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北宋時期,二十多歲的王安石赴京趕考。這一天,來到京城附近一個叫馬家鎮的地方,天也黑了,他便住在了馬家鎮。
吃完飯,王安石就出來欣賞馬家鎮的風景。溜溜達達來到一個大戶人家門前,見門口掛了一個走馬燈,上面寫著一副對聯,上聯是:走馬燈,馬燈走,燈熄馬停步。看罷上聯卻沒找到下聯。
他一打聽,才知道,這是馬員外為了招胥出的上聯,誰要是對出下聯,就可以成為馬家的乘龍快婿了。
王安石覺得挺有意思,就雙手一拍說:「這個下聯好對。」
這時,馬家的管家路過,正好聽見王安石說的話。他立即轉過身,對王安石說:「這個上聯掛出好長時間了,一直沒人能對出讓馬員外滿意的下聯,既然你說好對,那就請公子稍等片刻,我去把我們馬員外請出來,聽你對下聯吧!」
管家說完,急匆匆跑進大院去了。
此時,王安石一心想考取功名,哪有心入贅啊?!所以,也就沒當回事。見管家走後,他也笑著走開了。
咱們長話短說,轉眼大考開始了。王安石那可是有著真才實學的大文豪啊!在考場發揮得也很好,提前就把答卷做完了,起身交卷。
主考官看他年紀輕輕,一副傲才輕狂的表情,就有意要試試他到底幾斤幾兩。便臨時給他加了一道題。考官說:飛虎旗 旗虎飛,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一聽,馬上想起了,在馬員外家門口看到的那個上聯了,他隨口說到:走馬燈,馬燈走,燈熄馬停步
主考官一聽拍案叫絕,心想:此人才思敏捷,學富五車前途無量啊!
咱們再說王安石,出了考場心情愉快,就等著金榜題名了。心情好也來了雅興,他就想把這個下聯對給馬員外聽去。
於是,他折回馬員外的門前。管家一看一把就把他抓住了,不容分說拉著王安石就進了馬員外的書房。王安石見到馬員外也沒客氣,搖頭晃腦地把主考官給他出的對聯說了出來。
馬員外一聽,果然好對。當即,就把女兒許配給了王安石。
就在成親的當天,喜報也來了。王安石一聽也是高興萬分。這真是喜上加喜,雙喜臨門啊!
興奮之餘,他順手拿起筆在紅紙上寫了一個囍字,並即興又寫了一副對聯:
巧對聯成雙喜歌,馬燈飛虎絡絲羅。
洞房花燭題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
從此,每到迎娶大婚之時,人們就習慣把喜字寫成囍,取洞房花燭、金榜題名雙喜臨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