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變臉」了,台積電、三星紛紛宣布,外媒:中國不買了

2024年10月12日02:13:03 科技 1854

最近,晶元市場的波動讓不少人都摸不著頭腦,特別是台積電三星這些大廠,彷彿在美國和中國市場之間,左右為難。

全都「變臉」了,台積電、三星紛紛宣布,外媒:中國不買了 - 天天要聞

這兩家公司原本對美國市場充滿期待,為了迎合美國的晶元補貼政策,不僅花費巨資赴美建廠,還積極爭取和美企的合作。

然而,誰能想到,美國的補貼政策不僅門檻高,還要求外企分享超額利潤、上交企業機密,甚至限制在中國的生產。原本躊躇滿志的台積電和三星,面對這種嚴苛的條件,態度立刻就變了。

全都「變臉」了,台積電、三星紛紛宣布,外媒:中國不買了 - 天天要聞

台積電算是最早響應美國的號召,投入了超過400億美元,在美國建立工廠。原本預計在2024年投產的第一座工廠,接下來還有2026年投產的第二座工廠。這個力度之大,堪稱史無前例。

三星也緊隨其後,計劃在美國投資170億美元建設晶元工廠,儘管規模不及台積電,但足以表明它們對美國市場的重視。

全都「變臉」了,台積電、三星紛紛宣布,外媒:中國不買了 - 天天要聞

不過,晶元補貼的條件遠比它們想像的複雜,不僅要求外企把賺的錢交出來,還要求它們的關鍵技術資料全部上交給美國政府。

要知道,晶元製造的核心技術相當於這些企業的「護城河」,要它們放棄,那簡直就像要人交出「家傳秘籍」一樣。

這種情況下,台積電和三星自然不滿,畢竟這補貼就像是在餡餅上加了鎖,看得見卻夠不著。兩家公司乾脆調整了生產計劃,開始放緩美國的投資步伐,重新聚焦本土市場。

全都「變臉」了,台積電、三星紛紛宣布,外媒:中國不買了 - 天天要聞

台積電不再急著擴張在美產能,反而在台灣高雄、南科等地投入更多精力,穩步擴充產能。

三星則宣布在未來20年內,投入300萬億韓元(約1.5萬億人民幣)在韓國建造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基地。

無論美國市場再怎麼誘人,這兩家公司現在顯然不打算把全部籌碼押在美國身上。

另外,不僅美國的補貼政策讓台積電和三星猶豫不決,來自中國市場的變化更是讓它們感到壓力。

中國每年對晶元的需求量大得驚人,2022年中國進口晶元的總額約3000億美元,但隨著本土晶元製造能力的提升,中國逐漸減少了對外晶元的依賴。

全都「變臉」了,台積電、三星紛紛宣布,外媒:中國不買了 - 天天要聞

據數據統計,去年中國晶元進口量就減少了970億顆,同比下降15%。

從採購者變成生產者,中國的晶元製造逐漸走向自主化,特別是在14nm、28nm等成熟製程領域,中國廠商已經能夠生產,這讓外企的市場份額大大縮減。

台積電和三星並非不明白這一點,畢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晶元消費市場,一旦失去中國市場,對它們的衝擊可能不亞於「斷糧」。

台積電已經決定放緩擴產計劃,三星也明確表示將產能削減到「合理水平」,從原來的「只增不減」變成了「穩中有減」。這種策略上的轉變,無疑是對中國市場需求變化的一種回應。

全都「變臉」了,台積電、三星紛紛宣布,外媒:中國不買了 - 天天要聞

講到這裡,不妨再來聊聊美企的態度。蘋果高通英特爾這些大廠,雖說是美國本土企業,但它們的晶元生產依賴亞洲的產能。和台積電、三星不同,美國的晶元製造產業鏈並不完整,尤其在成熟製程的晶元製造上還得依賴國外工廠。

所以,美國政府的補貼政策雖意在推動晶元本土化,但美企卻並不急於「回家」,仍將大部分訂單放在亞洲。台積電和三星因此也看到了,美企訂單未必會因補貼而改變,對美國投資的急切性也隨之消退。

