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9月30日訊(編輯 邱思雨)近日,百度地圖發布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的最新進展,北斗衛星日定位量首次突破1000億次。百度地圖正式切換為優先運用北斗系統進行定位。
而北斗是我國自主研製建設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空間信息網路的重要組成,主要用於定位、導航與授時。
據百度官方介紹,通過北斗系統,百度地圖實現了車道級導航、車位級導航等多項功能。車道級導航能夠幫助用戶在高、快速路行駛場景中,實時獲取前方事故車道信息,引導用戶提前避開危險車道;車位級導航則針對停車場景。

圖|北斗系統實現「車道級導航」功能
百度方也坦言,北斗在地圖導航中的新進展,是北斗應用服務大眾的又一重要成果。據了解,除了軍工領域,北斗系統在C端的產業化應用也在加速。
政策面上,今年1月,工信部發布《關於大眾消費領域北斗推廣應用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加快北斗商業應用探索。
而談及商業領域應用,除了導航以外,此前華為Mate50的北斗短報文功能也備受關注。CEO余承東表示,華為Mate50系列開啟大眾衛星通信新時代,沒有地面網路、無線網路覆蓋時,可通過北斗衛星發送文字和位置信息。
資料顯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中,北斗為目前唯一具備短報文通信功能的衛星導航系統。
諸如定位、導航、短報文等應用,則屬於北斗產業鏈的下游。近年來,北斗下游的價值佔比也逐漸提高,目前居產業鏈首位。據開源證券分析,衛星導航產業鏈中,下游運營服務主要是為終端用戶提供位置、監控、高精度定位等服務,價值佔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19年下游佔比達41.6%。
此外,多家機構認為,隨著5G商用的推廣,「5G+北斗」將成為重要基礎設施,能夠實現全球智能協同控制。
在車聯網領域,北斗的定位和功能能夠完成精準時間信息和位置信息感知,與5G、高精度地圖相結合,可以實現車輛車道級監控,自動駕駛、無人駕駛的全新領域應用,甚至能夠達成亞米級、厘米級定位精度。恰如北斗與百度地圖的合作,就是北斗在車聯網、車輛導航領域的應用。
對此,中信證券表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憑藉高精度定位技術與智能汽車實現產業的深度融合,助力我國在自動駕駛領域「破局」,同時也將借力智能汽車完善其商業模式,實現「彎道超車」。
整體市場規模方面,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的《2022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1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4690億元,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國盛證券認為,北斗產業隨著商用探索持續推進,東南亞市場開拓等,北斗市場有望迎來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