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效果圖。白雲國際機場t3商業空間採用「三維立體式」布局。
t3商業將依託廣州產業優勢,著力構建「航空+」多元生態。
如何抓住新發展新機遇,把客流變現?近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分別舉辦了t3招商推介會、t3招采生態共創大會。
在連續兩日兩場大會上,白雲機場向外傳遞t3建設進展同時,也透露相關招商新動向。白雲機場表示,t3商業將依託廣州產業優勢,著力構建「航空+」多元生態,推動機場從「交通節點」向「經濟引擎」躍升,助力廣州從「商貿之城」向「全球消費樞紐」跨越。
t3採用「三維立體式」布局
著力構建「航空+」多元生態
打造融合免稅購物與藝術體驗的「航空生活館」,推出「90秒極速出餐」智慧餐廳……白雲機場t3全球招商會介紹,即將於2025年啟用的t3,設計年旅客吞吐量3000萬人次,遠期擴容至4000萬人次,助力白雲機場年旅客保障能力突破1.2億人次,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大灣區鏈接全球的「超級門戶」和消費升級戰略引擎的地位。t3航站樓正式啟用後,白雲機場進駐機場的航司總數預計超50家。
機場鏈接著全球旅客資源,如何把流量變現,把人流吸引到機場周邊,白雲機場正在謀劃布局。
按照規劃,t3總規模2.3萬平方米的商業空間創新採用「三維立體式」布局:國際出發層打造2800平方米寰球臻品免稅區,匯聚高端香化、煙酒、精品等全球熱門品類;國內混流層打造8900米雲端商業長廊,引入全球頂奢品牌旗艦矩陣;五層陸側則規劃3600平方米餐飲集中區,提供從粵式早茶到國際美食的多元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配套交通樞紐(gtc)通過四維立體交通網路,實現與22號線地鐵、新白廣城際等動脈的無縫銜接,構建起輻射8000萬人口的「1小時消費圈」,為商業繁榮注入強勁客流保障。
白雲機場將建成華南地區最大的綜合交通中心,旅客在這裡可輕鬆實現飛機、地鐵、城軌、大巴、計程車、私家車等多種交通方式「零距離換乘」。未來白雲機場將擁有6條高鐵、3條地鐵、2條城軌、並建成包含2條機場高速在內的井字形高速公路網路,將實現30分鐘通達廣州中心城區、60分鐘通達珠三角各城市。
此外,t3航站樓內將打造融合免稅購物與藝術體驗的「航空生活館」、推出「90秒極速出餐」智慧餐廳……t3將依託廣州產業優勢,著力構建「航空+」多元生態,不僅是多元消費場所,更是科技與人文交織的城市會客廳。
鏈接全球旅客資源
打造廣州北站—白雲機場商圈
機場不僅是交通節點,更是一座城市競爭力的縮影。
機場規劃和城市發展密不可分。廣州作為國務院批准率先培育建設的5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之一。廣州正在加快建設「5+2+4」商圈布局,其中廣州北站—白雲機場商圈是重點建設的4個樞紐型國際知名商圈之一,地位非常重要。
廣州市商務局局長魏敏在出席白雲機場t3招商推介會提到,白雲機場鏈接著全球旅客資源,是整個大灣區資源配置樞紐的黃金走廊,t3商業面積超2萬方,是免稅經濟、首發經濟、時尚經濟、餐飲經濟的重要承載地。市商務局將緊緊抓住國家和省大力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重大機遇,全方位做好服務,支持t3導入更多商業資源,創設更多能夠滿足消費者情緒價值的多元消費場景,鼓勵設立旗艦首店和全場景體驗中心,共同優化消費環境,全方位展現國際范、時尚感、美譽度。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連通世界的「空中橋樑」,也是連接「一帶一路」和「空中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白雲機場2020年-2023年連續4年榮登國內第一繁忙機場的寶座,2024年旅客吞吐量達7636.9萬人次,同比增長20.89%,連續五年蟬聯國際機場協會(aci)全球服務質量滿意度冠軍,並斬獲「亞太四千萬級最佳機場」殊榮。
截至目前,白雲機場的國際及地區航線網路覆蓋全球近百個航點,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均位居全球前列。3月31日,廣州白雲機場口岸2025年第一季度查驗出入境人員突破400萬人次,同比增長24.5%,這一數據的突破較2024年提前了20天。
白雲機場跑道上,平均一分鐘左右就有一架飛機起降。作為國內三大機場之一,白雲機場巨大吞吐量所帶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背後商機無限。以機場為牽引,白雲機場在全力提升廣州國際航空樞紐的規模和功能。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王曉勇表示,t3商業將打造具有中國風、嶺南味、國際范、時代感的商業形象,必將成為新的商機和機遇。
全新出行體驗
到機場不僅僅是「坐個飛機」
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主要包括:機場工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以西二、東三跑道和t3航站樓、交通中心,t2航站樓東四、西四指廊為機場主體工程。
作為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重頭戲」——t3航站樓,以「花」為設計主題,8片花瓣構成「花」的形態,結合「繽紛花海」似的玻璃穹頂,航站樓第五立面如鮮花盛放,形成「羊城花冠」這一建築意象。同時,t3航站樓設計融合了現代科技、嶺南文化特色與未來航空樞紐的多元需求,旨在為全球旅客提供一個嶄新、智能且充滿文化魅力的出行體驗。
多元商業布局,匯聚空鐵零換乘樞紐中心,輻射8000萬人口的「1小時消費圈」……如今,機場不僅僅是旅客和貨物的集散地,更是匯聚酒店、商業、會展、文化休閑及旅遊等一系列配套服務設施和產業的延伸。這種圍繞機場或從機場向外延伸拓展的網路,具有多項與城市相近的功能,形成快捷、高效、便利的龐大實體——「機場城市」。
如何打造「機場城市」,鄰近的香港國際機場近年來就不斷在擴展這一規劃發展。今年1月,香港機場管理局公布擴展的「機場城市」發展藍圖,利用香港獨有的優勢及香港國際機場毗鄰的土地將機場城市打造成世界領先新地標。香港機管局介紹,「skytopia」項目圍繞機場島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而建,轄下有多個重點項目,將匯聚商業活動、流行文化、藝術交易及娛樂休閑於一身,整體預算達1000億港元。香港國際機場將不只是旅客登機或進入香港的門戶,期待把「skytopia」建設成世界頂級地標,吸引來自大灣區乃至亞洲主要市場和世界各地的訪客,成為驅動香港及周邊城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為加快推動「城市機場」向「機場城市」轉變,就在沒多久前,《廣州市花都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提出打造「世界級航空都會區」的發展定位,按照「港城一體、強區營城、城鄉融合,品質提升」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樞紐經濟引領帶動作用,積極承接廣州中心城區人口和服務功能疏解,塑造依山傍水、活力紛呈、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打造國際級旅遊目的地,全面提升面向全球客流和廣州北部居民的服務水平,變樞紐「流」量為人口「留」量,加快推動「城市機場」向「機場城市」轉變。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城市機場→機場城市
多元商業布局,匯聚空鐵零換乘樞紐中心,輻射8000萬人口的「1小時消費圈」……如今,機場不僅是旅客和貨物的集散地,這種圍繞機場或從機場向外延伸拓展的網路,具有多項與城市相近的功能,形成快捷、高效、便利的龐大實體
——「機場城市」
采寫:南都記者鍾麗婷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