全都「變臉」了,台積電、三星紛紛宣布,外媒:中國不買了 - 天天要聞

晶元產業的這場博弈,折射出大國之間的市場拉扯和外企的艱難選擇。美國政府想以巨額補貼來引導外企回歸,但補貼背後卻設置了層層障礙,台積電和三星等企業顯然不願「完全就範」。

而另一方面,中國市場的巨大需求和本土晶元製造的崛起,進一步強化了它們對中國市場的重視。這不僅是晶元產業鏈的調整,更是市場依賴和技術主權的博弈。

對台積電、三星這樣的全球晶元巨頭而言,它們究竟要如何在美、中市場之間平衡?是否真的能捨棄美國的市場誘惑,專註在亞洲擴產?

全都「變臉」了,台積電、三星紛紛宣布,外媒:中國不買了 - 天天要聞

如果美國在補貼上繼續施壓,或許這些外企將更加果斷地轉向其他市場。而中國減少進口、加速自主製造的趨勢也讓外企感到震動,市場格局或將因此發生深遠改變。在這場多方拉鋸中,台積電和三星是「坐山觀虎鬥」,還是「另起爐灶」,未來的走向既充滿挑戰,又令人期待。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突發,聊聊Manus「刪博跑路」 - 天天要聞

突發,聊聊Manus「刪博跑路」

摘要:「如果最後有不錯的結果,證明作為中國出生的創始人,也能在新的環境下做好全球化的產品,那就太好了」鳳凰網科技 出品作者|董雨晴7月11日,AI Agent產品Manus官方賬號清空了發布在微博、小紅書的內容。兩天前,Manus剛剛陷入裁
AI取代矽谷程序員?這些美國大廠高管這麼說 - 天天要聞

AI取代矽谷程序員?這些美國大廠高管這麼說

人工智慧(AI)正在加速重塑全球勞動力市場。 當地時間10日,美國招聘平台Indeed及員工評價網站Glassdoor宣布,為應對人工智慧帶來的產業變革,將裁減約1300個職位,占集團員工總數的6%。微軟首席商業官阿爾索夫(Judson Althoff)稱,AI已承擔35%的產品代碼編寫工作,顯著加快了產品開發周期。 美國威達信集團(Marsh McL...
配備榮耀綠洲護眼屏,榮耀X70還有超窄邊框設計 - 天天要聞

配備榮耀綠洲護眼屏,榮耀X70還有超窄邊框設計

7 月 11 日消息,榮耀官方表示即將發布的 X70 新品將配備一塊行業罕見的好屏幕,擁有 1.5K 解析度、6000nit 超高亮度,屏幕黑邊甚至控制在 1.3mm,帶來更沉浸的體驗。根據此前曝光的信息,榮耀X70 支持 IP66、IP68、IP69、IP69K 級防塵防水,其中 IP69K 級可以讓設備在高壓、高溫水流衝擊下也能有防護能力。不僅如此,榮耀
零跑全新C11上市,14.98萬起售 - 天天要聞

零跑全新C11上市,14.98萬起售

7月10日,零跑汽車旗下智能越享中型SUV——全新C11正式上市,上市指導價14.98-16.58萬元。零跑C11上市4年來,累計銷量已突破25萬台,是零跑的重要的走量車型,全新C11在造型設計、智能座艙、續航性能、輔助駕駛、駕控體驗及安全基因等六大維度實現全面升級。此次上市的全新C11延續純電與增程雙動力版本,其中,純電車型搭載...
張旭院士:我國類腦智能規模應用潛力巨大 - 天天要聞

張旭院士:我國類腦智能規模應用潛力巨大

7月11日,省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專題會議(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專場)在廣州舉行。現場,來自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人大代表、研究機構代表踴躍發言,為廣東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積極建言、出謀劃策。中國科學院院士、廣東省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旭表示,類腦智能技術作為新一代智能技術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