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想做後媽想瘋了!」

2021年10月02日18:37:02 故事 1540


實錄「想做後媽想瘋了!」 - 天天要聞

01


老於頭的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又來養老院鬧了,原因還是因為那30萬。


養老院院長一直在幫秀芳說話:「錢是你爸爸自願贈與的,我們有視頻、有遺囑、還有派出所的張警官作證,都說了很多回了,你們這麼鬧不會改變什麼的。」


「我管它什麼視頻遺囑,哪有老子不把錢留給自己的兒子,卻要給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護工,我看,就是你們的護工在看護期間勾引我爸。」


說話的是老於頭的小兒子,做生意失敗,欠了貸款公司50萬,這筆錢對於他來說可以說是救命的錢。


「對,沒錯,你們養老院用人不慎,居然縱容這樣的女人在這工作。」老於頭的小女兒是個不好惹的人,老公是搞證券的,這段日子兩口子打算把女兒送出國,但一直發愁學費湊不齊。


「聽說他老公很早之前就跟她離婚了,她長那麼好看為什麼來養老院,還不是為了找快要死的、有錢的老頭給自己尋下家。」


「我都快60的人了,她想給我當後媽,你問問她,我叫她一聲媽,她敢應不?」


大女兒的丈夫因病去世剛滿一年,小孫子也才兩歲,處處要花錢,兒子天天纏著她要支援,不然那她的小孫子就要輸在起跑線了。


老於頭生病以後,三個子女就賣掉了他的房子,除去治病的錢以外,所剩無幾,留在每個人手裡的也沒有多少。


原本姐弟幾個想著老父親也就一處房產了,處理完他的後事幾家人也就不會有什麼交集。


結果他們聽說,老於頭還有一筆30萬的存款,在臨死前居然留給了養老院里一個叫秀芳的女護工。


這件事情反倒成了將他們擰成一股繩的由頭,將姐弟三人重新聚在了一起。


天天來養老院鬧,勢必要要回來那30萬。


老於頭的子女們話越說越難聽,旁人都聽不下去了,更別提當事人秀芳了。


她人就在養老院,正在特護房裡給一個全身癱瘓的老人擦洗身子。


一邊擦一邊流淚。


老人雖然動彈不得,但是看著秀芳眼中滿是疼惜。


秀芳又卷了捲袖管,沖著老人搖頭一笑:「阿姨,我不累。」


02


事情要從半年前說起。


獨居在家的老於頭,因為偷偷喝酒,醉倒在路邊,腦袋裡摔出了血塊,動了腦部手術。


手術雖然很成功,但是老於頭身子卻成了半癱。


除了能扶著站立之外,其餘基本動彈不得。


誰來照料老於頭就成了問題,照他這個樣子,鐵定是離不開人了。


老於頭自從老伴走後,一直窩在他的那套老房子里。


幾個孩子有提出讓老於頭跟著他們住,但是老於頭捨不得老房子,裡面都是他們一家人的回憶。


房子雖小,但是三個孩子是從這裡長大的。


兩個女兒也都是從這裡出嫁的。


還有老伴的身影,每一個角落,都是他們一家人的回憶。


小兒子做生意失敗,借了貸款公司50萬,好幾次來找老於頭希望能把房子抵押出去,幫他一把。


老於頭脾氣很臭,直接拿著掃帚把小兒子趕了出去:「做人不能忘本,老房子說什麼都不能賣。」


這下可好,老於頭摔成了半癱,手術費又要一大筆,三個兒女實在沒辦法,就把老房子給賣了。


付完老於頭的手術費,所剩無幾。


三個月後,等老於頭可以出院的時候大家才意識到,老於頭接下來的日子必須得有人貼身照料。


再說難聽點,端屎端尿,喂水喂飯。


小兒子被債主搞得分身乏術,哪有精力照顧這樣一個病人。


兩個女兒呢,一個要幫兒子看孫子,一個要給女兒跑留學的事,也都沒有時間照看老於頭。


最後三人通過商量決定,將老於頭送去養老院,所用的費用除去老於頭的退休金,然後三人平攤。


03


養老院里,各種各樣的老人齊聚一堂。


好一點的,身體健康,不需要人伺候,自己還能按時按點的去食堂吃飯。


差一點的,就需要護工照料,吃喝拉撒,都離不開人。


還有像老於頭這樣的,只能躺在床上,以及得老年痴呆的,這些個老人,都只能像照顧小孩一樣,被人悉心照料。


而且相應的費用也高。


這讓三個子女身上的負擔又多了些許。


尤其是小兒子,飯都吃不起了,哪還有錢供老於頭住養老院,就這頭幾個月的,都是找朋友借的。


