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也為國家繳納了大量的稅收,這其中又以民營企業500強為中堅力量,因為500強民企就為我國繳納了1.37萬億元的稅收,佔全國稅收總額的7.91%。
2022年9月7日,全國工商聯發布了《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和《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公布了當前我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情況。想要入圍這個榜單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入圍的門檻是263.67億元,而這還是准入門檻,可見那些排名靠前的民營企業實力有多麼強了。
那麼,在我國500強民營企業里,誰是營收之王?誰是納稅之王?誰是研發之王呢?
營收之王:京東
往年曾坐上營收之王寶座的公司是華為,不過今年換了主角,京東後來居上了。全國工商聯的數據顯示,京東以9515.92億元營收的成績,榮登2022年民營企業500強營收第一名,緊隨其後的是阿里巴巴,營收為8364.05億元,而華為跌至第五名,營收是6368.07億元。
現如今的京東確實非同凡響了,從營收上已經超越了曾經不斷追趕的對手阿里巴巴,如今京東已經成為了我國員工數量最多的民營企業,截至2021年底,京東體系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員工數超過42萬人。不過京東的凈利潤比較低,2022年第二季度歸母凈利潤只有44億元,比阿里巴巴的53.67億元少了一些。
納稅之王:萬科
華為也曾經坐上我國民營企業500強納稅第一名的寶座,不過今年也「讓位」了,這把交椅現在是萬科在坐著。
萬科是做房地產的,來錢很快,2021年萬科營收達到了4528億元,凈利潤也達到了225億元,因此,萬科納稅額也是非常高的,高到了全國第一名。在《2021年民營企業500強納稅額前20家》里,萬科納稅額是754.01億元,位居全國第一,緊隨其後的是華為,為672.00億元,第三名是碧桂園,納稅額為617.70億元。
萬科之所以納稅額這麼高,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一般企業也就繳納2個稅,比如說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而萬科在此基礎上,還要繳納土地增值稅之類的,房地產企業要繳納的稅額達到了7個,所以在華為營收下滑的情況下,萬科在納稅額上面後來居上了。
研發之王:華為
我國重視科技研發的公司本就不是特別多,而願意每年都花巨資去搞研發的公司,那更是鳳毛麟角了,這其中華為的表現顯得非常耀眼。
《中國民營企業2021年研發投入TOP5》榜單里,華為以1427億元的研發經費穩坐全國民營企業第一名,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2.41%。緊隨其後的是阿里巴巴,研發經費是578.23億元,對比可知,第一名是第二名的兩倍之多了。而第三名是騰訊,研發經費是518.80億元,第四名是百度,研發經費是249.38億元,第五名是吉利,研發經費是226.17億元。
現如今手機行業是我國非常耀眼的一個行業,而這個行業又匯聚了大量的科技,但遺憾的是,除了華為之外,其他的國產手機品牌所投入的研發費用並沒有那麼高,可能是因為我國手機行業最重要的技術都是國外引進的原因吧。
誰是我國民營企業之王?
如果細分來看,那麼每個分類都有其王者,那麼,要是綜合來看,誰是民營企業之王呢?在此我的觀點是,這個稱呼只有華為有資格獲得。
首先在營收榜單里,華為是第五名,排名已經非常靠前了,然後是納稅榜單里,華為排名第二名,曾經是第一名,而在研發榜單里,華為已經連續很多年都是第一名了。綜合來看,不管是哪個類別,華為的排名都是要麼第一,要麼前幾名的,因此有理由認為,華為就是我國民營企業之王。
華為現在就像是一面標杆,因為它是科技公司,它讓國內眾多企業知道了,敢花錢研發,也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並且掌握有核心技術,就不容易被打敗,哪怕是面對著諸多風暴,也能靠著核心技術賺取大量金錢來渡過難關。
事實上如果這幾年華為沒有遇到一些意外之事,在手機行業華為未必不是全球第一了,在納稅榜單和營收榜單里,華為也有大概率坐上第一名寶座,成為三個榜單的全冠軍。
最後我們想說的是,中國民營企業很多,但是相信大家也更願意看到,那些排名前幾的,都是做實業的公司,都是做高科技的公司,因為實業和高科技,是發達國家吸納全世界資金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