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虛構:生產隊時期挖鼠洞奪糧的故事

2022年10月14日07:52:02 故事 1695


非虛構:生產隊時期挖鼠洞奪糧的故事 - 天天要聞

作者/劉建設 編輯/耕田故事會

有這樣一句歇後語,叫「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由此可見,老鼠的可惡程度,在人們的心目中那可是首屈一指的。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曾經開展了聲勢浩大的「除四害、講衛生」活動,要求把老鼠作為「四害」的首害來消滅。

記得「文革」時期,我所就讀的學校曾要求學生每天上交老鼠尾巴,為了完成任務,好多學生一有空閑時間就四處尋找死老鼠,還有個別學生為爭奪老鼠尾巴而打起架來。

老鼠,種類多,分布廣,繁殖快,適應能力強,凡是人能吃的它統統都吃,什麼地方它都能生存下來。老鼠對人類的危害性也特別大,偷吃糧食、傳染疾病、啃噬衣物家什、破壞工農業生產,損毀水田林草,掏空建築基礎,等等。

現在,發現許多江河大堤、水庫大壩、灌溉渠道都有老鼠活動的蹤跡,並在這些地方掏洞建窩,嚴重威脅著水利工程的運行安全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人們對老鼠是深惡痛絕的,人人見而誅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剛從積貧積弱的舊社會解放出來,百廢待興,特別是農業生產,糧食產量很低,基本口糧都不夠,還要上交公糧,預留種子和牲口糧,所以人們常常是半年糠菜半年糧,食不果腹,飢腸轆轆。在這種情況下,可惡的老鼠還與人搶糧食,因此,在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大豆花生種植地區,人們見到偷吃和損害糧食的老鼠,除了見而誅之之外,還要通過挖老鼠洞的方式進行「鼠口奪糧」。


非虛構:生產隊時期挖鼠洞奪糧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挖老鼠洞,並不需要太多技巧,只要有力氣、耐心和細心就行了。但是,要知道老鼠作為動物界的活化石,和人類「鬥志斗勇」幾千年,演化得也非常聰明、機靈和狡猾。

在農田裡,老鼠洞特別是洞口偽裝得很巧妙,是很不容易發現的。可「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尾巴的時候」,因為老鼠打洞時搬運出來的鬆土是無法藏匿的,人們往往是先通過發現老鼠搬運出來的鬆土再找出老鼠洞的。

大集體時,生產隊種豆子或種花生都是大面積的,在收穫之前,不讓人隨便到豆地里或花生地里去,所以這個時候人們並不知道哪個地方有老鼠洞,只有等收割時才會被人發現。

割豆子(出花生)時,都是每個人排若干壟,當你割到老鼠洞附近看到老鼠打洞搬運出來的鬆土時才會發現老鼠洞。這時,這個發現老鼠洞的人如果想自己挖,就會偽裝好老鼠洞並做好記號,利用集體勞動休息的時間再挖;如果自己不想挖,他(她)會告訴自己想要告訴的人來挖。因此說,那時挖老鼠洞是要靠運氣的,不是你想挖就能挖的。

說老鼠聰明、機靈、狡猾,首先體現在老鼠洞的洞口上,一個老鼠窩至少有兩個以上洞口,其中有保障平時出沒、偷糧、搬運泥土的,有通風透氣、緊急情況下逃生的。其次,老鼠洞穴構造非常巧妙,有生活起居、繁衍後代的,有拉屎拉尿的,有偷糧儲糧的,還有虛虛實實掩人耳目的,具備通風、透氣、保暖、防水等功能。

老鼠洞穴一般都在距離地面以下半米左右的硬土層,很不容易受到其他動物的盜挖和耕地時破壞。第三,老鼠偷的糧食,個個個大渾圓,籽粒飽滿,有帶殼的,有剝好籽的,並分別儲存在不同的老鼠洞內。

記得當時,從老鼠洞挖出來的糧食,很少有霉爛變質的,可見老鼠保管糧食的能力也是很強的。因此,在挖老鼠洞時,必須要做好找、堵、挖、填四步動作。找,就是把老鼠洞的洞口全部找齊,不要遺漏。堵,就是把先不用挖的洞口用東西堵好,防止老鼠逃跑。挖,就是把老鼠和老鼠偷的糧食挖出來。填,就是把挖壞的地塊回填平整,恢復如初,當時生產隊也是這樣要求的。

上面四步動作,最要緊的就是挖了。對準要挖的洞口,使勁向下挖半米左右,也就是圓頭鐵鍬向下挖兩層半到三層,老鼠洞開始橫向轉彎,再順著老鼠洞橫向挖,最先挖到的應該是老鼠休息睡覺、繁衍後代的地方,裡面有豆葉、雜草、老鼠毛之類的東西,有時甚至還有沒有長全毛的老鼠兒。


非虛構:生產隊時期挖鼠洞奪糧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這時,小孩子就開始爭搶老鼠兒,有的直接餵了狗,有的收起來拿回家喂貓吃。繼續往前挖,老鼠洞開始分岔,這些岔洞除老鼠拉屎拉尿的外,其他均可能被老鼠藏有糧食。

這時候就要細心一點,分好哪個岔洞先挖,哪個岔洞後挖,再把後挖的先用乾草堵上並做好記號,以便需要挖時容易找到。然後再一個岔洞一個岔洞進行解決。見到糧食時,要把洞口清理乾淨,再用事先準備好的工具把糧食掏出來,掏完一節後再繼續往前挖,直至把每個岔洞都挖完,把老鼠捉住。

在整個挖的過程中,切記不要用手直接掏老鼠洞,以免被老鼠咬傷。之所以說老鼠狡猾,感覺老鼠還有點挺會捉弄人,有些岔洞好像應該有糧食,結果挖到底一粒也沒有;有些岔洞從外表看好像到頭了,可再往前挖就會發現裡面有好多糧食,原因就是老鼠把這個洞穴裝滿糧食後封了起來,不認真看還真的以為到頭了。因此,挖老鼠洞的人,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否則,就會被老鼠矇騙。

挖老鼠洞很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每一次都會有一定收穫,都會得到不少糧食,少則幾斤,多則十幾斤,如果遇到「土豪」級的老鼠洞,二三十斤也是會有的。要知道,十幾斤糧食在當時是多麼珍貴啊!

記得當年,秋季撿豆子時,小孩半天能撿一碗是會受到父母獎勵的。那個時候,由於我尚不具備挖老鼠洞的體力,也沒有遇著挖老鼠洞的機會,所以我常常是作為看客湊熱鬧。但從不斷的觀察中,我也從中琢磨出不少挖老鼠洞的門道。後來,當我能獨立挖老鼠洞時,為了生計我卻遠走去了他鄉。

時間飛逝,轉眼幾十年過去了。可喜的是,隨著糧食選種、育種和種植技術的快速提升,糧食畝產由原來的幾百斤提高到現有的上千斤或雙千斤。同時,人們也在同老鼠的長期鬥爭中積累了先進的捕殺經驗,把預防工作做在前面,防患於未然,現在,莊稼地里的老鼠特別是老鼠洞比以往少了很多,人們再也不用通過挖老鼠洞的方式來鼠口奪糧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我國南方的許多地區,人們挖老鼠洞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多,幾乎成了一道「靚麗風景」,因為用老鼠肉做成的老鼠干是一道非常美味的佳肴。記得當年在廣東湛江部隊服役時,我也曾多次吃過戰友烹制的老鼠肉,味道非常不錯。


非虛構:生產隊時期挖鼠洞奪糧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著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著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裡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著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著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著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著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著窗外的雨絲,心裡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著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裡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著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計程車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