小兒子和姐夫用擔架把老於頭放在了床上,小兒子沒好氣的看著四周:「你倒好了,還有人伺候,就是這錢,真TM的貴。」


老於頭知道是自己喝酒摔的跤,怨不得別人。


但是向來倔脾氣的他,第一次低下了頭,在小兒子走的時候緊緊地拉住了他的手。


小女兒看見了,過來抱怨道:「你能怪誰,誰讓你不聽話,喝酒摔跤,能活著就不錯了,看看這環境,可別說我們不孝順。」


說罷,幾個孩子頭也不回的就去繳費了,給院長交代了幾句,也就各自忙碌去了。


像遇見老於頭這樣的老頭,護工們都避之不及,那可是直接要端屎端尿的。


遇見脾氣大的,還能給你各種找茬,每天都得受氣。


要知道這些個老人,把對兒女們的怨氣全都撒在了護工們的身上。


就好像是護工們把他們丟在了這個地方集體等死。


這時老於頭在房間里按響了看護鈴,誰都不願意去。


最後是秀芳去了,問老於頭需要什麼。


「我要尿尿。」


「那我給你把尿盆拿來。」


「我要男的,你一個女的在這害不害臊。」


秀芳拿來了尿壺直接遞給老於頭:「您就別嫌棄了,都到這裡了,就好好的養病吧!」


圖片


老於頭剛來的那幾天,可真的是折騰死人了。


他根本就不想待在養老院里,天天喊人給他的兒女們打電話。


可是兒女那邊的回應卻是:「就和小孩送幼兒園一樣,你多晾他幾天就好了。」


老於頭見打電話沒有效果,就開始折騰,天天故意尿在床上,時時的得給他換褲子。


這樣的老人養老院里見多了,就是故意作妖,刷存在感。


既然秀芳接手了,老於頭就由她全權負責。


只要老於頭尿了,就得立馬給他換褲子、換床單。


那幾日秀芳的手都因為一直沾水被泡的發白,可是老於頭還是在作。


最後他直接拉在了床上,整個屋子臭氣熏天。


秀芳雖是一臉不願,但還是很細心的給老於頭重新換褲子。


老於頭心裡過意不去,問她:「你不嫌棄嗎?」


「嫌棄怎麼辦,掙得就是這份錢。」


「那你送我回家,就不用伺候我了。」


「我說了不算,是你的子女把你送過來的。」


老於頭暗暗地低下了頭,秀芳沒有說錯,是他的子女們不要他了。


03


慢慢的,老於頭也適應了養老院的生活,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回去了。


那幾個子女若是有心,就會經常來看他。


自從他來到這裡,也就只有幾通電話,草草幾句,沒有多話。


老於頭就開始和秀芳聊起天來,看她眉清目秀的,不應該做這種工作的人。


秀芳正給老於頭修剪腳指甲,然後笑笑:「我是從南方過來的,當時不聽父母的話,遠嫁來這的。」


「那你男人呢?」


「見生的孩子有病,就跑了,娘家也沒臉回了,我就跟兒子留在了這。」


「你兒子得的什麼病啊?」


成骨不全症。」秀芳用手背揉了揉鼻子,忍住了淚水,然後看向老於頭微微一笑:「就是瓷娃娃,動不動就骨折的那種病。」


老於頭聽完後心中很是過意不去,一想到之前那麼折騰秀芳,哪像是一個長輩該做出來的事情。


自此之後,老於頭對秀芳都是客客氣氣的。


但是秀芳卻是一如既往的對老於頭好。


為他擦洗身子,洗臉洗腳,無微不至的照顧著這位老人。


老於頭問她為什麼做這麼累的工作。


秀芳說:「想給自己的孩子積點福德,同時也當是給我爹媽儘儘孝了。」


05


秀芳是養老院里口碑最好的一個護工,從來不抱怨,對每一位老人都客客氣氣的。


老於頭清楚,她是真的把他們當成是自己的父母了。


老於頭經常失眠,整宿整宿的睡不著。


只要秀芳值班,都會過來和老於頭聊天。


聊老於頭的子女,聊秀芳的兒子。


「我兒子上學的時候可聰明了,就是個人精,老師們都說他是成大事的主。」


「我兒子也厲害,每天都在床上畫畫,他畫的畫還得過全市的獎呢。」


「我還有兩個女兒,一個比一個嫁的好,就是老大命苦,大女婿得病走的比我都早,好在兒子兒媳孝順,整日都有事做。」


「我也喜歡女兒,但是這輩子,就好好的把我兒子拉扯大。」


就這樣,他們經常聊天。


有了秀芳的陪伴,老於頭的日子不算難捱。


秀芳只要有時間,就會推著老於頭去院子里曬太陽。


老於頭脾氣是真的倔,別的老頭和老太太想要跟他一起聊天,但是老於頭總是不搭理。


後來秀芳發現,因為老人們坐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子女,比比誰家的孩子來看望自己的次數多。


