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年間,瀘州有個知縣王仲直,為官清廉,剛正不阿,深受百姓愛戴。
王知縣有一兒一女,兒子王勉,貪玩成性,對讀書識字從不感冒,卻迷上了賭錢。他結識了一幫頑固子弟,常常混跡在賭場,惹得王知縣頭疼不已。
女兒王秀兒卻截然相反,她博學多才,知書達理,有才女的美名,給父親斷案提了不少有用的建議,深受父母的喜歡。
一日,瀘州刺史常布收到消息,因經常收受下屬的賄賂,被人檢舉到皇帝那裡。常布有一本賬冊,裡面記錄了所有受賄的銀兩和下屬名單。常布發現裡面唯獨沒有王仲直,懷疑是他寫的檢舉信,決定把罪名推到他身上。
借著知縣例行向上級,報告政務的日子,待到報告公務完畢後,常布把王知縣叫到後堂閑聊,趁著王知縣不注意,提前安排好僕人,把做好的假賬冊,還有一些假信件,偷偷地藏進了王知縣的隨行包裹里。
過了幾個時辰,王知縣拜別了常刺史,不知情地背上了包裹,返回了縣衙。他剛坐下休息休息,還沒來整理包裹,突然衙役來報,說刺史府的官差奉命前來捉捕要犯。
王知縣納悶:「剛才在刺史府常大人沒有提及,現在才派人來,到底是怎麼回事?」他趕緊叫人把官差們帶來。
領頭的官差向王大人行禮,然後把刺史的傳票交給王知縣,說:「王大人,奉刺史常大人之命,因大人有受賄的嫌疑,將請大人跟我們回刺史府回話,並搜查知縣府衙。」
王大人說:「本官文官清正,從未收取他人錢財,此中肯定有誤會,本官必向刺史大人稟告,搜查就免了吧。」
領頭地說:「刺史大人的命令,您就不要為難屬下了。」說完就開始分頭在府衙搜查起來。
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官差們搜查完畢,提著那個剛帶回來的包裹,跟王大人一起回刺史府去了。
一到刺史府大堂,常大人就已經正襟危坐在正中,官差把包裹上放到案桌上。常大人惺惺作態地打開包裹,並翻看了賬冊和信件,然後拿起驚堂木重重地拍下,說道:「大膽王仲直,身為一方縣令,本應造福百姓,竟然做出貪贓枉法,受取賄賂之事。」
王仲直立即跪下,解釋道:「大人,下官冤枉,肯定是有人誣陷下官。」
常布指著案桌上東西說道:「這賬冊和信件都是從你府上搜出,你談何冤枉。來人,將王仲直收押關入大牢。」
話畢,一眾官差脫去了王仲直的官服官帽,扣上鐐銬關入了大牢。
而後,官差們又再次來到知縣衙門,告訴了王仲直妻子兒女這個消息,接著把他們都趕出了知縣衙門。
王仲直的妻子聽到消息,如同天塌一般,一口氣沒上來死了,留下王勉和秀兒兄妹兩人。
縣裡的百姓知道王家照此劫難,紛紛獻出援助之手,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將王夫人下葬,還把城外的一間茅草屋借給兄妹倆住下。
之後,為了救回父親,王勉和秀兒請求縣裡百姓簽下萬民書,以此證明父親的冤情。花了一個月,王勉和秀兒將萬民書上交到刺史府,可常大人以案情重大為由,退回了萬民書,把兄妹兩人趕了回去。
這打擊不了兄妹二人,他們決定上京告御狀,但如今囊中羞澀,需要湊夠盤纏。秀兒想到,父親與富商李思相交甚好,之前還幫他打贏一場糾紛案。
