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2024年02月21日16:05:29 科技 1679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導語:

富士康,這個曾經因「血汗工廠」標籤而備受爭議的企業,如今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

隨著中美科技戰的升級,富士康選擇追隨蘋果的腳步,將產能大規模遷至海外。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據新聞報道,富士康國內的員工數量,已由巔峰時期的120萬,銳減40萬。

然而,這一切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之前國內相關部門已經給了一些小處罰予以警告,但是,貌似並沒有什麼效果。

這一次,郭台銘是真不回頭了嗎?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一、富士康的「血汗工廠」往事

2010年,深圳富士康的「10連跳」事件讓這家企業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人們紛紛指責富士康是沒有人性的「血汗工廠」,員工權益受到嚴重侵犯。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釋放出「考慮將富士康工廠內遷」的信號時,

內地各地政府卻紛紛拋出優惠政策,希望能夠吸引富士康的到來。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二、中美科技戰下的富士康抉擇

隨著中美科技戰的爆發,富士康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

一方面,華為遭到美國制裁,富士康直接斷供了華為手機的代工;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另一方面,蘋果作為富士康的最大客戶,擔心自己在中國大陸的產能受到威脅,因此選擇將產能轉移至海外。

在這樣的背景下,富士康不得不做出抉擇:是繼續留在大陸,還是追隨蘋果的腳步,將產能遷至海外?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三、富士康加速遷廠,印度成新寵

在經過一番權衡後,富士康選擇了加速遷廠。

目前,富士康大陸員工數已經從巔峰時期的120萬驟減至80萬,而在印度的工廠建設卻如火如荼。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據悉,富士康計劃在2024年將印度工廠的產能提升至iPhone總產能的20%以上,並在印度完成iPhone 17的NPI階段。

這一決策表明,郭台銘已經徹底不打算回頭,將重心轉向印度市場。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四、富士康在印度的投資與影響

為了在印度紮根,富士康在投資方面可謂費盡心思,不遺餘力。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2023年11月和12月,富士康已經接連在印度投下了100億和120億用於工廠建設。

今年1月,富士康再次追加3720萬美元,與印度企業合資建設一座半導體封測工廠。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這一系列投資不僅彰顯了富士康在印度市場發展的野心,也引發了印度政府和業界的廣泛關注。

據報道,印度總理莫迪還為富士康CEO劉揚偉頒發了二等蓮花勳章,以表彰他對印度做出的重要貢獻。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五、富士康的未來

儘管富士康在印度市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其未來仍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富士康需要適應印度市場的特點和文化差異,確保生產順利進行;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其次,富士康還需要應對來自其他代工廠的競爭壓力,避免在供應鏈中失去主導地位;

最後,富士康還需要關注員工權益和環境保護等問題,避免再次陷入輿論風波。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結語: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富士康的遷廠風波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抉擇,更是全球製造業格局變化的縮影。

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里,郭台銘和富士康貌似已經做了他的選擇。

享受完中國的紅利和政策,這次轉身就走。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其繼續進行未完的處理吧!

最後,我們期待讀者們能夠積极參与互動討論,分享對富士康遷廠風波的看法和見解。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富士康國內員工銳減40萬,郭台銘,這次是真不回頭了嗎?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