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木匠走夜路,背囊越來越重,到家一進門,妻子差點嚇癱

宋朝時,大名府有個木匠名叫孫九木,手藝精湛、遠近聞名,有些資質很高的後生登門拜師,都被他婉言拒絕,倒是將幾個看似魯鈍者收入門下。

人們不明所以,閑暇之餘問其原因,孫九木跟大家說了件年輕時候的往事,揭開背後緣由。

孫九木出生在普通人家,十二歲時父母相繼病故,其祖父有個朋友叫杜桂,相州人,是個出名的木匠,在祖父託付下,杜桂收孫九木為徒,帶去了相州。

轉眼十年過去,孫九木學成歸來,在祖父操持下,娶了良家女子張氏為妻,成婚第二年,張氏生下一子,也就在這年冬天,祖父過世。


孫九木悟性極高,盡得師父真傳,不久便闖出名氣,到三十歲時,已經名聲大噪,許多官宦富家都請他去做工。

名氣大了,日子也富裕了,孫九木開始飄飄然,對工錢和待遇要求很高,但他手藝確實精湛,也配得上這等待遇,僱主也就無話可說。

這年春上,有個姓王的員外蓋新宅,請他去負責木工,王員外知曉他的性子,一日三餐安排得比較豐盛,孫九木很滿意。

轉眼一個月過去,大宅也到了收尾階段,這天,王員外外出辦事兒,要兩日後回來,臨走前還專門叮囑家中廚娘,工匠的飯食萬不能馬虎,一切如常。

不知是忘記了還是有意為之,當天晚飯時,廚娘少做了一個菜。本來嘛!王家對工匠已經很好了,再說少一個菜也不是什麼大事,完全夠吃,但孫九木卻不幹了,還藉機發了脾氣,其他工匠勸阻也不管用。

王員外的兒子名叫王政,知書通禮,他向孫九木表示了歉意,並吩咐廚娘,把菜補上。

誰知孫九木得理不饒人,嘟嘟囔囔說個沒完,王政沒有在意,管家王奇看不下去,怒道:「我家老爺寬仁,請你來做工,待遇優厚,只不過稍有差池,你就得理不饒人,再說我家少爺已經表達歉意,還嘟囔個沒完,你不就是個匠人嗎?有什麼可豪橫的,給臉不要臉。」

一般匠人給人做工,都是看東家的臉色,王奇這幾句話也沒什麼,可孫九木卻接受不了,覺得在眾人面前丟了面子,便懷恨在心。

王政和王奇沒拿這當回事,王員外回來後,並沒有告訴他。

孫九木心胸窄,記了仇,在王家正廳主樑上刻了個凹槽,裡面放了個刻著符文的木老虎,這是自己當初學藝時,偷看師父收藏的魯班書所學。

幾日後大宅竣工,王員外非常滿意,在原有工錢之上,還各自打賞了一些,並擺下酒宴,招待眾人。

酒足飯飽已近酉時,一些離家遠的工匠,選擇住在王家別院,次日一早回家,孫九木離家二十多里,想著趕緊回去,就辭別眾人,騎上自己那匹驢子,往家趕去。


行到一半路程,天黑下來,孫九木也不著急,反正這條路很是太平,今晚又有月光,早到晚到都一樣,他摸著褡褳中的一串串銅錢,心裡高興,不由得哼起小調來。

誰知就在這時,一向聽話的驢子突然豎了豎耳朵,然後四蹄狂奔,跑了起來,孫九木使勁一拉韁繩,驢子吃痛前蹄抬起,把孫九木和背上之物全都拋下,跑進樹林不見了蹤影。

這下把孫九木摔得不輕,好一會兒才爬起來,他站起身扭了扭腰,又渾身上下摸了摸,發現並未受內傷,只是手肘、膝蓋以及額頭擦破了皮。

腳力沒了,他只得收拾工具放入背囊,和拉鏈一起背在背上,步行回去。方才跌下驢背摔到了膝蓋,走起路來有些吃痛,只得慢行。

也不知為何?孫九木感覺,背囊越來越重,到離家還有四五里路時,已經不堪重負,他放下背囊打開來看,裡面就是那幾樣工具。

「咦!邪了門了?就這幾樣東西,怎麼跟背著個成年人似的,可能是太累了,休息一會兒再走。」孫九木想完,找了個草堆兒坐下。

一刻鐘後,感覺恢復了體力,繼續趕路,背囊似乎輕了一些,但也像背著個孩童,快到家了,他也無暇顧及,好不容易到了家門口,已戌時過半。

「咚咚咚」敲了幾下門,裡面傳出妻子的聲音:「誰啊?」

「是我,快開門。」孫九木回答道。

聽到是丈夫的聲音,張氏趕緊去開院門兒,孫九木將工具放在偏屋,拎著褡褳進了屋。

方才院里比較黑,張氏沒有看出丈夫面容,等進屋轉頭一看,嚇得後退幾步,差點兒將方桌上的茶壺打翻,她手指丈夫,哆哆嗦嗦說道:「當家的,你......你......你怎麼這副模樣?」

「咋啦?傻樣子,看把你嚇得。」孫九木有些詫異。

這時候,三個孩子也從內屋走出,大兒子「啊!」了一聲,小女兒嚇得哭起來,二兒子膽子大些,怯生道:「爹爹,你嘴腫眼泡額頭出血,面色煞白,就像隔壁李奶奶說的勾魂鬼似的。」

