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遭遇新聞報道

梅子熟了【6】 新聞報道

工作片黨總支書記張新,也就是昌平鎮副鎮長,分管鎮里計劃生育、衛生、文化教育工作。秦月梅報到的那幾天,張新隨市計生委外出考察了。聽說今天他要來工作片主持召開各村書記、主任參加的兩項工作集中攻堅動員會。

早上,秦月梅就打掃好會議室,燒好開水。給每個提前到會的人員端水倒茶。有個村主任問:「這個小姑娘臉生,是誰?」老金答:「是鎮里新分配來的大學生。」

村主任又笑著問「大學生分配來倒茶的?」老金說:「這年頭,學歷與職務不成正比,還可能成反比。你看我們工作片里,初中生張新當書記、高中生齊克南當主任,中專生余華領導這個秦大學生。至於我這個要退的副主任,沒上過學。」

說完便放肆地笑,笑聲讓人感覺有點猙獰。

秦月梅自從上次從老金家回來後,就有意與老金保持距離。回想起那天在辦公室的聊天,秦月梅也明顯感受到壓力。

那天余華不在,大家議論起他的戀情。

「聽說余華的女朋友是醫院的醫生?」「不是,是個護士。」

「余華這麼年輕,長得又帥,又是公務員,以後不愁老婆。」

「現在恐怕回不了頭了,聽說護士看得可緊了。」

「上次要調余華鎮里,多好的機會。因為那女的不同意,可惜了。」

這時,老金卻作了總結性發言:「當幹部沒有背景哪有那麼容易,提拔不看你學歷、能力。依我看,你沒有靠山,就老老實實工作,安安穩穩成個家,挺好的!」

說這話時,老金瞟了一眼秦月梅,右手將煙往煙灰缸上彈了彈。

秦月梅知道,老金感覺到她的疏遠,並不僅僅是因為兒媳婦的幻想落空,更是因為他沒有感受到秦月梅對他應該有的無限尊重。

而對於秦月梅來說,本來心底里就反感藐視知識學歷的人,他這種倚老賣老的作派更讓她避而遠之。

會議時間不長,一個小時就結束了。會後張新副鎮長把秦月梅叫到單獨的書記辦公室,簡單問了一些秦月梅的基本情況。和藹可親、謙遜人禮是張新副鎮長給秦月梅的印象。

這時,一個中年男子夾著黑色公文包進來。秦月梅幫忙倒好茶想退出去,張書記卻讓秦月梅把余華也叫來。

張書記當著余華和秦月梅倆人的面,把一個信封交給那個公文包男子說:「你違反計劃生育政策,徵收的社會撫養費(罰款)是有政策規定的。你按規定早日把社會撫養費繳了。我不會、也不能收你的紅包,這是我們幹部的原則與底線。」接著就讓余華把那人送了出去。

秦月梅知道,這個公文包男子很顯然是一個計劃生育戶,信封里裝的應該是錢。她不明白張新副鎮長為什麼非要他倆在場時退紅包呢,秦月梅想了半天,覺得應該是讓他們倆作個證人。

兩天後,報紙上一則題為「副鎮長拒收紅包」的新聞赫然在目,署名是余華。寫的就是張新副鎮長退還紅包的事,文章語句並不嫻熟。這篇報道對於自認為擅長文字的秦月梅來說,無疑是一種諷刺。

秦月梅此時明白,雖然只是中國最基層的官場,也有著「言語道斷,一說即破」的玄機。張副鎮長不好意思讓人宣傳自己,而是讓他們兩人自己去悟。

這就是圓融世故,不顯山露水,各得其所,而她卻自作聰明,在新領導面前錯失了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

秦艷梅當然不甘心就這樣安安穩穩在工作片里的。「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她相信憑著她的學識能力,用不了多久,她一定會離開這個「時見歸村人」的泯滅心性之地。她要為自己創造機會。

每天,當報紙送到辦公室,秦月梅會仔細讀那些關於鄉鎮部門的報道新聞。研究哪些信息可以上報,找什麼角度,怎麼措辭。然而她想錯了,一個鄉鎮工作片的工作事例對於報社來說實在微不足道,更無創新可言。

其實報紙刊登不但要找到合適的選題,更要摸清投稿的門道,如果能認識幾個編輯就可以事半功倍。過了好幾個月,除了一塊150字的小「豆腐乾」外,秦月梅沒能再見到她寫的文字變成鉛字。

對於秦月梅來說,讓領導和上級注意到她,文筆是她能發揮的優勢,也是Z快、Z有效的途徑,她要如何破局?(未完待續)

感謝您閱讀到最後,歡迎評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