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額關稅,蘋果將不得不提高美國和其他地區 iPhone等熱銷產品的價格,但正試圖將漲價推遲到下一次硬體升級。一份新報告顯示,蘋果正在採取多項舉措,以減輕美國和其他國家對其旗艦產品徵收關稅帶來的成本上漲。也就是說,美國消費者應該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會看到 iPhone、Mac和其他硬體產品的價格上漲。

儘管蘋果多年來一直在努力將生產設施從中國轉移,但幾乎所有蘋果開設工廠的國家(如巴西、印度和越南)都面臨著進口關稅的猛烈衝擊。據彭博社報道,該公司正在採取多種策略,儘可能減輕衝擊。
據估計,將生產全部轉移到美國可能會使蘋果產品的價格翻倍。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在目前的情況下,吸收和減輕當前的關稅實際上是蘋果的最佳選擇。
雖然蘋果在美國擁有一些製造工廠,但這些工廠僅占該公司總產量的一小部分。晶元製造商台積電最近在美國開設了一家工廠,用於未來的晶元生產,但短期內還遠遠不能滿足蘋果等科技公司的需求。
正如特朗普總統所認為的那樣,蘋果有可能增加美國製造業,但如果這真的有可能,也將需要數年時間,而且不會改變蘋果對原材料的需求,因為原材料始終需要進口。
此外,等到任何新的美國製造業能夠為蘋果的供應鏈做出超過一小部分貢獻時,目前的關稅預計將被取消。即使國會不撤銷這些關稅,關稅的計算方式也表明,它們可能會不可預測地被上調或下調。
因此,蘋果不會將生產轉移到美國,而是會嘗試減少無法避免的關稅影響。該公司無疑會採取一些選擇,但這些選擇都無法避免蘋果提高價格。
例如,蘋果可以通過暫時降低利潤率來吸收部分增加的成本。目前,蘋果產品的平均加價幅度約為 45%。
短期內,蘋果可能會採取這一措施,降低利潤率,儘可能長時間保持當前產品價格不變。該公司還可能向製造合作夥伴和零部件供應商施壓,要求他們降低價格,但目前還不清楚供應成本能有多少降低空間。
同樣,據推測蘋果正在研究通過其他供應鏈變革儘可能避免關稅的方法。這些策略可能包括從生產設施直接向非美國市場發貨,避免來自美國出口和進口的關稅增加。
據稱,為了儘可能推遲漲價,蘋果一直在囤積現有庫存。如果消息屬實,這可能意味著蘋果將推遲提高其最受歡迎的產品(如當前的 iPhone 和iPad)的價格,直到 2025 年下半年產品更新,具體取決於它能夠建立的庫存規模。
除非關稅發生變化,否則即將推出的蘋果設備的價格將大幅上漲。據報道,由於關稅和由此引發的貿易戰, iPhone 17 Pro 機型的價格可能會上漲至2000 美元甚至更多。
蘋果並不是唯一一家面臨關稅問題、客戶不得不支付更多費用的公司。從科技產品到日用雜貨,幾乎所有產品類別的價格上漲都將對美國消費者造成衝擊。
這也是蘋果和其他受影響的美國公司股價因關稅而受到衝擊的主要原因。人們擔心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導致消費者推遲所有大宗採購——這加劇了關稅的影響,並導致美國市場持續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