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俄羅斯出現了一個自稱"火星男孩"的人,他說自己來自火星,因為火星上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才逃難到地球的。
這個名叫波利斯卡的小男孩還說,火星文明的科技水平遠超地球人類,他自己當年就經常駕駛飛船往返地球和火星,從起飛到降落都在瞬間完成。
然而隨著後來火星車和火星探測器的增加,有關火星男孩的消息反而越來越少了,有關他的一切更像是被包裝出來的噱頭,就像上世紀的百慕大三角和尼斯湖水怪一樣,只有陰謀論者還為它瘋為它狂為它哐哐撞大牆。
不過從理論上來看,火星在太陽系早期還擁有磁場的那段時間裡,確實有可能發展出生命甚至是文明,畢竟地球生命就起源於深海,而當時的火星上也有海洋。唯一不確定的就是火星上的生命曾經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是否像古人類文明一樣留下來壁畫或者雕刻什麼的。
但這些可能存在的火星文明痕迹,必須要等到人類有能力"掃蕩'火星地表時才能被發現,今天的火星環繞器和火星車都還是走馬觀花。
我國的天問一號從去年7月份發射,到今年5月份著陸火星,一共耗費了十個月時間,美國在火星近地點時發射的探測器,也用了差不多半年時間才飛到火星。
這些數據表明,除非火星男孩上輩子所在的火星文明掌握了近光速飛行技術,否則是不可能在火星和地球之間快速往返的,但一個有了近光速飛行能力的先進文明,又怎麼可能全體團滅在火星呢?
早在天問一號著陸火星之前,火星表面的土壤和大氣成分就被科學界掌握了,都沒能發現火星生命的痕迹,天問一號的主要任務也不是尋找現存的火星生命,而是研究分析過去的火星上有沒有生命存在的條件。
至於火星男孩當年說的"火星地下城"則根本不在科研任務列表中,倒不是因為沒有實際意義,而是現有的火星車最多只有一個實驗性的鑽探頭,不具備大規模透視火星地表的能力,今天的科學界更願意相信的是,火星曾經存在過生命,甚至現在可能依然存在,但它們都位於地下或兩極有水資源的地方,並且都是細菌一類的初級生命。
天問一號探索火星生命時,除了分析火星土壤內是否存在有機物外,還會尋找火星古河床和海床的遺迹,因為如果火星生命同樣起源於海底,那麼它們肯定會留下蛛絲馬跡。
其實單從人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沒生命"前科"的火星要遠比曾經有過生命的火星更安全,因為人類是土生土長的地球本土生物,未來到達火星後如果不小心感染了什麼火星病毒,人體是完全無法抵抗的。
而如果火星上從未有過本土生命,那麼人類不僅可以大肆開發火星不用擔心生態問題,還能在"沒被生命污染"過的火星上研究太陽系早期的行星演化。
作為真正具備實際意義的"備用地球",有關火星的研究在未來將更多轉向實用性方面,按照NASA的設想,未來第一批到達火星的將不是人類,而是具備自我複製能力的機器人們,它們將在火星完成基地的初期建設,並且在資源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多的"製造"自己,進一步擴大火星基地的規模。
而人類未來要做的就是設定好這些機器人的程序,確保它們不會在火星上自立,然後等火星基地建設得差不多的時候再大規模運送人類抵達火星,入住早已建造完成的火星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