可是老於頭的呢,三個子女一次都沒來過,只有簡短的電話。


06


養老院正好是張警官管轄的範圍,張警官閑來無事的時候也總是來養老院看望老人們,陪他們聊天說話。


在養老院里,張警官就跟他們的兒子一樣親切。


那日老於頭悄悄將張警官叫到身邊,諮詢了一下兒子欠錢的事情。


張警官幫他分析了一下,只要按時還款,年輕人嘛,總會站起來的。


老於頭也相信自己的兒子,有做老闆的本事,就有還錢的能力。


跟張警官聊過之後,他的心裡也就有譜了。


秀芳知道老於頭的子女們不來看他,老人的心裡有落差。


每次上班的時候都去市裡的一家糕餅店給老於頭排隊買鏡糕,然後偷偷塞給老於頭:「悄悄吃哦,多了我也買不起。」


老於頭就好這口,他和秀芳聊天的時候說的,秀芳也就記在了心裡。


秀芳還說她的家鄉每年過年都會做比鏡糕好好吃的米糕,等過年了就做給老於頭吃。


怎麼說,因為秀芳的存在,讓老於頭剩下的日子並不孤單。


反而感受到了他最嚮往的,也最期望的兒女之樂。


就在老於頭去世的前一周,他悄悄地叫來了張警官,希望他能做個證人。


他想把自己攢下來的30萬留給秀芳,給她的兒子治病。


張警官也知道秀芳的難處,更加清楚秀芳的為人。


這筆錢,算是老於頭感謝秀芳這幾個月來貼心的照顧。


老於頭也只在養老院里住了三個月,畢竟是腦袋動了手術,再加上年紀也大了,終是沒有熬到過年,吃上秀芳做的米糕。


07


老於頭的三個子女天天來養老院鬧,話也越說越難聽,就是要把那30萬給要回了。


張警官因為出差,在老於頭出殯的第十天才匆匆趕回。


他知道老於頭子女們來要錢的事情,回來後剛把行李放下就趕了回來。


張警官看著毫不客氣的他們搖了搖頭:「原來你們就是於叔叔的子女,於叔叔活著的時候沒機會見,反倒是於叔叔不在了,你們來了。」


三個子女面面相覷,小兒子也顧不上什麼了,衝出來說:「你是人民警察,就得為人民辦事,是那個女的勾引我爸,騙了我爸的錢,我要去告她!」


張警官早就想到了這些,然後讓院長在醫院的大電視里播放了老於頭生前錄製的視頻。


一看見自己的父親活著的樣子,三個子女瞬間淚目。


屏幕中的老於頭已經有些憔悴,他笑著看向屏幕,道:


我知道你們一定會怪我把錢留給了旁人,尤其是軍兒,會問我兒子欠錢你不幫,還要做善事給別錢,為什麼?


那我想問問你們,什麼是「養兒防老」,你們知道我為什麼會喝醉嗎,因為我孤獨啊,我想你們的媽媽啊,我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家,沒人陪我說話,沒人和我吃飯。


做一次飯,我得照兩頓吃,冷盤冷飯的日子,我過了幾年你們還記得嗎?


秀芳是個好姑娘,就是命苦,這幾個月人家伺候在我窗前端屎端尿,我就想問問同樣是女兒的你們,有給你爸我洗過幾次尿褲?


這30萬是我攢的養老錢,本生就是要給自己花的,但沒花出去。


秀芳你也別有負擔,這錢是我感念你,讓我在活著的時候,體會了一下被兒女孝順的感覺。


真的謝謝你,拿著這錢要麼去給兒子治病,要麼重新找個好人家,你的路還很長,可別像我這樣,老了老了,連個說話的伴兒都沒有。


視頻放完之後,張警官問了三人一個問題:「你們知道,你們的父親最愛吃的是什麼?」


三人頓時無語,羞愧難耐。


這是一個奶奶開口說話了:「鏡糕,我看到秀芳老給他偷偷的買,其實我也愛吃。」


在特護病房裡的秀芳瞬間綳不住了,蹲在地上大哭了起來。


張警官拍了拍老於頭兒子的肩膀:「想打官司你就去打,但你要想好,你們只說父親把錢給了別人,那你們這些做子女的,有把他當做是父親一樣孝順嗎?」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著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著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裡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著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著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著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著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著窗外的雨絲,心裡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著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裡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著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計程車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