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年間,村子裡的蔣文孝也不過是個十歲的孩子。
村裡的人都很同情他,覺得這個孩子實在是太過可憐了。
他還沒出世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在他三歲的時候也死了。
這些年蔣文孝一直跟著爺爺蔣老漢生活,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子孫二人都很知足。
誰也沒想到蔣老漢上山砍柴時掉下山崖身亡,這麼一來,蔣文孝就成了一個孤兒。
在辦完蔣老漢的葬禮後,村長和很多村民就來到了他們家,對蔣文孝未來的生活進行討論。
村長對蔣老漢的其他幾個兒子說:「你們是孩子的叔叔,你們看怎麼辦?」
幾個叔叔都不願意養育他,他的二叔說:「我家裡也好幾個兒子呢,要我養也行,你們給得我銀子。」
三叔也不願意了:「又不是我兒子,憑什麼要我拿銀子?」
為了這件事,蔣文孝的幾個叔叔大打出手,天黑了他們也沒有分出勝負。
正在眾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蔣老漢養的獵犬突然沖了出來。
這隻獵犬可不一般,當年蔣老漢打獵遇到了老虎,獵犬最後竟然毫髮無損地把蔣老漢從虎口中救了出來。
獵犬很聰明,又深得蔣老漢的信任,此時前來一定是蔣老漢有話要交代。
事實也確實如此,獵犬帶來了一個箱子,它叫了幾聲,示意讓人們打開。
大家趕緊打開箱子一看,居然是塊價值不菲的玉石。
箱子里還有一封信,蔣老漢在信中寫明了孫子以後要怎麼辦。
這塊玉石是蔣文孝父親留下的,蔣文孝願意跟著誰家過日子,這塊玉石就歸誰家。
剛剛還互相推諉的叔叔們,一見到玉石他們立刻都來到了蔣文孝的身邊。
他們爭先恐後地表示讓蔣文孝到自己家裡住,他們看向蔣文孝時也慈愛了不少。
叔叔們都說:「以後就是我的親兒子!」為了得到玉石,他們可謂是說盡了好話。
因為父母去世得早,蔣文孝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懂事。
剛才叔叔們的嘴臉他看得是一清二楚,他知道自己無論去哪家都不會有好日子過的。
於是蔣文孝跟村長說:「我自己過,誰家也不去。」
他就不信了,自己有手有腳,難道還會餓死不成?
最後幾位叔叔失望而歸,他們走的時候,都在惡狠狠地盯著蔣文孝。
蔣文孝做飯,種田,他每天都很辛苦,回到家裡更是倒頭就睡。
這天的蔣文孝剛剛睡著,他就聽到了獵犬的叫聲。
當蔣文孝睜開眼的時候,卻聽見獵犬說:「你趕緊離開這裡,你的叔叔馬上就要來了。」
蔣文孝剛要起身去拿玉石,幾個叔叔就闖了進來。
叔叔說:「我們也不為難你,只要你將玉石交出來這事就算完了。」
這玉石是父親和爺爺留給他的,蔣孝文絕對不會將它給這些貪婪的叔叔們。
三叔大喊:「你還跟他廢什麼話,直接搶過來不就得了。」
幾個叔叔衝上前去就要搶奪玉石,而這時的獵犬拼盡全力保護著蔣文孝。
但是他們哪是幾個叔叔們的對手,很快獵犬就被叔叔摔在了地上,而蔣文孝的頭也受了傷。
幾個叔叔終於得到了玉石,他們高興地跳了起來。
「有了玉石,咱們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的!」
當初蔣文孝提出來要單過,叔叔們回家都不甘心。
憑什麼玉石就讓他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給霸佔了,再怎麼說也應該有他們一份。
於是白天還吵架的他們,晚上就聚在一起商量著怎樣將玉石奪回來。
商量了好幾天,大家終於一致決定既然不肯給他們,那他們就去搶。
