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博士帶頭「開盒掛人」獲刑!3000多人信息被曝光

2025年04月13日11:00:38 科技 5284

你聽過「開盒掛人」嗎?它是一種新式網路暴力違法犯罪行為。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手段挖掘、搜集個人隱私信息,包括個人照片、家庭住址、手機號碼等敏感信息,然後將這些內容在網路上公開發布。

這些「開盒者」從哪獲取了個人信息?是如何對受害者進行網暴的?

粉絲間攻擊謾罵

虛擬主播被「開盒」

2023年開始,受害者小雨的個人隱私信息包括身份證、個人電話、家庭住址、社交賬號等被放到網上傳播,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對個人的惡意造謠。

這極大影響了小雨的生活,她不間斷收到陌生電話和簡訊,還有陌生好友的添加信息。「因為被『開盒』,我已經封鎖了基本所有的社交app,無法進行正常的社交活動,有一段時間靠吃抗抑鬱的藥物維持生活。」

網路安全博士帶頭「開盒掛人」獲刑!3000多人信息被曝光 - 天天要聞

小雨之所以被「開盒」,和她的職業相關。她是一位配音演員,演繹虛擬偶像團體中的一名成員。這個團體共三名成員,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粉絲。粉絲之間的攻擊和謾罵使她成為被「開盒」的對象。

檢察院工作人員介紹,在虛擬人物ip之間,公司會分配一些戲份跟腳本,進行相應的流量傾斜。「有粉絲不滿公司把流量傾斜到團體的其他成員身上,就有可能去攻擊其背後的主播。」

本案中,兩名被告人趙某和成某某是該虛擬偶像團體中另一名成員的粉絲。當他們發現網路上有人攻擊或謾罵自己喜歡的虛擬主播時,決定採取行動進行反擊。

檢察院工作人員介紹,被告人趙某和成某某首先在境外的社交媒體網站上建立了一個聊天群組,並擔任這個群組的管理員。隨後,他們非法購買了包括小雨在內的一些公民個人信息,發布在這個群組裡。

不僅曝光隱私還惡意造謠

誘導網暴

小雨除了照片、電話號碼等資料被公之於眾,平時的行蹤軌跡,甚至到醫院就醫的時間、科室都被「開盒」了。檢察院工作人員介紹,小雨去醫院就診時被人跟蹤了,她在醫院當中看了哪個專家、幾點幾分到達了醫院等都同步到了被告人的微信群組當中。

而且,這些信息並不單單是被曝光出來這麼簡單。兩名被告人還會在原信息的基礎上進行惡意篡改、加工,或是添加一些不堪的話語,造謠並引導網友對當事人進行網暴。

小雨所在公司的工作人員透露,自從她的行蹤信息被公開後,一些網友還會在線下對小雨進行跟蹤,在她下班後尾隨,並拍攝照片,隨後將這些照片再次發布在網上,進一步煽動更多的網路暴力行為。

甚至有人給小雨發簡訊、打電話轟炸,去她和她父母家門口潑油漆。

檢察官介紹,經歷了線上和線下雙重暴力後,被害人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一些被「開盒」的人甚至因此患上了抑鬱症,身心健康遭受了嚴重損害。本案中的兩個虛擬主播就因此患上了抑鬱症。

短短几個月

三千多人被「開盒」

檢察官介紹,趙某和成某某不僅對多名虛擬主播進行了「開盒」,還把這些主播的公司同事、家人朋友的個人信息曝光。如果這些被「開盒」主播的粉絲站出來反抗,這些粉絲、粉絲的家人朋友等都將成為趙、成二人「開盒」的對象。

據統計,短短几個月,被趙某、成某某「開盒」的受害者多達三千餘人。這些聊天群組中有超過三萬名群成員,他們對虛擬人物ip都有一定仇恨,相應地,這些隱私信息也被群成員擴散到其他平台上。

檢察院工作人員介紹,本案兩個嫌疑人到案後,經訊問,其中一名是在讀博士,另一名是大三學生。這名博士是網路信息工程專業,主攻網路安全。

那麼,趙某和成某某是如何獲取這麼多被害人的個人信息的呢?

據介紹,大量公民個人信息被泄露之後,被傳到境外的社工庫上,犯罪嫌疑人在社工庫里檢索了大量公民個人信息,比如住址、身份證號、就業信息、酒店住宿信息等

「開盒掛人」構成何種罪名?

