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國一致對華加稅,美國鎖定打擊目標,中國分批運糧食

2024年06月15日16:30:33 科技 2333

閱讀前麻煩點一下關注,便於您後期持續關注相關內容。

28國一致對華加稅,美國鎖定打擊目標,中國分批運糧食 - 天天要聞

#頭條創作挑戰賽#該來的最終還是來了,本以為歐盟會和美國不一樣,會扛住美國的壓力,然而沒想到的是,歐洲最後還是出現了妥協。而且除了歐盟越來越清晰的政策以外,就連北約成員國土耳其都開始擁抱美國的懷抱,表示要對中國徵收近40%的關稅,拜登這是要帶領28個國家一起對中國產業形成圍堵嗎?美國這是要拿出最後的殺手鐧嗎?

拜登出手,28國一致對華?

真可謂是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28個國家同時對中國出手,美國還覺得不夠,拜登更是祭出最後的大招,要對中國新能源一擊斃命,美國這是要徹底的攤牌了?

28國一致對華加稅,美國鎖定打擊目標,中國分批運糧食 - 天天要聞

近日,美國的貿易戰可以說,打得是轟轟烈烈。先是美國因為產能過剩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發起前所未有的攻擊,將我們的關稅瞬間提高了四倍,達到了幾乎100%的地步。而這卻只是美國的開始。

在美國出手完以後,美國再次藉助在歐盟的馮得萊恩對中國電動車發起關稅挑戰。本來近期落錘的事情,由於歐洲大選的原因,歐盟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採取臨時關稅的辦法。

而在歐盟一切都塵埃落定以後,再決定是否對中國電動車發起關稅挑戰。雖然最終的關稅政策沒有落地,但是歐洲的一些智庫卻已經給出了預測,那就是歐盟這個關稅的概率或許將會比較大,而且更是將標準定在了20%左右。

28國一致對華加稅,美國鎖定打擊目標,中國分批運糧食 - 天天要聞

而這樣的結果必然是從中國進口的汽車將迎來大幅的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更是將達到1/4左右。而且要知道,中國汽車銷量佔據歐洲市場的份額在去年才只有4%,而到了2028年才能達到7%這個數字。

而這相比較我們的市場來說,更加顯得微不足道。要知道,在中國市場德國、日本等國家的佔比一直都是在50%附近徘徊的。而到了近兩年,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崛起,我們的自主品牌的佔比才增長到了近60%。

而到了現在德系車還佔據乘用車近15%的份額,而這相比及我們現在在歐洲的4%來說,可以說不值一提。

而且除了歐盟對中國出手以外,在近期訪華的土耳其也突然對中國出手了。而且土耳其出手可不是簡單的20%,而是直接給了40%的門檻。而這還沒完,在這40%裡邊,土耳其更是規定,不管有沒有到40%,最低的收費門檻就是7000美元。

也就是說,最低的稅收就是7000美元,超過的不用補足,但是不到7000美元的必須補足7000美元。這直接將我們的電動汽車踢出了市場。

28國一致對華加稅,美國鎖定打擊目標,中國分批運糧食 - 天天要聞

而且這美國還覺得不夠,美國認為中國的汽車雖然沒有賣到美國掙錢,但是中國的產業鏈和零部件供應商賺了美國錢。

所以近期就出現了寧德時代的大跌。而這背後就是美國在關稅之上再加碼,要求賣到美國的汽車不管是德國汽車,還是日韓的汽車含有中國電池都可能要被禁止。因為美國認為,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涉及強迫勞動。

28國一致對華加稅,美國鎖定打擊目標,中國分批運糧食 - 天天要聞

可以說,美國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要知道,寧德時代不光是中國的電池龍頭,更是全球的電池龍頭。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寧德時代在海外市場裝機量已經超越了韓國的LG取得第一的份額。

而現在美國這樣一搞,這就是明擺著要將我們的電動車和相關的產業徹底的封死了。現在美國議員提議,或許是一個試探,但是我們更不能排除美國真的會如此操作,畢竟美國這樣的事情沒少干。

而且現在美國這樣干,那接下來歐盟呢?更何況作為中國競爭對手的日韓為了自己的利益或許也會作出相同的決定。

中方該如何應對?

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既然美國已經出手,那我們就不能不接著,更何況此時不出手,歐美只會蹬鼻子上臉,更會變本加厲。

28國一致對華加稅,美國鎖定打擊目標,中國分批運糧食 - 天天要聞

而在歐盟一意孤行的同時,我們也發出了強烈警告,那就是如果歐盟對中國也徵收關稅,那中國也將不會坐視不管。

要知道,即使到今天,德國車在中國的市場佔比依然接近15%。而這樣的市場銷量幾乎佔據了德系車近一半的銷量,可以說,中國的市場撐起了德國的汽車產業,同樣地也撐起了歐盟的經濟。

這樣的情況下對中國出手,那我們自然也要出手反制了。不能我們的市場隨便進,而歐盟的市場我們進不去。

28國一致對華加稅,美國鎖定打擊目標,中國分批運糧食 - 天天要聞

以牙還牙才能讓歐盟看到,我們14億的消費市場並不是那麼好近的。況且在今年全球產能過剩的當下,市場反而是最寶貴的資產。這一點我們要完全利用起來。

除了以牙還牙以外,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既然歐盟的市場我們無法拿捏和確定,那其他國家的市場呢?