就這樣幾個叔叔拿著玉石就離開了,他們對蔣文孝說:「做人要識時務,否則沒有好果子吃。」
等幾個叔叔走了,蔣文孝趕緊去查看獵犬的傷勢。
獵犬的傷很重,它已經奄奄一息了。
獵犬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對蔣文孝說:「你趕緊離開這裡,在這裡你被叔叔壓著,你翻不了身。」
說完獵犬就倒地而死了,只留下年幼的蔣文孝失聲痛哭。
他將獵犬安葬在了爺爺的墓旁,他對親人們說:「我不幹出一番大事是絕對不會回來的!」
說完他就離開了村子,臨行前他看著叔叔家的幾棟房子目光堅定地說:「總有一天我要讓你們跪下來求我!」
蔣文孝豪氣衝天地來到城裡,他本以為自己可以在城裡立足,但是很快他就吃盡了苦頭。
像他這麼大的孩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根本就沒有老闆願意僱傭他幹活。
而且走到哪裡都被人嫌棄,為了生存,蔣文孝只能當起了乞丐。
他的願望很簡單只要能吃飽,最好再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知足了。
這天一位婦人看他實在可憐就給了蔣文孝10個銅板。
正當他高興地準備拿著錢去買包子時,一群乞丐卻圍了過來。
為首的一個乞丐說:「這是我們的地盤,誰讓你在這裡乞討了?」
蔣文孝不懂這些,他覺得這路又不是他們家的,憑什麼不讓自己在這裡乞討?
「是你們沒本事才沒要到錢的,別拿我撒氣,都是苦命人,何必又要互相為難呢!」
誰知那個乞丐非常生氣地說:「既然你不肯離開,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幾個人圍在了一起,他們將蔣文孝狠狠地打了一頓,臨走時還不忘將他辛苦討得的10個銅板拿走了。
明明大家都是乞丐,還非要分出個高低貴賤,蔣文孝心中十分不服。
晚上天寒地凍,他又受了傷,蔣文孝覺得自己一定會死在這裡。
就在這時,一個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來到了他身邊,不僅為給他一些食物,還給他蓋上了厚厚的被子。
沒過幾天,蔣文孝就恢復了健康,他對那個孩子也很感激。
孩子的名字叫鄭守中,他本來也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突然有一天官兵闖進了他的家,他們將鄭守中的父親抓走了。
官府的人說:「他殺了人,如今案子破了,兇手就是他!」
原來鄭守中的父親賺不到錢,他就打起了別的主意。
於是他以做生意為由騙了李員外不少銀子,等李員外意識到自己被騙後他就吵著要報官。
因為怕事情敗露,鄭守中的父親就將李員外殺害了。
而此時李員外的兒子坐在地上瑟瑟發抖,本來鄭守中的父親也要將他殺了的。
那孩子跪下來不斷地求饒:「求你放過我吧,我一定不會說出去的,求求您了。」
畢竟他也是有孩子的,他動了惻隱之心,就這樣放過了李員外的兒子。
沒想到第2天李員外的兒子就報了官,捕快將他捉拿歸案。
正因為他的一念之仁,卻搭上了自己的命,鄭守中的父親十分懊惱。
他被判了斬首,臨刑前對兒子說:「兒子你記住了,做大事的人千萬不能太心善,否則最虧的就是自己。」
鄭守中牢牢記住父親的話,他也一直是這麼做的。
平時他與其他乞丐爭地盤,打架的時候他從不手軟,不把對方打倒在地是不會罷休的。
不過他一直是單打獨鬥,經常會遭到其他乞丐的偷襲。
他一直在找幫手,當他看到躺在雪地里的蔣文孝時,他就認定了蔣文孝是他的同類。
蔣文孝得知是鄭守中救的他,心中很感激,而且他們都有相同的命運,這更讓兩個人親近了一些。
於是兩個人結為了異性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鄭守中說:「要想干大事,你的膽量就要大。」
