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缺陷的人造雜交魚,竟給台灣省賺到20億外匯?背後真相太殘忍

為了賣出更高的價格,一條被人工製造出來的魚,還要被剪掉尾巴或者背鰭、定時注射色素,天生嘴巴閉不起來,甚至失去了天然的繁殖能力……

這種叫做「血鸚鵡魚」的觀賞魚,從出生開始就歷經折磨,卻給台灣省創造出了20億人民幣的外匯收入,還被稱為「遊動的藝術品」。

「會微笑」的血鸚鵡魚

除了血鸚鵡魚,折耳貓、沙皮狗等寵物也是同樣被「人工製造」出來的,雖然身價高昂,卻要終生承受著原本不該出現的痛苦。

為了追求金錢,人類到底還要製造出多少因基因缺陷而陷入悲劇的動物?

如同紅寶石般美麗的血鸚鵡魚

剪掉魚鰭、染色、進食困難,但是能賺錢

血鸚鵡魚是一種通過基因雜交得到的觀賞魚,因其色彩艷麗、長相可愛的特點,1988年一出世就在觀賞魚市場受到了極大的追捧,第二年開始在台灣出口,火爆整個東南亞水族圈。

而隨後的短短二十年間,為台灣省創造了高達20億人民幣的外匯收入。在觀賞魚商人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血鸚鵡魚卻為此付出了「美麗的代價」。

市面上的血鸚鵡魚有「糖果鸚鵡」的叫法,它們五光十色,美麗到讓水族愛好者們目不暇接,可實際上血鸚鵡魚的本色只有紅、黃、灰白三種。

不僅如此,在血鸚鵡魚還未產生蝦青素之前,它的外觀都表現為普通的白色。

類似這樣的顏色

如果想要打造一尾綠色的血鸚鵡魚,就必須在它還是7厘米的幼魚之前,阻斷蝦青素的產生,然後用針管從它背部注射綠色的色素

粉紅色、藍色、紫色……如糖果般色彩繽紛的血鸚鵡魚都是這樣誕生而來的。

就算只想要普通的紅色,也需要不斷給血鸚鵡魚投喂能增色的飼料,否則它們就會褪色。

人工打造的綠色血鸚鵡魚

人類對血鸚鵡魚「美」的追求可沒有停止於此,「一顆心」就是將血鸚鵡魚幼魚的尾鰭剪掉,魚尾中間凹陷的形狀如同一顆愛心,故此得名。說來諷刺,用這麼殘忍的手段打造出來的畸形模樣,卻被商人加之「愛」的寓意販賣。

人工手術後,被剪掉魚尾的「一顆心」血鸚鵡魚

隨之誕生的還有「獨角仙」,仍然是用殘忍的手段將血鸚鵡魚的背鰭剪成一隻獨角的形狀,來滿足人們獵奇的審美。「利」字當頭,殘缺的不僅僅是血鸚鵡魚的身體,也是商人的道德和良心。

「獨角仙」血鸚鵡魚

「梅花鸚鵡」則是在黃色鸚鵡魚的身上用激光打進染料,人為打造出圖案,以博得觀賞魚愛好者和客人的喜愛。更有甚者,還會在魚身上打出「福」、「祿」、「壽」的字樣。

「梅花鸚鵡」

魚是可以感知疼痛的動物

有人會覺得,魚是低等動物,它們也感覺不到疼痛,反正買回去有人養,也能好好活到老死。

對此,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科學家孫全輝博士表示,魚屬於脊椎動物,正如同我們每個人一樣,對觸碰和疼痛都具有明顯的感知力。

脊椎動物的神經都進化得很完整

難以想像在經歷那些殘忍的改造手術時,血鸚鵡魚會有多麼的痛苦。而且這種痛苦也不是一時的,很多小魚從手術台這一關就過不去,而那些被染色或被改造成功的血鸚鵡魚的生命也異常的脆弱和短暫。

其實,血鸚鵡魚是用雄性紅魔鬼魚雌性紫紅火口雜交而來的生命,從一開始就被賦予了諸多來自基因缺陷的詛咒。

如同馬和驢子可以雜交出騾子,但雄性騾子和雌性騾子之間卻無法繁殖,血鸚鵡魚也是同樣,染色體的缺陷讓它們無法繁育出下一代。

紅魔鬼魚是慈鯛科的一種觀賞魚

正是因為沒有繁殖能力,再加上最初並不知道它們是由什麼魚雜交出來的,當血鸚鵡魚在國外大火之後,世界各地的賣家不得反覆從原產地台灣省進口血鸚鵡魚,這才帶來了高達20億元的收入。

觀賞型的紫紅火口魚

此外,血鸚鵡魚的嘴天生無法閉合人們卻對此津津樂道,正因為這個表情讓血鸚鵡魚看起來像是在微笑一樣可愛親人,搭配血鸚鵡魚喜慶的大紅色,更能讓商人為它標上一個稱心如意的價格。

然而事實上,這樣的身體結構給血鸚鵡魚的進食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別的魚種可以進行撕咬、吞吐行為,而血鸚鵡魚只能依靠喉部的肌肉運動,竭力帶動食物進入腹中。同時,這也使它們與水流交換氧氣的能力以及與其他魚類戰鬥的能力極為遜色。

