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安出生的那天,老天下了一天的大雪,讓關東大地頃刻之間就進入了冬天。
昏暗的天空下,雪花在滿天飛舞,大有掩埋一切的力量。直到傍晚,雪總算停了下來,氣溫又開始驟降,很快就寒氣襲人。老百姓的日子本來就苦不堪言,這場百年不遇的大雪更是雪上加霜,於是,他們都開始搖頭嘆息,天災加人患,就是和這些老百姓過不去。整個王爺府門前也失去了往日的景象,一整天都大門緊閉,夜晚的燈籠搖搖晃晃,火焰搖曳,火光昏暗,讓人看了心裡不免有一些驚悚,此時,府門裡上上下下幾十口人都在渾渾噩噩中度過,只有一個女人在聲嘶力竭的叫喊,那種產前的疼痛讓她無法忍受,當她聽說生的是個格格時,就深深的嘆了一口氣,眼淚就流了下來,人幾乎要昏厥過去。
盼了整整10個月了,心心念念指望生個兒子,從此,就可以在王爺府里過上錦衣玉食的日子,可以徹底告別卑微的生活,挺直腰桿,看來,這都是幻想,希望還是落空了。更巧合的事情還在後面,頤安出生當天,正趕上當朝皇帝駕崩,緊接著,老佛爺也駕鶴西遊。要說這也是湊巧,一個人的生和另一個人的死,相互之間沒什麼關係,但王爺府里有的人偏偏不這麼看,他們嘴上不敢說,心裡卻合計,這個格格也許會給王爺府帶來什麼禍端?
頤安出生在王爺府里,岐王自然很關注,但王爺知道生的是個格格之後,也沒說什麼,只在她出生的當天晚上來看過她一次,以後再什麼時間來看過她就無人記得了。畢竟,皇帝駕崩,老佛爺歸西,都是天大的事,他要去京城守喪,整個王爺府也都要停止一切娛樂活動。而如果頤安是個男孩,情況就會大大的不同,岐王就會特別開心,整個王爺府也會是歡天喜地的樣子,別的敢不說,怎麼也要請戲班子唱戲三天吧。
此時的岐王已經49歲了,他曾經有三個兒子,但頭兩個兒子都在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三公子可是長到了十一歲,本來就要對這個公子舉行冊典儀式了,但他騎馬練習意外摔傷,事情就耽擱下來。摔得也不重,最壞的可能就是左腿跛腳而已,岐王管不了那些了,這個兒子是他的希望所在,只有完成了傳宗接代,自己的兒子再有了兒子,才能實現光宗耀祖。想不到,三公子又得了傷寒,岐王派人去寬城子請來了名醫,怎奈,最後還是死了,三公子一死,岐王一下子就老了10歲,整日長吁短嘆,整個王爺府彷彿都籠罩在霧霾里。所以,這個時候,頤安如果是個公子,那可就大不一樣了,公子和格格的差別就是這麼大。
岐王是有三個福晉的,本來,三個福晉各給岐王生了一個兒子,但三個公子一個也沒長大成人。現在,大福晉和二福晉都不能生育了,只有三福晉還能生,但自從兒子死後,她就抑鬱了,整天愁眉苦臉,鬱鬱寡歡,人已經非常憔悴,岐王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夜晚很少去她的房間,她也就一直沒有再懷孕。頤安的母親是大福晉房中的丫鬟,正在岐王盼兒子到了盼星星盼月亮的時候,幾次侍寢,她卻有了身孕,這樣,岐王一下子又有了精氣神。如果是個公子,岐王就是老來得子,跟列祖列宗就有了交待,岐王就一次又一下得去宗廟,在祖宗的靈位前,敬香祈禱,祈求列祖列宗保佑,讓他一定要有自己的爵位繼承人。
如果丫鬟給岐王生了一個公子,毫無疑問,她就會順理成章地成為第四個福晉,而且,母以子貴,在王爺府里,除了岐王,她就無人可敵,徹底翻身成為王爺府的女主人。所以,她做夢都想生兒子,甚至是每天都要給觀音娘娘叩頭,求觀音菩薩保佑,讓她生個兒子。但是,結果還是生了個格格,沒有讓岐王滿意,就更不可能獲得什麼名分,哪怕是庶福晉也不一定獲得,雖然,她已經是岐王的女人了,但是,在王爺府里的地位不會有多大的變化,岐王已經快50歲的人了,一旦岐王有個三長兩短,她和頤安就沒有任何人來保護他們,生兒生女,差別就是這麼大。
從岐王的女人叫福晉就能看出,岐王的地位之高。岐王雖然只是一個旗的扎薩克,但齊王地位可不低,他是世襲輔國公,又是鎮國公,在仕途上,他可以告慰先祖了,他是GM的十四世孫,HSE的十八世孫,BEZJ氏。所以,頤安血管里流淌的是HJ家族的血,身份很高貴,但她可惜是個格格,所以,不受岐王待見,自然,在王爺府里沒有地位。 不僅如此,頤安不但沒有給母親帶來好運,幾年後父親卻走了厄運,在頤安三歲時,清朝滅亡,進入了中華民國時代,僅僅兩年後,岐王就出事了,罪名是反叛,他拒捕身亡,這樣一來,樹倒猢猻散,岐王的家眷就紛紛出逃。從這一點來看,民國還是要比清朝時好多了,沒有了關聯三族、九族之說,也不用被當成罪臣的家眷來處置了。三個福晉都是帶著金銀細軟出逃,而頤安的母親卻兩手空空,連一件像樣的首飾都沒有,只有一個包袱,裡面是她和頤安的幾件舊衣服,就領著頤安出了王爺府。
他們要往哪裡逃?其實,根本就沒有目標,頤安的母親是在八歲時賣到王爺府里的,所以,她根本就沒有回過娘家,也不知自己的父母還在不在世上,有沒有兄弟姐妹,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女人。只能是毫無目的的跑,和要飯的無有區別,輾轉之中,由於頤安的母親和普通村婦還是有所不同,皮膚白皙,長得漂亮,特別是那身旗袍,一看就是府宅里的女人。頤安的母親就被當地的一個土匪劫掠,從此生死不明,五歲的頤安就一個人流落到了街頭,後被一個貧苦家庭收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