鄭守中帶著蔣文孝找到了之前欺負他的乞丐,他們二人和那些乞丐打了起來。
乞丐們雖然人多,但是他們看著二人不要命的架勢,也害怕了。
最後這群乞丐只能求饒,希望他們別在打下去了。
鄭守中說:「要想過得好,我們的拳頭就要硬。」
這天他們到一家烤鴨店乞討,店小二卻沒有什麼好臉色。
「像你們這樣的乞丐也可以來這裡討錢,趕緊給我走!」
說著就將他們攆了出去, 蔣文孝看了看烤鴨,他忍不住咽口水。
他這一行為又引起店小二嘲笑:「一看就是沒見過世面,你們這輩子也別想吃到如此美味的烤鴨。」
雖然做乞丐經常被人家看不起,可店小二的一番話還是讓蔣孝文難過。
鄭守中看出了他的心思,他說:「今天晚上我就讓你吃上烤鴨。」
鄭守中想到的辦法就是到了晚上沒有人的時候他們悄悄地進入店中,不僅偷了銀子,還偷走了烤鴨。
二人在一個角落裡高興地吃著烤鴨,蔣孝文沒有想到他們居然一分錢沒花就吃上了烤鴨。
鄭守中告訴他:「只要膽子大,我們以後的好日子還在後面呢!」
從此二人就開始偷雞摸狗,城中的很多人家他們都曾光顧過。
只要偷到了錢,他們第1件事就是到酒樓大吃一頓。
當然有的時候也會失手,但是官府關了他們幾天就又放出來了。
然後他們繼續做小偷,這種不用幹活就能來錢的生活,蔣文孝過得很舒服。
這天二人又去一位老漢家偷東西,不巧的是正好被老漢撞了個正著。
老漢大喊道:「哪裡來的小偷,你們趕快將偷的東西交出來!」
兩個人在前面跑,老漢就在後面追,正當老漢要追到他們的時候,他卻不小心摔了一跤。
老漢痛苦的在地上翻來覆去,這一跤摔得不輕。
蔣文孝看到老漢的這個樣子,他想起了去世的爺爺。
當初爺爺掉下山崖時應該也會很疼吧,於是他停下腳步。
鄭守中說:「官兵馬上就要來了,我們再不走就要坐牢的!」
蔣文孝卻讓他先走,無論如何他都要救這位老漢。
他看蔣文孝執意救老漢,他只能先走一步了。
蔣文孝將老漢帶到了醫館,確認沒什麼問題後他才離開。
蔣文孝本以為這件事情就過去了,沒想到在偷東西的時候又失手了,這一次他被關進的大牢。
那家人不依不饒,不拿十兩銀子就不讓官府放人。
蔣文孝苦笑,他哪裡能湊到十兩銀子,這一次怕是要將牢底做穿。
但他沒想到,居然有人願意幫助他。
這天他正在睡覺,獄卒就叫他起來。
「蔣文孝,有人來看你!」
蔣文孝有些摸不著頭腦,鄭守中是不會來的,那麼還會有誰呢?
他一看才知道是之前救過的那位老漢,老漢將銀子賠給人家,蔣文孝才得以走出大牢。
老漢帶著蔣文孝來到了墓地,而墳墓的主人就是他的兒子。
老漢的兒子字小就很聰明,但長大了卻沒有走正路,為了賺大錢竟然當起了小偷。
看知道後是打也打過,罵也罵過,怎奈兒子就是不肯悔改。
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有一天兒子在偷一戶人家的時候,與那家的男主人起了衝突。
打鬥間,老漢的兒子被男主人打死了,老漢是悲痛欲絕。
那天老漢看到蔣文孝來救他,就知道這個孩子本性不壞,這才想拉他一把。
老漢說:「你不能一輩子這樣下去,否則你的下場也不會好的。」
老漢的話讓蔣孝文很震驚,他也意識到了如果自己再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會闖下大禍的。
他找到鄭守中:「我們找一些活干吧,不能總當小偷了。」
鄭守中卻不以為意:「這樣的生活多好,不比出苦力要強多了,我看你是在牢里待太久了!」
兩個人話不投機半句多,就這樣他們分道揚鑣。
蔣文孝去出苦力,雖然辛苦,但每一分錢都是他用勞動換來的,這讓蔣文孝感到踏實。
後來在老漢的幫助下,他攢錢開了間鋪子,幾年後也成為了一位老闆。
蔣文孝為老漢養老送終,他是真心感謝老漢的,沒有他自己還不知道淪落到什麼地步呢!