要知道,除了歐美以外,全球還有近60億的人口,這些國家雖然還貧窮但是市場還是有的。而且對於我們來說,我們一直走的路線就與美西方不同。

美西方強調的是高價收割,竭澤而漁。而對於我們來說,則是細水長流,農村包圍城市。

28國一致對華加稅,美國鎖定打擊目標,中國分批運糧食 - 天天要聞

今天發展中國家雖然貧困,但是他們擁有巨大的資源市場。而且最為關鍵的是,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的產品和發展中國家進行商貿品互換,從而還能避免被美國的收割。

而且這些國家一半都有石油、礦石、和糧食等資源。而且現在我們手裡更是有著近3.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這些既然美國市場進不去,高端商品和技術買不到,那我們留著還幹什麼。

而且根據海關的數據顯示,我們2023年進口的糧食達到了1.6億噸,同比2022年更是增長了近11.7%。

28國一致對華加稅,美國鎖定打擊目標,中國分批運糧食 - 天天要聞

而這對於我們來說,則是非常需要的。畢竟我們是人口大國,更是糧食消費大國。可以通過進口發展中國家的商品實現對其產業的再投資,而這不光可以拓寬我們的有效市場,同時還能讓我們處理掉過剩的美元。

所以說,我們必須兩條腿走路,一面要有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勇氣,同時要有農村包圍城市的謀略,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地破開美國的合圍。

信息來源:

海報新聞:「榴槤自由」背後,大食物觀如何影響市場?

觀察者網:歐盟最早本周披露對華電動車關稅,「歐洲多國激烈爭奪中企投資」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不準使用蘋果手機?庫克沒有想到,「反轉」這麼快就來了 - 天天要聞

不準使用蘋果手機?庫克沒有想到,「反轉」這麼快就來了

在華為遭遇老美製裁的陰霾下,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原本在國內市場份額陷入低谷的蘋果公司,卻在這一變局中脫穎而出,實現了華麗的轉身。據統計,蘋果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從之前的8%快速提升至20%,成功重返榜首位置,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
百川光熱曲面鏡生產線在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啟動量產 - 天天要聞

百川光熱曲面鏡生產線在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啟動量產

6月18日,百川光熱曲面鏡生產線在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啟動量產。旗委副書記、旗長、蒙蘇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喬小軍,旗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雁軍出席啟動儀式,旗人民政府副旗長張富春、內蒙古百川光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鋒分别致辭,園區、部門、企業相關負責人參加。內蒙古百川光熱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能源消費量、能源消費結...
梅雨期將至,如何快速了解天氣變化?這份應用工具包請收好 - 天天要聞

梅雨期將至,如何快速了解天氣變化?這份應用工具包請收好

上海昨日官宣,預計19日入梅。剛入梅,上海就將遭遇一場開梅暴雨!19-20日有大雨到暴雨過程,並伴有雷電、短時強降水和雷雨大風。本市入梅後降水頻率和強度將明顯增加,根據上海市氣候中心預測,今年本市梅雨量偏多。那麼,如何快速掌握氣候變化?來看市大數據中心提供的應用工具包19-20日,上海有大雨到暴雨過程,並...
618筆記本電腦怎麼選,華為智慧PC創造AI新體驗 - 天天要聞

618筆記本電腦怎麼選,華為智慧PC創造AI新體驗

618購物狂歡節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作為上半年力度最大的購物節,相信618是不少人採購「大件」商品的節點。尤其是筆記本電腦,作為人們學習工作等場景的重要工具,無論是即將步入大學或初入職場,還是「預謀」換新已久的朋友們,趁此時機入手是再好不過了。那麼,面對市面上眾多的筆記本產品,哪款更加值得入手呢?HUAWEI MateBook家...
谷歌在印度推出Gemini手機應用,支持英語和九種印度語言 - 天天要聞

谷歌在印度推出Gemini手機應用,支持英語和九種印度語言

6月18日,谷歌在官網的博客中表示,在印度推出Gemini手機應用,支持英語和九種印度語言,包括印地語、孟加拉語等,此外還會推出印度版的Gemini Advanced。對於在印度推出應用程序,谷歌並未解釋太多,但在博客中提及了印度「強大的移動優先文化」。Gemini 是谷歌旗下DeepMind實驗室推出的大模型,最初於2023年12月發布1.0版...
ETF今日收評 | 智能汽車、通信、基建等相關ETF漲超2% - 天天要聞

ETF今日收評 | 智能汽車、通信、基建等相關ETF漲超2%

每經記者:葉峰    每經編輯:彭水萍市場全天震蕩反彈,三大指數小幅上漲。盤面上,車路雲概念股再度爆發,低空經濟概念股表現活躍,CPO概念股開盤沖高,蘋果概念股午後走強。下跌方面,豬肉股展開調整。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3900隻個股上漲。ETF漲跌幅方面,智能汽車、通信、基建等相關ETF漲超2%。有券商表示...
今年80%燃油車4S店虧損;汽服店「10家有8家不賺錢」…丨32組數據看車後生存現狀 - 天天要聞

今年80%燃油車4S店虧損;汽服店「10家有8家不賺錢」…丨32組數據看車後生存現狀

最近,汽車服務世界走訪市場時聽經銷商朋友說了一個情況:他的修理廠客戶裡面,10家有8家不賺錢,有些貸款收不回來,老闆手裡是真沒錢,只能分次一點一點要;而他最怕的事情,也從以前「修理廠賒賬後催賬難」變成了「老闆不打招呼就關門了」,而他也感慨「今年真的太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