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哥說事# #故事#
在老家農村時,慧哥曾做過土雞散養,品種是山東地方傳統的蘆花雞。 果園裡的樹蔭下,母雞們悠閑地在尋找著螞蚱、蛐蛐兒大快朵頤,公雞們時而引頸長鳴,時而梳理光亮的羽毛,展示自已向英姿,到了傍晚都飛到樹枝上棲息,只有下雨天才鑽進雞窩。
因為這些雞都是散養,吃的都是草尖兒蟲子,雞蛋蛋黃格外大而且是橙色,很受附近城裡人的喜歡;由於雞們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肉質也比籠養雞好,一到年終,便有許多人來果園抓雞,價格也比籠養雞高出許多——由於按照雄雌1:15合理配比,雞蛋受精率高,雞苗也格外健壯,基本不用喂葯打針就能健康長大。
因為慧哥養雞養的風生水起,便有許多鄰居甚至鄰村人前來買雞苗回家散養,自然也有很多人討教養雞方法。 一天鄰村一位大嫂前來果園,告訴我她養的都長大了都不下蛋,幾隻母雞瘦的都快走不動了,也不知怎麼回事。
我問她養了多少雞,她說買了二十隻雞苗,成活率很高,現在還有9隻公雞10隻母雞,就是公雞好打架,母雞不下蛋。 我告她這樣不行,只留一隻公雞就行,其他的或者賣掉或者殺了吃——這樣一個月後母雞就能正常下蛋了。
誰想她聽了紅著臉說:「這只是你們男人的想法,一隻公雞配一隻母雞不更公平嗎?」
得知這位大嫂是單身,我聽了也不敢解釋,簡直無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