球多地產能建設。瑞士庫威基地2024年口服製劑產能翻倍,美國米德爾頓基地計劃於2026年底投入運營,新加坡研發及生產基地也於2024年5月開工建設,一期計劃於2027年投入運營。此外,在2024年底,為確保需要wuxi atu細胞治療服務的客戶和患者得到不受中斷的服務和及時救治,葯明康德出售了wuxi atu業務美國和英國運營主體股權,並出售了美國醫療器械測試相關業務股權,後者是為更聚焦公司的crdmo(合同研發和生產)業務模式。

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續經營業務在手訂單493.1億元,同比增長47.0%。葯明康德預計2025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重回雙位數增長,同比增長10%-15%,整體收入達到415億元-430億元。胡正國表示,目前暫維持公司全年指引,同時密切關注關稅政策的進展和對指引帶來的影響。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校對 柳寶慶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開啟 「雷鳳軍」 時代,硬派新玩家的技術狂飆,鄭州日產Z9開啟預售 - 天天要聞

開啟 「雷鳳軍」 時代,硬派新玩家的技術狂飆,鄭州日產Z9開啟預售

像雷軍雷布斯那樣用互聯網思維造車,以生態圈模式賣車;像小鵬王鳳英那樣管理公司,激發團隊;對標長城魏建軍;開創鄭州日產自己的「雷鳳軍」時代。在3月31日舉辦的鄭州日產 Z9 預售發布會上,鄭州日產執行副總經理毛力民這句話一出,不僅瞬間點燃了現場,更讓我們看到了鄭
探秘東風汽車博物館:穿越汽車工業的時光隧道 - 天天要聞

探秘東風汽車博物館:穿越汽車工業的時光隧道

3月26日,中部地區首座以汽車工業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東風汽車博物館正式在湖北十堰開館。這座承載著中國汽車工業半個多世紀奮鬥史的文化地標,在十堰市原第二汽車製造廠(下稱「二汽」)歷史廠區隆重啟幕。它不僅是東風汽車發展歷程的生動記錄者,更是中國汽車工業崛
張若昀同款座駕登場!悅意 03 憑啥成爆款預定? - 天天要聞

張若昀同款座駕登場!悅意 03 憑啥成爆款預定?

最近汽車圈可是熱鬧非凡!3 月 27 日,在充滿詩意與古韻的烏鎮,一汽奔騰搞了個大動作,舉辦了一場盛大的 「為生活 添悅意」 一汽奔騰悅意之夜暨悅意 03 上市發布會在烏鎮的古樸寧靜與新能源汽車的科技感完美融合,為這場發布會增添了獨特的魅力。​
逆勢而揚,一汽豐田3月銷售新車7萬台,同比增長22.3% - 天天要聞

逆勢而揚,一汽豐田3月銷售新車7萬台,同比增長22.3%

4月1日,一汽豐田率先公布了3月及一季度銷量數據。3月,一汽豐田銷售新車71,025台,同比增長22.3%;整個2025年一季度,累計銷售新車172,461台,同比增長9.6%。這是繼連續兩年成為正增長主流合資車企之後,一汽豐田再次創造的新增長記錄,續寫了「合
把驗收決定權真正交還用戶手中,問界首開行業先河 - 天天要聞

把驗收決定權真正交還用戶手中,問界首開行業先河

用戶對企業的價值是什麼?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如何才能做到實處?新能源汽車品牌能為用戶帶來哪些創新服務?隨著問界M9 2025款先行者在工廠驗收交付儀式的成功舉辦,這一系列問題都有了更直觀的答案。在賽力斯超級工廠,問界首開行業先河,做出新的質量承諾:用戶可以親自參
星耀8 駕到!國產混動界「新霸主」來襲,你準備好了嗎? - 天天要聞

星耀8 駕到!國產混動界「新霸主」來襲,你準備好了嗎?

瞧瞧這外觀,是不是既奢華又充滿科技感?前臉那封閉式格柵,搭配狹長的燈組和中央貫穿的星環燈帶,簡直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下方還有「T」字形鍍鉻裝飾的導流槽,不僅好看,還能優化空氣動力學性能。車身側麵線條流暢得讓人讚歎,溜背設計加上隱藏式門把手,風阻係數低得讓人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