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看到一篇文章,介紹了馬未都如何用200塊錢買五個酒杯最後換2.3億的故事。事情大概是這樣的,有一天老馬像往常一樣去舊文物市場溜達,無意間看到一個賣酒杯的男人在一個攤位叫賣,手裡有幾個亮閃閃的酒杯瞬時吸引了老馬的注意力,老馬問他這酒杯怎麼賣,這個男人說一百塊錢一個,可老馬說他就有200塊錢,如果可以的話,立馬成交。可男人死活不答應,但老馬並沒有放棄,他蹲在攤位前,手裡握著200塊錢鈔票,在那個男人眼前左右來回晃悠,要知道八九十年代的200塊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那相當於現在一個月的工資,這個男人最終還是沒有經受住這200大鈔的誘惑,痛快地將這些酒杯賣給了馬未都。這可把老馬樂壞了,他激動地拿著這幾個寶貝大步流星地往家裡跑,生怕這個不識貨的攤主反悔。馬未都小心翼翼地收藏著這幾個酒杯,等待有好的機會出手。其實這幾個酒杯不是普通的酒杯,而是非常罕見的雞缸杯,雖然是清朝的仿製品,可後來,一個這樣的雞缸杯硬是讓他賣了5000萬,五個這樣的雞缸杯賣了兩億多,這攤主要是知道這事,估計腸子都要悔清。你說上哪說理去,氣人不,這真是羨煞旁人啊,這世間竟然有如此慘無人道的致富門路,讓你根本就想不到。可馬未都老先生最擅長的就是這種「撿漏」行為,他深諳此道,這一輩子就靠這門路發了大財。你以後要是再跟我說勤勞致富,我跟你急,這世間勤勞只能讓人勉強活著,根本就富不了,要想變富,就得干點別人想不到的行當。
單看撿漏這一行為,說起來簡單但好像也不容易做到,誰能有這耐心整日里不去干點正經營生,卻鑽到古玩市場到處轉悠,專門去找自以為很識貨卻不是真懂的苦主,你還真得有孫悟空那般的火眼金睛,要不然怎麼斷定啥是假文物,啥是真贗品。一般啥也不懂的種地大老粗可能這些個文物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可馬爺卻能分辨它到底值不值錢,可見他也不簡單啊!他是怎麼學會這本事的,是有人教,還是天生就對古玩感興趣,不得不說撿漏這行當是個文化活啊!你還真得通歷史啊,而且在一些個方面,要成為專家,特別是文物專家。誰以後跟我說讀書看歷史沒有用,我跟誰急。
只不過,撿漏這行當現在再去干好像也晚了吧,當馬先生把這致富經公之於眾的時候,天下所有搞文物的攤主都比以前要小心謹慎幾百倍了吧,看來這等好事很難等著我們去做嘍,誰再跟我說咱也去撿漏,我一定跟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