2024年8月12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趙某、成某某犯非法利用信息網路罪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趙某、成某某夥同境外人員,設立用於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通訊群組,發布有關違法犯罪的信息,群組成員賬號數累計達到了3萬以上,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利用信息網路罪,應予懲處。

2025年3月19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宣判。被告人趙某、成某某犯非法利用信息網路罪,均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法學專家提到,「開盒掛人」的行為會因具體實施方式的不同,涉及多種不同的罪名,比如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非法利用信息網路罪、尋釁滋事罪、侮辱誹謗罪。

未成年不是擋箭牌「開盒」也要擔責

法學專家提到,在許多「開盒」事件中不乏未成年人的身影。未成年人參與「開盒」行為,是否需要擔責?

法學專家表示,在我國刑法上,尋釁滋事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侮辱誹謗罪的刑事責任年齡是16周歲。如果不滿16周歲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必要時進行專門的矯治教育。

參與網暴 也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法學專家提到,在「開盒掛人」案件中,那些轉發、評論或進一步擴散相關信息的人,同樣可能面臨法律的追究。

如果線上辱罵、線下跟蹤騷擾的這種行為非常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有可能構成尋釁滋事罪。如果泄露的被害人信息數量非常多,也有可能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平台發現「開盒」行為 要採取措施制止

法學專家指出,我國的網路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均對網路服務提供者對信息合法性的監管義務作出了明確要求。因此,互聯網平台作為網路服務提供者,在巡查過程中,如果發現有人「開盒」,就要採取必要措施。

個人信息被「開盒」

應如何應對?

法學專家表示,首先應第一時間向互聯網平台舉報,同時權利人可以向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12377)舉報,或到公安機關報案。

除了被「開盒」時有效應對,專家提示,平時應該注意個人信息的保護,尤其是做好個人信息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定期管理社交賬戶個人信息,在社交活動中避免泄露隱私信息。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綜合《法治在線》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小米玄戒O1相關謠言回應來了 - 天天要聞

小米玄戒O1相關謠言回應來了

上周,小米正式舉行小米15周年戰略新品發布會。這次活動中,小米自主研發設計的「玄戒」晶元正式亮相。據悉,玄戒O1旗艦處理器由小米自主研發設計,有著190億晶體管,晶元面積109mm²,實驗室安兔兔跑分突破300萬。
科技金融:「掃一掃,千萬到手」 - 天天要聞

科技金融:「掃一掃,千萬到手」

5月22日,「金魚嘴·機構日」金沙江聯合資本·AI+智能硬體專場在南京金魚嘴基金大廈舉行。參加路演的9家企業覆蓋工業機器人、智慧城市、醫療健康設備等領域。今天,記者走進全國首個基金特色街區——南京金魚嘴基金街區,源碼資本、毅達資本、華映資本等知名機構的標識鋪滿一整面牆,另一面牆上則有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蘋果iPhone 17 Pro Max - 廚師cook做到了! - 天天要聞

蘋果iPhone 17 Pro Max - 廚師cook做到了!

蘋果iPhone17系列塑料模型的第一個上手視頻。這是接近最終的設計。iPhone17的外觀將會是這樣的。左邊有三個攝像頭,LED閃光燈、麥克風和騙子位於最右邊的角落,可能是為了給獨立顯示面部識別騰出空間。這個音量鍵、電源鍵、操作鍵和無用的
安卓16對智能手機手電筒亮度將可調節 - 天天要聞

安卓16對智能手機手電筒亮度將可調節

安卓 16 QPR1 Beta 版推出,帶來諸多精彩功能,未來版本可能還會有更驚艷的升級,其中一個可能就是 「手電筒亮度調節」 工具。也許很快,用戶就能控制設備閃光燈的光強度了。谷歌為推出此功能籌備已久。
特朗普對蘋果和三星說:要麼在美國製造,要麼支付25%的關稅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蘋果和三星說:要麼在美國製造,要麼支付25%的關稅

唐納德・特朗普正力促蘋果、三星等主要智能手機製造商,將面向美國市場的產品生產環節遷回美國。他警告說,若不照做,就會對其產品徵收 25% 的進口關稅。特朗普先是通過其 「真相社交」 平台發布了這一消息,後又在橢圓形辦公室的簡報會上重申了一遍。
小米重磅發布,又「史上最強」!收入、盈利均創歷史新高!小米SU7系列交付新車75869輛,盧偉冰介紹小米AI布局 - 天天要聞

小米重磅發布,又「史上最強」!收入、盈利均創歷史新高!小米SU7系列交付新車75869輛,盧偉冰介紹小米AI布局

每經編輯:陳柯名,黃勝5月27日晚間,小米集團公布財報,2025年第一季度,集團收入及盈利均再次創下歷史新高。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團總收入為人民幣1113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7.4%。業務分部來看,2025年第一季度,手機×AIoT分部收入為人民幣927億元,同比增長22.8%,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收入為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