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網紅」也能評上研究員,上海率先面向市場端開展科技傳播職稱認定

2024年05月18日12:10:46 科技 1656

「科普網紅」也能評上研究員,上海率先面向市場端開展科技傳播職稱認定 - 天天要聞

走上2024上海科技節紅毯的「科技傳播紅人」

「沒想到我能評上上海市科技傳播高級職稱。」接過證書,b站百大up「稚暉君」、智元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彭志輝驚喜地說。今天(18日)開幕的上海科技節舉行了全國首批科技傳播專業高級職稱獲得者授證儀式,除彭志輝外,還有網名「菠蘿」的科普作家李治中、「混子哥」陳磊等20多人獲評上海市科技傳播高級職稱。會上還啟動了科技傳播中級職稱申報。

去年,上海人社局下發《關於開展2023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研究系列高級(含正高級)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其中高評委下單設科技傳播組,引發廣大科普工作者的關注。李治中第一時間提交了高級職稱評定所需的各種材料,並通過了專家組答辯,最終順利取得「研究員」高級職稱認定。彭志輝也是第一時間關注到了這則《通知》,讓正在創業中的他獲得了一個夢寐以求的高級職稱。

市科委科普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上海市職稱評審中,科普工作者通常要與科研工作者「擠」同一個賽道,實際評審中,常出現非科技傳播領域專家評審科技傳播工作者的情況;由於缺少對科技傳播工作具體的評審細則,常套用科技諮詢與科技管理的評審細則。本次上海市自然科學研究系列「科技傳播」方向,不再以論文或專著為硬性要求,在副高級評審中,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主流媒體發表新興產業或前沿科技相關科普文章也可以作為評審指標。

市科委相關人員表示,上海是最早提出發展科普產業的地區,科普發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有了「研究員」、「副研究員」這樣的科普專業技能職稱評定序列,能夠極大鼓勵人們投身科普事業,有望實現科普產業的具象化,促進科普產業的壯大。

獲得高級職稱後,李治中計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自己的名片中加上了「研究員」頭銜,「這個小小的頭銜變化,對我們對接更多的科普機構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能讓公眾快速認識一批具有公信力的科普工作者。」他說。

  作者:沈湫莎

文:沈湫莎圖:袁婧攝編輯:沈湫莎責任編輯:任荃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星途汽車助力海嘯音樂嘉年華 上演視聽盛宴 - 天天要聞

星途汽車助力海嘯音樂嘉年華 上演視聽盛宴

在這個夏日的熱浪中,當汽車引擎的轟鳴遇到音樂節拍的悅動,在汽車與音樂的雙重魅力中,準備好與星途交個「星朋友」,迎接這場夏日狂歡了嗎?6月15日,胡彥斌、丁當、姚曉棠、魏巡、鄭贇、買辣椒也用券等知名歌手、青年音樂人與大學生樂隊齊聚南陵大浦海嘯音樂嘉年華,為廣大樂
綿陽科技城開展2024年安全生產月諮詢日活動 - 天天要聞

綿陽科技城開展2024年安全生產月諮詢日活動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崔瑤 記者 王祥龍 「滅火器該怎麼使用?」「遇到地震該怎麼避險您知道嗎?」今年6月是第23個全國「安全生產月」。6月16日上午,綿陽科技城開展了2024年安全生產月諮詢日....
與星途一起認識星「朋友」 汽車與音樂節的完美邂逅 - 天天要聞

與星途一起認識星「朋友」 汽車與音樂節的完美邂逅

在這個夏日的熱浪中,當汽車引擎的轟鳴遇到音樂節拍的悅動,在汽車與音樂的雙重魅力中,準備好與星途交個「星朋友」,迎接這場夏日狂歡了嗎?6月15日,胡彥斌、丁當、姚曉棠、魏巡、鄭贇、買辣椒也用券等知名歌手、青年音樂人與大學生樂隊齊聚南陵大浦海嘯音樂嘉年華,為廣大樂
騰訊新聞「眼界仲夏夜」,好內容自有引力 - 天天要聞

騰訊新聞「眼界仲夏夜」,好內容自有引力

6月15日,2024眼界仲夏夜·騰訊新聞精品內容粉絲節在南京舉辦。文化名人、專家學者、內容從業者和愛好者共聚一堂,探討好內容的精神價值。面對外界的嘈雜和多變,透過好內容審視自我,認知世界,更從容、松....
螞蟻集團創新科技總部下月在京啟用,位於海淀 - 天天要聞

螞蟻集團創新科技總部下月在京啟用,位於海淀

螞蟻集團位於海淀區的辦公樓近日掛牌,記者獲悉,該辦公樓為螞蟻集團創新科技總部大樓,預計將於7月底正式啟用。去年,螞蟻集團與海淀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將在海淀區設立其創新科技總部。此前,螞蟻自研資料庫(OceanBase)總部已於202
剛剛,解除預警!但未來兩天…… - 天天要聞

剛剛,解除預警!但未來兩天……

今天是泰州中考的第二天陽光熱情如火天氣雖熱但並未出現高溫市區白天的最高氣溫32.7℃就在剛剛江蘇省氣象台解除了高溫黃色預警明天就是中考的最後一天了泰州市氣象台也發布最新天氣預報目前看來明天我市多云為主 最高氣溫和今天差不多還是有點熱另外目前看來下周雨水明顯增多據江蘇氣象消息未來兩天分散性雷陣雨現身具體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