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熱潮:全景、影響及展望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將迎來「元宇宙」,或者說現已生活在「元宇宙」的雛形中。


元宇宙作為實現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深度交互的載體,是伴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迭代、基礎設施更新,數字經濟持續向縱深發展帶動互聯網技術集成與商業模式變革的產物。


現階段元宇宙發展仍有不確定性,存在價值實現障礙多、資本過度炒作等風險。為此,應發揮我國海量數據和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鼓勵相關領域企業加快技術創新、產品開發、場景拓展和商業模式重塑。


同時,要科學研判元宇宙對生產生活、社交網路、公共治理等方面的影響,下好監管「先手棋」,引導元宇宙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正向賦能數字化轉型、消費升級和智慧社會構建。



01

元宇宙發展及其潛在影響


當下科技界和產業界最熱的話題非「元宇宙」莫屬。在這波元宇宙熱潮中,我們既可以看到谷歌Meta(原名Facebook)等互聯網巨頭和科技企業的引領性布局,也觀察到追逐新風口的各路資本開始從幕後轉至台前。


而隨著物理世界與虛擬(數字)世界之間的界限趨於模糊,元宇宙及今後可能出現的類似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對未來人類生產方式、社會秩序、社交網路、公共治理帶來的影響和衝擊,更是引起了政府部門、企業家、學者以及消費者的高度關注。



元宇宙作為新生事物,對其演化發展帶來的影響,自然會有樂觀和悲觀的判斷。樂觀派對元宇宙將為人類打開全新的認知世界、使個體的心腦獲得前所未有的自由伸展充滿信心和期待。


悲觀派的論調則與災難性事件高發的科幻影視作品如出一轍,不外乎憂患元宇宙衝擊人類社會的固有秩序,將把人類拖入自我毀滅的危局險境。


這些判斷基於元宇宙所具有的永續性、實時性、無准入限制、經濟功能、可連續性、可創造性等鮮明特徵,但其背後皆有立場,受不同利益驅動,因而難免各有局限性。



在產業層面,例如以英偉達為代表的實業派向實體企業展示了有別於互聯網公司的元宇宙願景,強調元宇宙的開發應用不應僅僅聚焦在娛樂和商業,而是要為實體部門帶來「真金白銀」。


英偉達將其正在打造的面向企業的實時模擬和協作平台——「全宇宙」(Omniverse)定位於工程師的元宇宙,通過實施「GPU+CPU+DPU」的「三芯」戰略,構築元宇宙的底層技術。


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同時,不斷發掘企業在CPUCUDA、光學追蹤等軟硬體技術方面的優勢,真實地模擬研發、生產和銷售場景,以縮短產品研發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從而促成元宇宙在工業領域紮根。



在社會生活層面,元宇宙的影響可能更為複雜難料。一是虛擬世界的邊界以及元宇宙的規則與治理。監管部門和學術界對元宇宙的另一層擔憂來自於人們對虛擬世界隱匿且多元化的需求。


可以肯定的是,想像的共性是人性的體現,而其差異性所映射出的同樣是人性。基於這一認識,不同消費者(包括一些機構消費者)對元宇宙的內容訴求必然不僅僅或並非總是囿於理想中陽光普照、花木蔥蘢的樂園凈土,也可能是殺伐決斷、快意恩仇的江湖,甚至會淪為恣意宣洩惡念、突破道德底線的虛擬「法外之地」。


目前,在已有超過500萬青少年開發者參與創作和分享的Roblox平台上,元宇宙「自組織、自配置」的治理特徵漸成風尚。可見,控制元宇宙衍生出的「破壞性」體驗,並為虛擬世界的行為範式樹規立矩在技術上應該是可行的。



二是對閑暇時間分配利用的影響。儘管元宇宙有助於縮短時空距離,拓展體驗和認知的邊界,但就算時空能夠被多重「摺疊」,加之人類壽命延長,人的生命畢竟還是有限的。


互聯網時代的各種「成癮」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頑疾,遊戲公司和社交平台也多因此備受詬病。若果如其展現的功能,元宇宙是否會為這一頑疾再添一個癮性巨大的「病灶」值得討論和預判。


元宇宙帶來的與責任脫鉤的體驗有可能進一步替代傳統社會生活的需求,降低就業、婚戀和生育意願,由此引發的社會倫理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是放大「數字鴻溝」。如果說元宇宙是讓「夢想照進現實」的技術和商業載體,那麼,未來一部分群體在三維空間里隨意來來往往,另一些人卻可能不具備這種機會和能力。


穿行於物理世界與個人靈境之間靠的是各種先進基礎設施和智能硬體,鑒於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基礎設施以及不同人群之間收入的現實差距,科幻作品《北京摺疊》中的場面會在元宇宙下變得更加尖銳,進而加劇社會分化的矛盾。



02

元宇宙未來趨勢展望

目前,「元宇宙必須且必然不等同於、不局限於遊戲」的認識已成各界共識,但沉浸式的遊戲化產品仍將是未來較長時期內元宇宙集中發力的市場。


而在元宇宙生態體系中,包括AI晶元、高端感測器、觸覺設備等內在的智能硬體既是研發密集投入的方向,也是產業鏈上增值效應最大的環節,堪居元宇宙「金字塔」的頂端,但高端硬體領域進入門檻高,技術積累周期長,是短期內難以攻克的技術和產業「高地」。



從發展格局來看,元宇宙毫無疑問會是大國的競技場。


中國的優勢在於不斷集聚的海量數據、快速發展的數字經濟、豐富的應用場景、超大規模國內市場以及數以億計的移動互聯網用戶。


事實上,在元宇宙領域,中國企業的動作並不慢。隨著國內互聯網企業相繼持股Roblox、收購Pico公司,以資本運作為翹板,中國企業正在加快擴張元宇宙的中國版圖,成為這一新興行業的重要參與方和有力競爭者,而內容生產的原創性和高端硬體則是中國企業需要突破的短板。



此外,國內地方政府對元宇宙這一新興市場表現出更高的熱情,上海、浙江、北京、海南以及武漢、合肥、廈門無錫等省市區或將元宇宙納入「十四五」專項規劃,或推出產業扶持措施,爭相加入這一新賽道的競逐。


應該看到,歸根結底,技術組合刺激人類高層次需求的實現才是元宇宙的底本。就這一角度而言,元宇宙的主角是企業和科創團隊。


對於元宇宙這類充滿不確定因素、有一定潛在風險的新生事物,在行業標準、市場規範、監管體系等方面下好「先手棋」的同時,應鼓勵不同學科、各個領域積極探索、充分討論、全面評估、科學預判,激活元宇宙貫通虛實世界的賦能機制,為促進數字轉型、消費升級和智慧社會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責編:孫浪
監製:李紅梅


參考資料:
1.《2022年元宇宙技術全景白皮書》工信頭條
2.《元宇宙熱潮:緣起、影響與展望》人民論壇
3.《元宇宙賦能製造業將帶來四大革新,中國該如何應變》澎湃新聞
4.《元宇宙的應用場景及其展望》元宇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