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汝州有個叫安羽辰的樵夫,平日不僅要上山砍柴,還兼顧著村頭的五畝地營生,一日他鋤完地里的草,就回到家躺在床上休息,一覺睡到半夜二更,被一股尿意憋醒,起床去茅房。
那安羽辰才來到茅房前,身後就出現頭母豬,飛快地撞了安羽辰一下,將安羽辰整個拱進了茅坑。
當安羽辰要張口呼救時,母豬突然口吐人言道:「恩公你忍一下,我在救你!」
茅坑中的安羽辰不再叫喊,老實地待在茅坑中,隨後他家的大門被一陣風吹開,一條體形碩大的蟒蛇進入家中,環視著四周的一切,發覺家中沒有安羽辰的蹤跡,才叫出安羽辰的嬌妻醉柳。
醉柳驚恐地盯著蟒蛇,在它的監督下,仔細在房內翻找,約找了半個時辰才翻到一顆夜明珠,連滾帶爬地將夜明珠交給蟒蛇。
可夜明珠才碰到蟒蛇,立刻冒出一股白煙,霎時間化為飛灰。
蟒蛇沖著醉柳發出一聲嘶吼,張著血盆大口,將蛇口內的黏液噴了醉柳一身。
醉柳身上的衣裳頓時溶解,片刻變成了一個衣衫襤褸的人,可蟒蛇絲毫不避嫌,蛇尾捲起醉柳的身體,迅速朝著遠處的山洞跑去。
期間,伴隨著醉柳不停地慘叫。
待到蟒蛇跑遠後,母豬才把安羽辰撈出來,並告訴安羽辰它的身份,是本地的守護神。
有關安羽辰和母豬的事情,要從兩個月前說起,那時安羽辰在山上砍柴,卻不慎摔斷了條腿,只好一瘸一拐地慢慢撿柴火,這時他聽到了母豬的哼唧聲,朝著聲音的方向走去,發現一頭母豬落入了獵人的陷阱。
心地善良的安羽辰強忍著腿上的不適,將幾根木棍搭建在陷阱下,讓母豬從陷阱中爬出來,算是救下它一條性命,並把它帶回了家中照顧。
不過安羽辰始終把母豬當作普通的動物,從沒想過它會是守護神,並且是被蛇妖化成母豬的模樣,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而母豬正是上過蟒蛇的當,才對蟒蛇畏懼三分,此番蟒蛇修為到了瓶頸期,需要一顆夜明珠才能讓它修為更上一重樓,而這顆夜明珠是安羽辰的傳家寶,世間僅有安羽辰有一枚。
平日里,安羽辰都把夜明珠隨身攜帶,可夜明珠畢竟有拳頭大小,安羽辰隨身帶著並不方便,他又擔心遭到賊人惦記,就將夜明珠交給了道觀保管。
若不是安羽辰在幾日前將夜明珠放進道觀中,並將一顆假夜明珠藏在床下,恐怕今夜夜明珠就會被蟒蛇奪走。
那蟒蛇為了能得到夜明珠,就在私下找到過醉柳,並串通醉柳一同尋找夜明珠,醉柳這邊一直沒有結果,蟒蛇難免感到焦急,就在半夜時突然按捺不住,硬闖到安羽辰家中來,強迫著醉柳去找夜明珠,醉柳沒找到,它便就這樣爆發了。
方才安羽辰若不是在茅坑中,蟒蛇聞到安羽辰的氣息,也會將他喊出來,並讓他交出夜明珠。
不過怎麼說醉柳都是受到脅迫,並非真心要為蟒蛇尋找夜明珠,安羽辰也不忍心讓醉柳始終待在蟒蛇身邊,就去道觀中請來了好幾名道士,並把他們全都帶到了蟒蛇所在的山上。
不消片刻,道士們找到了蟒蛇所在的山洞,進入山洞中將醉柳救出,卻不小心驚醒睡夢中的蟒蛇,一行人都不是蟒蛇的對手,不得不迅速撤退回來,另外製定了個對付蟒蛇的策略。
醉柳和蟒蛇待了好幾日,發現蟒蛇身上的皮肉比鋼鐵還要堅硬,身體壓根沒有一絲破綻,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傷它,可凡是蛇類都畏懼雄黃,至今還沒有人拿雄黃試過蟒蛇。
為此,道士們到集市上找到所有的雄黃,並找來最好的廚子做了幾大鍋肉湯,帶著肉湯來到蟒蛇山洞前,將雄黃熬成的肉湯放在那裡,待到蟒蛇將肉湯全部喝下,身體就迅速癱軟下去。
而後道士們一擁而上,將蟒蛇給除掉,還將它分成了一塊塊肉,全都分給了山下的村民們。
村民們全都開心壞了,做了一頓全蛇宴招待道士,將道士們好好犒勞一頓,吃飽喝足後道士們就回到了道觀。
因著醉柳都是被逼無奈,安羽辰也就沒有怪罪她偷夜明珠,依然將她當成妻子看待,將所有的好東西,全都交給醉柳保管,夫妻二人依然生活得甜蜜如初。
那母豬在蟒蛇被除掉後,身體也恢復了原本的模樣,是個僅有三尺高的女子,身上一副道姑裝扮,辭別安羽辰後,就回到了山頭繼續做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