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80年代初的農村設有很多學校,十里八村就會有一個小學,這十里八村的人大體上也互相認識。小時候的我性格頑劣,而三個姐姐是出了名的學習好又乖巧,因此三個姐姐就愈加跟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貌似一直到初中之前,我都是假小子一個,家裡也把我當男孩子養。直到上了初中,我才好像意識到自己的性別。記憶中我總是會跟村裡的男孩子們下水捉魚,上樹掏鳥。
家裡唯一的小時候的全家福照片里的我又瘦又小,記得我小時候身體柔韌性非常好。無師自通地會很多體操動作,連續翻筋斗、把身體折成圓圈、打搏凌子、鯉魚打挺我都很上手。不過那時候並不知道這些是體操動作,只是經常在被圍觀時,心裡會洋洋得意。
我們小時候家家都差不多有五六個孩子,記得最多的一家竟然有十個兄弟。那時候誰家孩子多,自然就是不太受欺負,尤其是家有男孩多的。我三個姐姐都是文靜愛學習,很少出去玩。而我常常跟一大幫的同伴們到處玩耍,尤其是晚飯後的時光,一大幫孩子四處亂竄在村裡,玩捉迷藏和玩打仗等。偶爾村裡會有電影隊來放電影,我們就會模仿電影假扮各種角色打打殺殺。
小孩子們在一起自然會有各種摩擦,我因為常常是一個人,只要和別人家的兄弟姐妹有摩擦,肯定就是那個被揍的人。記得跟我一起玩得好幾個小姐妹,她們每個人都有哥哥。只要我們吵架,無論對錯,他們的哥哥就會從天而降地來幫她們打我。也因此,我從小就特別羨慕有哥哥,非常渴望能有個哥哥該多好啊。
小時候的我雖然頑劣,卻很是喜歡看各種閑書。80年代初的農村,家家除了學生的課本,幾乎就沒有任何紙質讀物的存在。我家因為爸是大隊長,所以郵電所每個禮拜會定期把大隊的報紙雜誌送到我家,我連報紙的夾縫都會讀完。
當年我們能得到的書中最有趣的當屬《故事會》,記得那時訂一年的《故事會》只需要2.5元錢。《故事會》總是會連載故事,我常常因為一篇未完的故事,卻沒有辦法找下一期,不能知道故事的後續,而急得百爪撓心,只能在腦子裡自己瞎編續貂。那時真是做夢都想訂一本《故事會》啊。
爸知道了我的這個心思,說有個村民買了我家一隻小豬仔,一直沒有給錢。他們大人是不好意思張口的,說如果我去要,能要回來就給我2.5元錢,我就可以訂《故事會》。這喜從天降的好消息,我當然放馬過去呀。
那個村民家住得離我家比較遠,他們那裡因為家家養的看家狗都很兇,我們小孩子從來不敢去那個附近。但是為了我的《故事會》,刀山火海我也要去呀。
大人們白天都下地幹活不在家,我只能晚飯時辰去。前幾次那個村民總說他家沒錢,等有錢了再給我。可我等不及我的《故事會》呀,於是我計劃每天連續蹲守在那個村民家附近,直到拿回錢為止。
我每次是騎自行車去的,二八的大自行車對於小小的我太大了,我都是把腿套進車圈裡才能夠得上腳踏。必經之路上有好幾家都有狗,每次在路上因為怕狗,我都是提心弔膽,戰戰兢兢。
好巧不巧的是,有一次我剛經過一家大門,猛然竄出一隻黑色的大狗,狂吠著撲向我,剎那間我迅速跳出自行車,自行車順勢向撲來的大狗倒去,大狗也嚇了一跳,急速後退。而我當時嚇得魂飛魄散,跳出自行車後飛速奔跑,瞬間跑出好遠,那時如果有計時器,你說我是不是能跑過劉翔呢。
等我驚魂未定地回頭,看到這家的女主人出來已經呵斥住了大狗。她看到我的樣子哈哈大笑,說嗷呦,死狗把毛丫頭嚇死了。我想那個瞬間的我是不是破衣爛衫、滋毛亂炸,以致於明明我被嚇破了膽的樣子,她卻偏偏笑得樂不可支。然後她抱住大狗,安慰我說別怕,讓我過去騎自行車。
好在經歷了一番波折,最後錢還是要回來了。爸說話算話,給了我2.5元,我如願訂了一年的《故事會》。
之後的一年,每個月我都擁有了一份美好的心情,期盼的《故事會》會如期到手。
自此,80年代初的那本小小的《故事會》,開啟了我漫長的愛書、讀書之旅。
請關注我,我有故事差點酒,請粉我買點酒哈哈哈~~~
(文章為原創,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請聯繫我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