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陳次呂鑄私錢

  相傳雍正年間,柴桑區城子鎮大屋陳有位太學生,名叫陳相君,字次呂,是當地鼎鼎有名的富家子弟。

  父親陳潞是庠生,字彥邑。據說其家財萬貫,富甲一方。彥邑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相君,另一個叫相國,兩人在父親的影響下懷抱利器,飽讀詩書,能文能武,文采奕奕。

  生活在這種優裕的環境中,陳潞兩兒子從小就懷有發揚家業,獨霸一方的慾望,長大後,兩兒子果然在城子鎮一帶開始招兵買馬,豎旗為營。

  古時候,城子鎮陳姓地廣人多,除赤湖村當初未開發之外,其它各村基本上都是他們的轄地。為維護家業,陳潞一家每年僅依靠土地收入,遠遠不夠屯兵養馬的開支,於是,他便利用兩個兒子的聰敏智慧,動起了歪腦筋。

  彥邑把大兒子安排在郭家壟,現在龍江湖村,開設鑄錢場,小兒子留在家裡訓練家兵。

  彥邑房舍無數,傳說,家裡豢養著一匹黑狗,每天躺在房頂能觀察朝廷和四周動向,如果一旦有了情況,他們就採取緊急措施。

  一天,陰雲密布,天邊黑雲翻滾,彥邑發現屋頂上的黑狗突然死去,頓感大事不好,於是吩咐兒子連夜用船把鑄好的銅錢,全部運到赤湖沉入水底。

  幾天過去,朝廷並未有響動,相君於是讓貼身護衛去湖中把銅錢打撈上來。由於赤湖水面特大,一兩個月過去,他們一文也沒有撈著。

  天長日久,彥邑再也無力支付家裡龐大的開支,只好把所有家兵一一遣散回家。

  陳次呂死後,一天,赤湖邊瑞昌縣一位姓蔡的村民,人稱「蔡百萬」,在湖邊撈草,突然發現一件沉重的東西,撈起一看驚呆了。原來,撈起來的是一袋銅錢,接著,他繼續打撈,回家一數,銅錢竟達數百萬。

  附近人知道後,也想去碰碰運氣,可是誰也找不著那地方在哪裡。

朱承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