「去,小孩子不要亂講,我就是從驢背上跌了下來,擦破了皮,洗把臉塗點傷葯就沒事兒了,你們趕緊回屋睡覺。」孫吉木說道。

「哦,知道了。」三個孩子應聲,轉身回了屋子。

張氏這時候也穩下心神,她去灶下燒了點兒熱水,給丈夫洗臉燙腳,而後拿出傷葯,給丈夫敷上。

孫九木確實累了,爬上炕頭躺下,片刻便進入夢鄉,張氏看著丈夫那個模樣,心裡還是有些害怕,整晚都不踏實。

當天夜裡,孫九木噩夢不斷,時而夢見掉入深淵、時而夢見被野獸追擊,有時候還夢見被人砍殺。

次日早上一睜眼,孫九木感覺頭痛欲裂、耳鳴不止,就好似有隻野獸,在耳邊不停低吼,他無力起床,很是難受。

躺到中午好了許多,孫九木認為是累著了,就未在意,誰知到了晚上,又是噩夢連連,次日起床還是那樣,頭痛耳鳴渾身乏力。

接下來的日子天天如此,只有下午跟個沒事兒人似的,張氏請了不少郎中,可都束手無策,轉眼過去二十多天,孫九木被折磨的痛苦難當,整個人瘦下去一圈。

這天午後,師父杜桂的小兒子杜倫突然來了,他對孫九木的變化並不是太吃驚,而是感嘆道:「小師弟,父親可真疼你,連我這個做兒子的都羨慕!」

聽到這話,孫九木眼圈兒紅了,自己十二歲就跟著師父,整整十年,師父待自己真如親生骨肉般疼愛,現在年過八十依然惦記著。


杜倫接下來說道:「父親最近老夢到你,他很擔心,就讓我過來看看,還讓我把這個交給你。」說完後,從懷中掏出一個布包遞過來。

孫九木打開一看,是一截兒斷了的鋸條,看到鋸條,孫九木好似突然醒悟,他跪倒在地,仰天說道:「師父,徒兒知錯了,您老人家放心,我一定改正,從此以後不會再犯。」

看著杜倫和妻子眼光異樣,孫九木長嘆一聲,說出緣由。

當初跟著師父學藝,杜桂就看出孫九木心胸有些窄,這天二人鋸木頭,孫九木一時走神偏了方向,致使鋸條打彎兒折斷。

杜倫拿起鋸條,說道:「鋸木頭跟做人一樣,一定要正,否則就會跟這鋸條一樣斷掉,你品行不錯,資質又高,將來定會超過我,但你心胸不夠,容易起怒,這很危險,你一定要記得,以後自立家門,給人做工時一定要擺正心態,斷不可做有違良心之事,否則就會跟這鋸條一樣,既傷害了他人,也毀了自己。」

孫九木方才拿著鋸條,想起師父當年的教誨,突然明白自己因何生此怪病。

杜倫家中還有要事,次日一早便離開了,杜倫走後,孫九木叫來鄰居二牛,讓他套上驢車,拉自己去了王員外家。

見到王員外後,孫九木撲通一聲跪下,將當日偷做手腳之事說了出來,請求王員外懲罰。

王員外等人非常吃驚,王奇在一旁怒道:「你個賊子,當日少爺已經致歉,你仍懷恨在心暗算我家主人,真是可惡,怪不得自從搬入新宅,家裡就沒安生過,原來是你做的惡,老爺,這匠人心腸歹毒,拉他去見官。」

確如王奇所言,自從王家人搬入新宅後,一到深夜就會聽到野獸低嚎之聲,搞得一家人不安生,這幾日,王員外正考慮著搬回老宅呢,也難怪王奇如此憤怒。

王員外寬仁,並未為難孫九成,孫九成羞愧不已,托著病體爬上主梁,將木老虎取下,然後給王員外磕了幾個響頭,辭別離去。

或許真的跟此事有關,孫九成回家當晚,睡得非常踏實,次日一早頭還有些痛,但耳鳴不見了,接下來越來越好,到了第五日病情痊癒。

王員外家也是如此,孫九成走的當晚,就沒了怪聲音,恢復正常生活。

不久後,孫九成帶著妻兒老小去了趟相州,探望師父杜桂,老人家雖已八十有五,但身體硬朗,木工活依舊能做,大家團聚一起,彷彿又回到當年那段美好日子。(故事完)

【寫在最後】

人活一世,不可以做惡事,更不可以害人,害人就是害自己。

孫九木心胸狹窄,因小事設計謀害王家,從他回家當晚被驢子拋下,噩運就已經開始。

做過惡事老天會不會懲罰,這事誰也說不清楚,但做惡之人是有心理陰影的,孫九木夜做噩夢就是如此,皆因良心不安而已。

杜桂是個智者,看人很准,老人家同時也是個重情良善之人,心裡一直挂念著孫九木,有師如此,真天幸啊!

《魯班書》是中國古代一本關於土木建築類的奇書,據傳為聖人魯班所著。上冊是道術,下冊是解法和醫療法術。但除了醫療用法術外,其他法術都沒有寫明明確的練習方法,而只有咒語和符。據說學了魯班書要「缺一門」,鰥、寡、孤、獨、殘任選一樣,由修行時候開始選擇,因此,《魯班書》獲得另一名稱——《缺一門》。

民間故事:換陰宅

民間故事:攝魂燭

民間故事:新生男嬰不哭反笑,父親大驚:這是個怪物,趕緊埋掉

民間故事:李木匠與何寡婦

民間故事:張寡婦調戲豆腐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