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民企」;
「中國研發投入最多的企業」;
「世界5G技術引領者」;
「手機市場份額全球第一」。
每當談及華為時,以上的種種榮譽讓國人感到自豪。但自從頻繁被老美針對後,華為的業務受到了重創,尤其是手機業務。目前,華為手機市場已經跌出全球第五,在機構排名中,華為手機已歸屬到「其它」。
除了手機市場份額,讓國人引以為傲的華為麒麟晶元同樣遭遇困境。2021年8月份,台積電正式宣布不再製造麒麟晶元後,麒麟晶元處於用一顆少一顆的窘境。
根據最新消息,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於日前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的研究報告。其中,備受關注的華為海思,當季出貨量佔比從二季度的0.4%跌到了0%,這意味著麒麟晶元庫存已經耗盡。
雖然麒麟晶元「歸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這個消息還是衝擊了很多人的內心。
要知道,華為海思曾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位居前十名,是國內最先進的半導體設計公司,尤其是集成了5G的麒麟9000晶元,全球首發,獨一無二。也正是因為如此,讓華為手機在國內高端市場中力壓蘋果的iPhone系列手機。
後來我們都知道,由於華為的強大讓老美忌憚,開始兩年內5次無正當理由的制裁華為。
從謾罵到一鳴驚人
2004年,華為海思半導體正式成立。那時候海思主要是設計交換機晶元,直到 2009年才推出旗下第一款手機晶元K3V1,並在三年後發布迭代款K3V2。
估計大部分網友都沒聽過它們。不過這兩款初代晶元詬病很多,發熱嚴重、晶元製程落後。被同時期的高通以及三星吊打,不過好在任正非老先生選擇了堅持,每年研發投入上百億元。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2014年,麒麟910晶元問世,屬於麒麟的新篇章正式拉開了帷幕。
2015年年底麒麟950發布;
2016年10月麒麟960發布;
2017年9月麒麟970發布;
2018年8月麒麟980發布;
2019年9月麒麟990發布;
此時,華為在高端晶元市場上成功站穩腳跟,與高通、蘋果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
再後來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麒麟9000了,可以說是麒麟晶元的巔峰之作。它是當年全球第一顆、也是唯一一顆5nm製造工藝的5G SoC晶元。不過令人惋惜的是,在老美的打壓下,麒麟9000出貨量已「歸零」。
麒麟晶元還有機會嗎?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華為2023年將王者回歸。
在外界看來,肯定是麒麟晶元要回歸。如今麒麟晶元出貨量已「歸零」,它還有機會嗎?
在個人看來,短期內麒麟晶元是不會再有了!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有三點原因。
首先,台積電的態度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從早期的爭取向華為出貨,到如今赴美建多座工廠,並在公開場合表示大陸市場份額不到10%。
其次,大陸地區最先進的晶元製程工藝還停留在14nm,想代工下一代麒麟晶元基本是不可能的。
最後,老美的打壓力度越來越大。近些年,在半導體領域內,老美對我們的打壓力度越來越大,時不時就有企業進入老美的「黑名單」。而華為想要拿到出口解禁基本不可能。
寫在最後
雖然麒麟晶元短時間內無法回歸,但華為並沒有放棄晶元研發,不僅加大設計的研發投入,而且開始投資晶元製造等關鍵領域。
最後希望,華為能夠真正打破技術上的壁壘,讓麒麟晶元真正實現王者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