朋友請蔣文孝吃飯,朋友說要用蟒蛇為他做一頓大餐。
蔣文孝聽人說過蟒蛇很有靈性,不能輕易傷害,於是在他的勸說下朋友將馬上放掉了。
蔣文孝坐在店裡打盹,等他醒來時卻發現自己居然躺在棺材裡。
而之前放生的那條蟒蛇正在看著他,蟒蛇對他說:「在棺材裡的滋味如何?」
蔣文孝當然覺得害怕了,他以前是荒唐了一些,可他也想長命百歲啊!
蟒蛇說:「知道就好,過幾天你的朋友會來找你,你一定要小心。」
「你在荒地埋上100兩銀子,切不可因為因為銀子與他爭吵。」
幾天後果然如蟒蛇所說,鄭守中找上門來。
他知道朋友如今富裕了,就想借些銀子花。
蔣文孝想起之前蟒蛇所說的,他毫不猶豫的給了鄭守中十兩銀子。
本以為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而他卻低估了鄭守中。
之後鄭守中經常來店裡要銀子,時間一長蔣文孝就不願意了。
這些銀子也是自己辛苦賺的,憑什麼就都讓鄭守中拿走。
不過他也不好得罪,他只能盡量不再與鄭守中見面。
接連幾次都被拒絕,鄭守中也明白了蔣文孝這是不想再見到自己。
他生氣地說:「當初要不是我你早已經凍死街頭了,現在居然不見我,那我就不客氣了。」
其實蔣文孝也沒少給鄭守中銀子,他還勸鄭守中找點活干。
鄭守中說:「那多辛苦啊,我可做不來。」
見朋友執迷不悟,蔣文知道他是會無法悔改的。
面對這樣的人你給他多少銀子都無法滿足他的慾望,所幸蔣孝文也就不給了。
蔣文孝外出做生意,回來時路過一處荒地,突然一把刀這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他聽到後面的聲音說:「讓你將銀子拿出來,我就不會殺你。」
蔣文孝聽出來,這是好友鄭守中的聲音,這還真被蟒蛇說著了。
當初蟒蛇說完後,蔣文孝將信將疑,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他還是按照蟒蛇的叮囑在荒地埋下了100兩銀子。
為了活命,蔣文孝帶著他挖出了那100兩銀子,鄭守中很高興,這下他可以衣食無憂了。
鄭守中帶著100兩銀子下山,他卻發現銀子越來越沉,最後他竟然被身上的銀子壓死了。
很多年後蔣文孝遇到一位道長:「銀子代表著他的慾望,他是被自己的慾望害死的。」
而蔣文孝回到村子裡,他的幾位叔叔們都已經死了。
當年得到玉石後他們都想佔為己有,於是不惜痛下殺手,最後落了個同歸於盡的下場 。
無論鄭守中還是蔣孝文的叔叔們都因財而死
蔣孝文以此為戒,只有他幸福快樂地生活著,直到壽終正寢。
總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千萬不要和壞人在一起,時間長了近墨者黑了。
浪子回頭金不換,只要悔改,到什麼時候都不晚。
壞事做盡得錢財,自毀前程猶不知。禍到臨頭方後悔,勿忘心安最珍貴。
【聲明】:本故事為虛構的原創民間故事,切勿與封建迷信掛鉤!@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