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門子文和門子良兩兄弟在楚國做官,子文是令尹,子良則是司馬。子文有一個兒子名叫子揚;子良也有一個兒子叫子越。子越出生的時候,子文對子良說:這孩子壯得跟山林里的老虎和熊一樣,哭起來卻像豺狼在哀嚎,現在他的年齡雖然還很小,可是狼的孩子雖然很小,兇猛的性格以及野心仍然很大,將來長大恐怕不會是個溫和的人。我看子越是匹狼,必須狠下心殺死,否則我擔心我們家族的人會因為他而有傷亡。但是哪有父母忍心殺害自己的小孩?因此子良說什麼都不肯殺死自己的孩子。子文見子良不聽自己的勸告,便對家裡的人說:將來子越如果當了大官,你們一定要儘早離開楚國,不然會有災難。
子文死後,他的兒子子揚繼承作了令尹,子越也作了司馬。子揚沒有聽父親的告誡,繼續待在楚國作官。而子越一當上大官,就暴露出政治野心,他忌恨子揚的官位比自己大,於是暗中派蘇賈殺了子揚,自己當上令尹,不久又將蘇賈殺死。後來,子越的野心越來越大,甚至想叛變當國君,於是就領兵造反,結果不但沒有成功,反而被楚王派來的大批軍隊打敗,他的家族也因此受到牽連。這個時候,家族的人才知道子越果然是狼子野心,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子文的勸告。
這就是典故「狼子野心」,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
這是一個完全可以避免發生的悲劇,但是它卻實實在在的發生了,不得不引人深思。
這是一個完全可以避免發生的悲劇,但是它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不得不引人深思。
1.相由心生。
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一個人如果心地純凈,那麼Ta必定是一個慈眉善目的人;一個人如果心靈邪惡,那麼Ta一定是一個面目猙獰的人;一個人如果平易近人,那麼Ta一定是一個溫和慈悲的人;一個人如果無理里取鬧,那麼Ta必定是一個尖酸刻薄的人。所以,一個人的心態如何,決定了Ta的容貌,你的心靈就像一面鏡子,全部折射在自己的臉上。雖然,這並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概率,但是我們還是讓自己有個好心態,即使你的容顏不一定很出眾,但至少是仁慈的面相。
2.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這個故事裡,子越從小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兇狠,也許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並沒有顯露出來,但當他漸漸長大後,他本性中的惡就會體現出來了。所以,有時我們真的不能光看一個人的外表,要通過事情去揣測。
有的人慈眉善目、吃齋念佛,,卻心如蛇蜴。王麗雲老師演的《大宅院的女人》中的林燕嬌就是這樣一個角色。
無論是生下來就帶著幾分狼性的子越,還是看似仁慈心腸歹毒的林燕嬌,都是本性始作俑者,所以,我們要學會辨別,不要被表象蒙住雙眼。
3.對待惡絕不可手軟。
對待惡的手軟,就是對善的傷害。只要是不符合禮儀不遵循法則的就不能心慈。
春秋時期衛國大臣石碏大義滅親殺了自己的兒子石厚,因石厚助紂為虐,幫助州吁弒兄奪位,被人們稱道。
而今也有這樣的事情,老母親揭發自己的兒子做了違法之事。都說「虎毒不食子」,有該願意對自己的至親下手,但是如果不如此,就是為虎作悵,危害他人,這樣做的確需要勇氣。可從Ta們身上體現出來的那種正氣,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總結:
1.擁有一顆善良的心,相由心生。
2.學會識別他人,不要被表象所蒙蔽。
3.不要為虎作悵,該出手時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