無法繁殖下一代、染色後不出幾個月就開始褪色、平均壽命過於短暫……這些缺陷都沒能停止人們對血鸚鵡魚的殘忍行徑。

相反,在利益驅動下,一批又一批人工打造的「殘疾魚」被火速投入觀賞魚商人的水族箱內,演變成一個噩夢般的生死循環。

合不上嘴的血鸚鵡魚

血鸚鵡魚因其喜慶奪目的顏色也被叫做「紅財神」、「發財魚」,這種招財納福的美好寓意惹得眾人趨之若鶩。

發財魚會不會讓水族愛好者發財還是個未知數,但實打實地讓製造出它們的觀賞魚商人發了大財。不知在這些商人眯著眼睛數錢時,或者是那些客人駐足在魚缸前觀賞時,會不會意識到,那些夢幻的身影背後是血鸚鵡魚痛苦卻無力掙扎的一生。

觀賞魚商家的廣告圖

人造寵物遠不止一種

好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明白這些手段對血鸚鵡魚是一種殘害,近十年內,水族論壇上反對「手術魚」和「染色魚」的聲音也逐漸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

但商人的嗅覺是敏感的,只要有市場,像血鸚鵡魚這樣人造動物的例子便不勝枚舉。

獅子頭金魚,以頭上有厚大的肉瘤形似雄獅而得名,歷史悠久,但如今有部分愛好者過於追求肉瘤的膨大,甚至完全蓋住了金魚的眼睛,又要人工將肉瘤剪去一部分。

水泡眼金魚,因兩眼下方各有一個飽滿的半透明水泡而得名,歷史沒有獅子頭那麼悠久,但也能追溯到明清時期。和獅子魚一樣,因為過分追求這兩個水泡的飽滿,導致魚眼出現位移、上翻,沒有人類精心照顧很快就會死亡。

水泡眼金魚

這些金魚的品種最初都起源於個體的基因變異,但受到追捧之後,就經過了長時間的人為干預最後穩定成特殊品相,與自己的祖先已經完全不同了。

不止觀賞魚,更常見的寵物貓狗中也有這樣的例子。

近兩年網路上你一定看到過抵制飼養蘇格蘭折耳貓的號召,折耳貓同樣是因為外觀可愛,而被人為後天培育出來的品種。

耳朵天生無法直立的折耳貓

折耳貓如同其他人工繁殖的動物一樣,也有著明顯的基因缺陷,具體表現為軟骨症,發病時貓咪極為痛苦,且現今動物醫學上仍不可治癒,要想讓它不受病痛折磨,只能安樂死。

除此之外,折耳貓還伴隨著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臟病,且壽命也要比其他貓咪短暫。

得了軟骨症的折耳貓,四肢僵硬,腳掌異常肥厚

即便如此,仍然有人無視折耳貓的痛苦,僅為滿足一己私慾,僥倖地認為自己的貓咪不會生病,不經思考後直接購買,而一旦折耳貓發病時又將其遺棄,這樣的行為既是極度不負責任的,也是對生命的漠視。

跟隨著市場的需求,無論網路上抵制的聲量有多麼大,依舊我行我素地人工繁育蘇格蘭折耳貓的缺德商家也從不缺席,只要能從中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這些人對貓咪的痛苦就能表現出一種堪稱殘忍的無動於衷。

不止小貓,茶杯犬同樣是因為人類極端的審美而被後天繁殖出的一種寵物犬種,因為體型袖珍到可以放進茶杯而因此得名。

茶杯犬個體極小,可想而知,這樣的身體基本很難配出下一代,體質也十分脆弱,極易患病,壽命並不長久。

茶杯犬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沙皮狗也是人為干預後雜交出來的犬種。因為過度追求沙皮狗面部和身上的褶皺,人們對其進行所謂的「品種改良」,使這個犬種經歷過頻繁的近親繁殖,而隨之暴露的基因缺陷就愈加明顯。

沙皮犬起源於中國,這是文物中的沙皮犬形象,褶皺並不誇張

沙皮狗的面部容易倒睫,愛流口水。身上過多的皮膚褶皺非常容易藏污納垢、滋生細菌。

這也導致沙皮狗體味很大,皮膚鬆弛,易患皮膚病和炎症,發病時狗販子和主人是無法替代狗狗承受痛苦的。

現在的沙皮狗

從血鸚鵡魚、折耳貓、沙皮狗這種後天人為操作下雜交而成的生命,到小學校門口染色的小雞小鴨,花鳥魚市裡刻字的金錢龜……基因的缺陷和肉體的折磨使這些小動物終日承受著莫大的痛苦。

常見的貼紙小烏龜,如果不清除貼紙就會長成畸形

人類若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時之樂而不顧動物的福祉,是一種道德和良知的缺失,在這種畸形之美的背面,是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對動物進行殘忍的基因操作,讓血鸚鵡魚這樣的人造寵物遭受著難以承受的折磨和痛苦,是人類對其他物種生命俯視的傲慢和罪惡。

倡導尊重動物的自然屬性,保障動物的生命權益,才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與和諧。

參考文獻:

[1]花鳥市場賣的這種魚超會賺錢,但背後真相很殘忍

[2]慎買!觀賞魚血鸚鵡靠打針變色、剪尾整形,專家:魚也能感知疼痛

[3]招財「血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