他們卻不知道李思是個唯利是圖的小人,當初因為王大人的官職,這才靠近他。自從知道王家受難後,便把關係撇得一乾二淨,如今大門緊閉,連面都不見他們。而王勉找他的朋友們,也都翻臉不認人了。
沒辦法,兄妹二人只能自食其力了。秀兒跟附近的大嫂們學紡織刺繡,賣給布莊換些錢,只是這些錢勉強只能過生活,難以積攢起來。
而王勉雖是公子出身,肚子里沒有一點墨水,手無縛雞之力,苦無生計,又不能靠妹妹養活。他決定,將母親送給他的玉佩,賣給了當鋪,換成幾兩銀子,前往賭坊賭錢。
半天功夫,王勉的錢就都輸光了,他只能坐在賭坊門口,悶頭哭泣,不知道該如何向妹妹解釋。
這時,不知從哪裡走來一個老道士,他在王勉面前止步,說:「公子,貧道與你有緣,有何傷心之事,可否跟貧道說說?」
王勉擦了擦淚水,說:「道長,我是……」便把王家遭難,玉佩換錢進賭場,想贏些錢上京告狀,一一說給老道士聽。
老道士聽後捋了捋鬍鬚,說:「你也是救父心切,才走上賭博之路,不像那些濟河焚舟之徒。這樣,我可教你賭博之術,讓你逢賭必贏,不過你要答應貧道幾個條件才行。」
王勉迫不及待回答道:「您請說,什麼條件我都答應。」
「好。這一嘛、你賺夠銀兩後,不可繼續沉迷,必須戒去。
二、每日你只能賭三次,贏得的錢財要分一半給窮苦之人。
三、切莫跟他人說起,是跟貧道學習賭術,也不可將賭術教給他人。如若違背此三個條件,必將受到因果報應,你可願意。」
「願意,願意,晚生願意。」王勉說。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王勉每天起早,到城外的破廟裡找老道士。老道士鍛煉王勉的聽力,讓他能夠清晰地聽到篩盅里骰子的點數;鍛煉王勉的眼力,讓他能夠看清牌九的移動順序;鍛煉王勉的記憶力,讓他能夠十分清楚地記住各種牌的位置;鍛煉王勉的手法,讓他能夠迅速地施展千術。
一個月後,王勉向往常來到破廟,發現老道長已經不在了,只留下幾兩銀子和一封信。王勉打開一看,信里老道長告訴他,已經學有所成,可以出師了。
於是,王勉又去了賭場大展拳腳,他也牢記與老道長的約定,只賭三次,贏了不少錢。在回回家的路上,王勉把一半的錢,沿途分給乞丐、寡婦和孤兒,剩下的另一半則交給秀兒儲存起來。
以前,秀兒總是看不起王勉這個哥哥,認為他遲早會敗光家裡的錢,還會連累家人,現在沒想到,不但可以靠賭博賺取路費,還能接濟窮人,對哥哥刮目相看。
就這樣半個月的時間,王勉賺夠了整整一百兩銀子,他和秀兒收拾行裝,帶著萬民書出發前往京城。
一路風來雨去,跋山涉水,王勉和秀兒終於到達了京城,他們找了一間客棧住下,然後向城裡的包打聽詢問了告狀的相關事宜。
次日,他們來到通政使司,遞交上了訴狀和萬民書,為了能儘快將訴狀上呈天聽,不得不把剩下的銀子送給使司里的官差。
回到客棧後,秀兒問王勉:「兄長,我們把錢都送給了那個官差,接下來要怎麼辦?」
王勉說:「當初師父跟我有過約定,賺足路費後就要戒賭,所以我以後不能再賭了。趁現在,天不算晚,我到外面去看看,有什麼賺錢的機會。」說完,自己出門去了。
來到大街,王勉四處閑逛,人雖多,可機會難求。他走著走著,看前面有個地方人頭攢動,便使勁力氣擠到了最前面。
