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半導體領域,歐美國家掌握著絕對主導權,如EDA軟體被Synopsys、Cadence和Mentor Graphics美國三巨頭壟斷,英國ARM和美國英特爾壟斷晶元設計架構市場,美、德、英、荷蘭等幾十個歐美國家共同打造了EUV光刻機等。
在當今這個數字時代,晶元已成為絕大多數電子產品的核心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然而,在傳統晶元領域,我們目前處於落後的地位,且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科技產業的發展,華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華為是我國一家純粹的民族企業,通過不斷加大在科研領域的投入,在通信、晶元、手機、操作系統、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取得了耀眼的成績,任一業務,都可以媲美高通、蘋果、谷歌、特斯拉等世界科技老牌科技巨頭。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華為的成功,讓老美忌憚不已,為了鞏固自己的科技霸權,早在2018年底就開始對其進行打壓,為了達到扼殺華為的目的,甚至不惜修改半導體行業規則,切斷它的晶元來源。
余承東曾在科技大會上無奈地表示:在這個5G時代,華為作為5G通信的領導者,只能發布4G手機,真的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雖然華為在前不久發布了整體性能不弱於iPhone 14 的華為 Mate 50手機,甚至出現了不少消費者因搶不到手機而罵華為在玩「飢餓營銷」的情況。
實事求是地講,華為Mate 50 真的很強大,元器件的國產率超過了95%,尤其是自研鴻蒙操作系統的加持,讓其具備了與蘋果iPhone 14 一較高下的實力,但不可否認的是,「4G手機」是國人心中永遠的痛,即便是信號處理能力不弱於蘋果的5G手機iPhone 14 。
但華為的「芯殤」,讓世界各國徹底認清了老美的真面目,開始不斷打造自己的半導體產業鏈,目的就是為了降低對進口晶元的依賴,如華為等80多家國內優質半導體企業成立了「中國晶元聯盟」、歐盟和英國共同成立了「歐洲晶元聯盟」,韓國也斥巨資企圖打造世界上最大的晶元IP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一向被我們嘲諷製造、創新能力低下的印度,也在近日公布了震驚世界的「芯」決定。
近日,據媒體報道,印度正式採取行動,開始引進國外實力強大的半導體企業,組建半導體戰略聯盟,企圖在這個全球熱門賽道分得一杯羹。
雖然印度晶元設計、製造能力非常差,但其目標很明確,就是爭取在短時間內取得晶元設計領域的話語權,且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印度 IT 和電子部長表示:「在接下來的五到六年,我們將成為世界最偉大的半導體設計之都」。
對於印度的「芯」志向,外界的看法不一,不少人認為印度太過於高看自己,根本不可能成功。至於印度能不能造出自己的晶元,筆者不知道,但它的這個決定和勇氣很值得我們學習。
晶元設計雖然只是晶元製造這個龐大項目工程中的一環,但要想取得成功,難度也是非常大的,首先就要解決晶元設計架構和EDA軟體這兩個難題,如果掌握了晶元設計架構和EDA軟體這兩大核心技術,即便是設計不出世界一流的晶元,那也將會在半導體領域擁有很大的話語權。
如果我們掌握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晶元設計架構和EDA軟體技術,老美還敢輕易地對華為等中企進行晶元制裁嗎?所以,印度的這個「芯」決定,我們不應該嘲諷,而是認真地學習。
為了實現偉大的科技強國夢,擺脫被人愚弄的命運,我們一定要加大科研投入,掌握行業話語權,被人「卡脖子」的滋味,真的很難受,只有我們這些「被卡脖子的人」才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