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首次在生物活體內觀察到隧道納米管

  新華社巴黎3月1日電(記者羅毓)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日前發布公報說,其團隊藉助顯微鏡在斑馬魚胚胎細胞間觀察到隧道納米管。這是科學界首次在生物活體內發現這一細胞間的連接結構。

  隧道納米管是存在於細胞間的膜管樣結構,可以在細胞間傳輸激素、酶、細胞器和囊泡等物質。但由於隧道納米管結構易破壞、存在時間短以及形成後不穩定,觀察其動態形成與功能存在一定難度。

  此前,研究人員已在活體外實驗中觀察到隧道納米管。在新研究中,巴斯德研究所團隊選用易於觀察的透明斑馬魚胚胎,對胚胎細胞進行熒游標記,並藉助活顯微鏡細胞成像技術追蹤觀察。

  結果發現,斑馬魚胚胎細胞間的絕大多數「突起」確認為細長、中空的隧道納米管。此外,利用活細胞成像,他們還發現線粒體可通過隧道納米管在細胞間轉移,表明隧道納米管在胚胎髮育中也發揮重要作用。

  隧道納米管的確切結構、分子組成以及在疾病中的角色,都是近年來相關研究的關注點。此前研究發現,一些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致病蛋白質可能通過隧道納米管在細胞之間傳播,某些病毒在生物體內的傳播也可能與隧道納米管有關。此外,隧道納米管可能通過傳輸特定分子在某些癌細胞的增殖擴散中扮演了一定角色。

  研究團隊認為,隧道納米管可以作為重要的治療靶點,若能破壞或阻斷隧道納米管,則有望延緩或阻斷某些疾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