原來有個富豪陳員外在擺擂台招女婿,台上掛在一份文書,說台上設置了三道關卡,凡是能通過第一關可得白銀十兩,過了第二關可得白銀一百兩,三關全過則將唯一的女兒許配給他。
誘惑雖然很誘人,至今所有參加考驗的人,連第一關都過不了。王勉打算試一試,即使去不了富家小姐,至少也能拿他些銀兩。
他走上擂台,來到陳員外跟前,行一下禮,說:「員外,晚生有禮,斗膽請求一試。」
之後,僕人把王勉帶到第一關,是聽聲辨音。需要蒙上王勉的雙眼,在他兩旁設置兩張古箏,同時彈奏兩支不同的曲子,待曲子彈奏完畢,要求被考者答出兩支曲子的名稱。
王勉心中暗喜:多虧了那幫狐朋狗友常常帶我去聽曲,讓我知道了不少樂曲的名字,再加上這種考驗與聽篩盅是異曲同工,過關豈不是易如反掌。
所以,曲子還沒彈完,王勉就說出來答案,輕鬆拿下十兩銀子的獎勵,贏得了台下的喝彩。
到了第二關,是一目十行,要求被考驗者在一炷香的時間內,看完一本賬冊,然後考官會從中提出幾個問題,回答正確即可過關。
這對於眼力和記憶力超群的王勉來說,又是一件在簡單不過的事,所以他答對了問題,輕輕鬆鬆地拿下了一百兩。
正當王勉想著放棄第三關,高高興興地那是這一百多兩,回客棧告訴秀兒這個好消息時,陳員外的千金聽說有人連過兩關,從後台出來了。
王勉望向她,即使臉上披著面紗,也樣掩蓋不住她的秀麗絕色,這深深地打動王勉的內心,發誓定要娶她為妻,於是奔向第三關。
這第三關最難,是在建立第二關的基礎上,考官同樣要求被考驗者,運用算盤在半炷香的時間內,計算出賬冊里幾筆賬目的結果,就算過關。
這考驗的是王勉的記憶力和手速的能力,因為賭博出千需要極快的手速,所以這撥動算盤計算也不在話下,隨著燃香不斷地縮短,算珠碰撞也不斷地發出滴答聲響。最後香燃盡時,王勉報出了計算結果,與答案無異,
此時,場下爆出雷鳴般的掌聲和吶喊,陳員外也當場宣布,將王勉納為東床快婿,請他入住陳府,擇日成婚。
陳府里,陳員外對王勉說:「我家世代經商,也是世代單傳,我沒有兒子,只有如煙這個女兒,所以為保住陳家的產業,我的女婿必須是一個商業人才。我設置的三道考驗,是對聽力、眼力、記憶力和手速能力的考驗,而公子過了三關,說明你完全具備這些才能。而且剛才在台上,小女已經傾心於公子。我命人選個黃道吉日,讓你們兩人成婚。」
聽完了陳員外的話,王勉起身對他行了一個大禮,說:「多謝員外抬愛,只因……」
王勉講訴了父親蒙冤入獄,家道中落,兄妹二人湊錢北上告狀的事,然後說道:「如今晚生的最大心愿便是為父伸冤,婚姻之事還請員外和小姐見諒。」
陳員外被王勉的孝心感動,說:「公子有如此孝心,更加確定你是我要找的人。我這就派人到客棧將令妹接來,待到沉冤昭雪後,我們再談。」
過了兩個月,皇帝看到了王勉的訴狀,立即下旨派遣欽差前往瀘州查案。王勉和秀兒收到消息,在陳員外的資助下一起返回家鄉。
原本刺史常大人,想要靠著假賬假信件,把一切罪名都推給王仲直,卻不想欽差已經明察暗訪,搜查到了足夠的證據。在鐵證面前,常大人只能伏法認罪,被欽差帶回朝廷審判。
最後,王大人從牢獄放出,官復原職。他們一家又到京城找陳員外,感謝他的相助,然後在雙方父母的見證下,王勉和如煙舉辦了盛大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