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入土也未必能安了。遷祖墳,這件一向很忌諱的事,如今卻屢見不鮮。想起去年清明節遷祖墳的一幕,心裡仍然有一種莫名的傷感。
前年秋天,我們這裡要新建工業園區,要佔很大一片地方,除了幾百畝地,還有一片墳地。而我老公家的祖墳,就在其中。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老公當場就怒了,他找到哥哥們和幾個堂兄弟,大家都十分抵觸,祖墳里已經埋葬過祖上幾代人了,還有自己的親爹娘,如今在土裡睡得好好的,卻要被刨出來遷走。心理上接受不了。
但這事又不是我們普通人能改變得了的,上面一句話,你叫得再凶也沒用。
最後大家商量好,實在不行多要點錢,給先人重買塊好一點的地方安葬。
結果大爺爺家的孫子,我老公的叔伯堂兄站出來了,他在村裡擔任職務,早就在鎮里拍胸脯保證,會帶頭遷墳,絕不給領導添麻煩。
他說服大家,發展的需要,時代的進步,等等大話說了一堆。如果是別人說,肯定會被罵一頓,但他實力雄厚,在村裡有錢有地位,誰也不想得罪他,最後都不吱聲了。
我老公叫嚷了半天,看別人都妥協了,他也沒辦法了。
一個月後,上面給出補償方案,遷一穴墳補償1800元。
我老公家的祖墳里一共有九穴,補償了16200元。但是到附近山裡一打聽,買一片山坡上的地需要五六萬。
補償的錢遠遠不夠重新買地,那個堂兄又建議不夠的錢大家平攤。算下來,總共15戶,一家還得出3000左右。
自家祖墳被迫遷了,還得自己掏錢。我們想不通,卻又無可奈何。
按照習俗,遷墳必須在清明節前兩天,有的地方叫寒食節,這天是上新墳的日子。也是動土的日子。
誰家要是當年準備蓋房或者院里修建,哪怕是壘個雞窩豬圈,都得在這天,象徵性地拿鐵鍬在院里鏟幾下土,叫動土。過完清明隨便什麼時候都可以修建了。
遷墳也是,則必須在這天進行。其他的日子不可以,不能提前一天,也不能推後一天。
那天遷墳的人家集中,村裡的老萬都忙不過來了。他是專門給人辦遷墳和看風水的,來辦理一下報酬是800元。從早晨五六點忙到太陽落山,去了七八家。
他提前一天就過來給我們講了規矩,要準備的供品,還有需要的工具和注意事項。
按照他交待的,一戶出一個男人。他挨個兒問每個男人的屬相和出生年月,到了我們家的時候,他說我老公忌諱看遷墳,必須讓家裡的女人去。這也是十五戶當中唯一的一個例外。
我感到有點榮幸,因為能滿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因為從小到大,只見過上墳,沒見過遷墳。
寒食節那天早上八點,我們就去了墳上,地里的風還很冷,大家神情嚴肅,畢竟這種事,誰也高興不起來。
我們去的時候,挖機和吊機已經到了,當挖機挖下第一鏟的時候,我內心有種說不出的難過。
挖墳的順序是先挖新一點的墳。
我公公是2006年去世的,已經17年了。老公的大伯跟公公是同一年去世的。他們倆也是最後埋的。
先挖開的是大伯的墳,剛挖到一米五的深度就開始出往出滲水了。再往下挖,水越來越多。
到挖到棺材時,周圍已經形成了一個四方的小水塘,棺材整個淹沒在水下。
有人穿著工作皮褲跳下去用繩子拴在棺材下面,挖機才吊了起來。
當棺材從水裡緩緩升出來的時候,大伯家的兒子們都跪下了。
經過十幾年的浸泡,棺材雖然還是完整的,但是木頭顯然已經開始腐爛。粗粗的繩子勒進去那麼深。再過幾年就會全腐爛掉的。
棺木放在一邊後,挖機又挖我公公的墓穴。也同樣是很多的水,但是從水裡吊起棺材的時候,大家都驚呼,這口棺材質量真好,跟大伯同一年埋的,我公公的棺材質量要好很多,繩子勒在棺材上一點也沒有勒進去,木頭還是硬梆梆的。
我跟大哥二哥跪在地上,看著吊機把棺木吊起來的時候,從棺材裡嘩嘩地往外流水。我的眼淚刷地就出來了。瞅了瞅兩個哥哥,他們眼眶也濕潤了。
我看這一幕,也沒有一絲害怕,反而覺得一種悲涼從心底升起。那些逝去的人知道自己死後多年又會被弄出來嗎?
已經入土為安,還要這樣被挖來挖去,真是讓人於心不忍。我拿出手機要拍照,但當即就被老萬先生喝止了。
挖完這兩具完整的棺木,剩下的墓穴就好挖多了。因為根本就沒有棺材了。都是好幾十年了,找了半天,看似上面有土堆,下面卻是空空如也。
原來是天長日久,下面的土沙在雨水沖刷下不斷地移動地方,人在下面埋久了,骨頭都不是完整的了,慢慢地就衝到不知哪裡去了。
有的土堆下面找到了兩三塊骨頭,有的土堆下面啥也沒有。就拿著這些零散的骨頭遷墳了。唉。
拾遺骨不能自己人動手,要老萬先生親自動手。我壓根不敢上前去看。
都準備好後,就用車拉到新買的墳地里,在二十里地外的山上。
那個山坡上雖然向陽,但是好荒涼,滿眼望去,除了荒山還是荒山,清明草還沒有綠,滿眼望去一片荒涼和悲凄 。
墓穴早已經挖好,安葬就要快得多。有一點好處是山坡上都是干土,沒有水。
老萬先生還特意叮囑我在我公公的墓穴腳邊,埋進去兩條小魚。意思就是讓他保佑我們年年有餘。
我不知道他為什麼特意讓我來準備這件事,我只能照做。
我恭恭敬敬地埋下去,磕了三個響頭。
忙到十二點多,遷墳才全部完成。
大家吃了頓飯,吃飯的錢也是伙里出的,每家出了3000塊錢買墓地,付陰陽先生的錢。付挖機吊機的錢,還剩千把塊錢了。這些錢用來吃飯和以後買墓碑。不夠了再湊。
吃飯的時候堂兄挨個兒敬酒,高興地慶祝他的任務完成了。其他人心裡不舒服也不好意思表露出來。
回家後我久久不能平靜,都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把自己看得太重又如何,還不是黃土一堆。
以前以為入土為安,躺在那裡接受後代兒孫懷念和敬奉。但時代不同了,可用的地方越來越少了,逝去的人搶不過活著的人,只能讓路。
不過暫時來看,能有一堆黃土就不錯了。還有很多人無處可埋呢。
或許再過一些年,殯葬方式會有更多選擇,不論如何,人沒了就沒了。再多的形式也沒意義了。
我們能做的,還是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遇到坎坷時就想那句話: 生死面前,別的都是小事。
今年的清明節,你去上墳了嗎?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