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蘋果供應鏈,幾乎是全球智能手機、平板電腦、PC電腦,以及無線耳機等諸多元器件供應商與代工廠畢生的夙願,畢竟能夠進入蘋果供應鏈,至少意味著企業達到了世界級水準。
但是,拿了蘋果的訂單,賺了蘋果的錢,看起來風光無兩,但承擔的風險也是非常大的,這是一個很難做的生意,被媒體稱為【「果鏈」混飯,刀口舔血】。
之所以這麼說,並非信口拈來,歷史上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
勝華科技:從全球第二到破產
勝華科技,全球知名的觸控面板及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LCD)製造大廠,1990年成立,2014年破產。
勝華科技屬於觸控面板製造商,巔峰時期是全球第二大的觸控面板廠,2010年iPhone 4絕大部分產品採用的都是勝華科技所提供的觸控面板,是蘋果當時最大的面板供應商,光吃蘋果訂單就貢獻勝華逾650億台幣,超過六成營收,再度成為當紅炸子雞。
為了能夠牢牢拴住蘋果這一「金主」,勝華科技大規模增建廠房、擴大產能,可以說是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
然而好景不成,2012年蘋果在iPhone 5手機上位了為了追求更纖薄的機身、更通透的顯示效果,選擇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In-Cell顯示技術,而這是勝華科技所謂不具備的,其也被蘋果毫不猶豫地踢出了供應鏈。
大規模的投資,沒有幫助勝華科技取得蘋果的青睞,為了能夠儘快完成轉型,勝華科技投資500億全部賭注重壓給觸控筆電使用的OGS技術,但最終還是敗給了時代,只能在債台高築的悲慘命運中無奈關閉廠房、變賣設備,並在2014年申請破產。
2016年,停產兩年的勝華科技被藍思科技給收購,2021年,勝華科技在台灣的多處廠房尋求拍賣,曾經的當紅炸子雞,拿了蘋果的訂單,賺了蘋果的錢,但最終卻因為被蘋果出局而一步步走向了破產的命運。
歐菲光:從營收超500億到持續性虧損
成立於2001年,以開發和生產數碼攝像系統中的紅外截止濾光片及組立件、觸摸屏、光纖鍍膜、低通濾波器等產品的精密光學光電子薄膜元器件,2016年成為繼LG Innotek、夏普之後的第三個iPhone相機供應商。
憑藉與蘋果的「親密關係」,歐菲光股價一路飆升,2020年7月一度超過20元/股,營收也從260億元一舉突破至500億,固定資產則從50億上升至110億,可以說是風光無限。但與此同時,歐菲光也存在一系列問題,那就是凈利潤卻沒有高增長,四年僅賺了15億,大概率這4年時間掙得錢都用來擴產買果鏈的裝備,堪稱「最慘打工人」。
然而就在歐菲光高歌猛進之時,2021年3月,歐菲光被蘋果終止了合作關係,關於原因有的說是歐菲光技術跟不上蘋果的發展,有的說是歐菲光的供應出現了問題,也有說是非市場因素。隨後,歐菲光業績一蹶不振,截至2022年三季度,公司凈虧損已超過30億元,同比擴大超8倍,股價已經跌至5元/股左右。業績、股價的雙重打擊,也讓「歐虧光」的稱號在股民間廣為流傳。
從營收超500億到持續性虧損,為了能夠維持生計,歐菲光出售了四家子公司,通過剝離涉及虧損的子公司或資產,來保證其集中資源專註於核心業務的發展戰略,堪稱「最慘打工人」。
歌爾股份:從果鏈龍頭到跌停、離職
成立於2001年,主要開發、製造、銷售聲學、光學、無線通信技術及相關產品。2018年打入蘋果AirPods組裝產業鏈,在2020年以及2021年期間,蘋果AirPods為其大約帶來了206億,以及244億的營收,占歌爾營收總額的35.7%,以及31%。
然而好景不長,僅僅三、四年之後的今天,歌爾接到相關通知,暫停生產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預計影響2022年度營業收入33億元,來自中國台灣地區的「小道消息」稱:「蘋果ECN發現歌爾不良率造假三年,歌爾正在挽回,但該行為踩到蘋果紅線」。
被蘋果踢出供應鏈,市值近千億的歌爾被按在了跌停板上,甚至直接暴出排隊離職的消息。如果相關消息屬實,歌爾的聲譽將會受到嚴重打擊,更重要的是其為AirPods花大價錢買來的設備和產線將徹底沒用了,歌爾也將面臨勝華科技一樣的問題,設備成了廢鐵,研發打了水漂,最終被拖垮。
侃哥叨叨
在過去幾年,包括富士康在內的諸多蘋果供應鏈或者代工廠企業紛紛將生產基地遷移至印度或者越南等地區,其最大的原因就是為了降低成本來保住微薄的利潤。但事實告訴我們,過度地依賴蘋果並不是一件好事,一旦失去蘋果訂單,企業或許不會立刻破產,但日子肯定不會過的滋潤。雖然短時間拿了蘋果的訂單、賺了蘋果的錢,看似風光無限,但對於供應鏈和代工廠來說,這永遠都是一筆難做的生意,可以說是「果鏈」混飯,刀口舔血。
註:文中圖片部分來自網路搜索,侵權刪圖;本文系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