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毒後他的腫瘤居然不見了?!原來是免疫細胞的功勞

2021年01月14日08:09:06 科學 1975

最近,國際學術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上的一篇文章令很多人感到驚訝。該文章指出,一名晚期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不幸感染上了新冠肺炎,在醫院住院11天後,他的癥狀得到緩解,出院在家中休養。神奇的是,四個月之後,PET/CT複查發現他體內的腫瘤大部分都消失了,與腫瘤相關的生物標誌物水平也下降了90%以上[1]。這是怎麼回事?

感染新冠病毒後他的腫瘤居然不見了?!原來是免疫細胞的功勞 - 天天要聞

目前研究人員並沒有確認腫瘤消失的原因,不過現在的主流猜想是因為感染新冠病毒,意外激活了患者體內的抗腫瘤免疫反應,通過免疫因子和各種免疫細胞,不僅殺死了病毒,還順便把癌細胞也殺死了。

感染新冠病毒後他的腫瘤居然不見了?!原來是免疫細胞的功勞 - 天天要聞

圖源:參考資料[1]

該案例提醒了我們,人體免疫細胞在抵抗腫瘤以及病毒感染方面有著的巨大潛力。

免疫細胞在人體中的作用

免疫細胞就像護衛兵,它們種類不一,每個細胞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滅敵手段,免疫細胞包括T細胞、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粒細胞、肥大細胞等,他們組成免疫護衛軍隊,通宵達旦保護著人體的健康。

作用一:外來防禦。就是抵禦外來病原體,防止人體感染各種疾病(細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以及其他微生物疾病)

例如專家組成員張伯禮曾指出:實際上我們得新冠肺炎這種病,是病毒和人體在博弈鬥爭的結果,往往病毒勝了就得病,如果把免疫力提高了往往就不容易被感染,就算是感染也是比較輕的[2]

作用2:維護自身穩定。人體內的細胞是在不停的更新換代,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出現大量的損傷或死亡的細胞,免疫細胞能夠及時將這些細胞識別並將其從人體清除出去,從而維持人體自身的健康。

例如來自美國弗吉尼亞大學(UVA)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就發現了大腦中特殊的免疫細胞——小膠質細胞(免疫細胞的一種)會吞噬損傷神經元的殘餘部分,可以防止損傷傳播到鄰近正常神經元,從而避免產生更嚴重的神經退化[3]

感染新冠病毒後他的腫瘤居然不見了?!原來是免疫細胞的功勞 - 天天要聞

圖源參考資料[3]

作用3:免疫監視。免疫監視在人體抗腫瘤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免疫細胞會對一些發生突變的細胞進行監視,及時識別並將其消滅掉。

北京協和醫院的腫瘤內科醫生王穎軼在一次「防癌淺談」的公益講座上就表示:「人身體每天都在產生癌細胞,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得癌症,是因為有的人身體里的免疫細胞打敗了這些癌細胞。[4]

免疫細胞療法:癌症治癒的新希望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除了能保護人體的健康以外,還能被用來治療多種臨床疾病,這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免疫細胞療法。免疫細胞療法就是採集人體自身免疫細胞,經過體外培養使得免疫細胞數量大幅度增加,靶向性更強,能夠更有效的殺滅組織中的病原體、癌細胞等,激活和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

2015年,霖花被診斷患有淋巴性白血病,為了治病,霖花接受了二次化療,一次骨髓移植,但是非常不幸的是,這幾次治療都未能幫助霖花治癒疾病。就在霖花的家人感到絕望的時候。該醫院的造血幹細胞中心傳來了好消息,專家們決定利用國際先進的CAR-T細胞來治療霖花。隨後醫生給霖花注射了 CAR-T細胞,幾天後,霖花體內的癌細胞奇蹟般的消失了。

49歲Judy Perkins不幸患上乳腺癌,肝臟上也長了一個網球大小的腫瘤,而且全身還有多處繼發性癌症,鑒於病情較嚴重,已經沒有辦法通過常規的方法治療,所以醫生預測,她最多只能活3個月。幸運的是Judy Perkins也接受了免疫療法臨床試驗。

醫生在她的腫瘤里尋找到了腫瘤浸潤性免疫細胞。在分離出這些免疫細胞後,科學家們決定對它們進行大量擴增,再輸回到患者體內。

一周過後,Judy Perkins感覺自己的身體起了明顯的變化。比如她長在胸部的腫瘤,感覺逐漸縮小。又過了一兩周,胸腔內的腫瘤完全消失了[5]

感染新冠病毒後他的腫瘤居然不見了?!原來是免疫細胞的功勞 - 天天要聞

左圖黃色箭頭是治療前腫瘤位置;右圖是治療結束14個月後的複查:腫瘤完全消失


總結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斥著各種細菌、病毒的世界中,身體每時每刻都在遭受著它們的攻擊,但是大多數人都能健康的生活著,這些都是因為人體中的免疫細胞在發揮著保護作用,同時免疫細胞還被醫學家用來治療多種臨床疾病,為患者帶來治癒的希望。

但是免疫細胞如同人體一樣,會衰老會虛弱,衰老的免疫細胞就無法正常的保護身體,疾病就會很快會找上門[6]。作為普通人我們需要做好未雨綢繆的工作,在年輕健康的時候,預先儲存活力滿滿的的免疫細胞種子,需要的時候將免疫細胞回輸到體內,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幫助我們抵抗衰老、提升免疫力,更能在萬一之時幫我們抵禦癌症等疾病。

[1] Challenor and Tucker (2021). SARS‐CoV‐2‐induced remission of Hodgkin lymphoma. BJ Haem, https://doi.org/10.1111/bjh.17116.[2]https://m.weibo.cn/1926909715/4468029616391742

[3]Norris et al.Neuronal integrity and complement control synaptic material clearance by microglia after CNS injury. J. Exp. Med.2018. DOI: 10.1084/jem.20172244

[4]https://health.gmw.cn/2019-09/09/content_33141255.htm

[5]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18-0040-8

[6]PNAS(doi.org/10.1073/pnas.1714478115)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生化陰謀?美國釋放超20億隻「變異蚊子」,到底意欲何為? - 天天要聞

生化陰謀?美國釋放超20億隻「變異蚊子」,到底意欲何為?

蚊子雖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環,但是蚊子的泛濫,卻也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它們不僅叮咬人的皮膚,讓人感到奇癢無比,更關鍵的是,通過叮咬吸血還會傳播各種疾病。肆虐非洲地區的登革熱、瘧疾等,主要就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基於此,我們才會想盡一
神奇動物在山東①丨中華秋沙鴨 - 天天要聞

神奇動物在山東①丨中華秋沙鴨

編者按: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又到了候鳥北遷的時節。國家林草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越冬水鳥達到監測最高數量,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總體呈現穩中有升的良好態勢。
比爾・蓋茨: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工作,AI 將取代人類做大部分事情 - 天天要聞

比爾・蓋茨: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工作,AI 將取代人類做大部分事情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隨著生成式 AI 的迅速崛起,世界正在迅速演變到一個新的領域,並重新定義我們如何看待工作。在過去幾個月里,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分享了關於 AI 如何影響工作的有趣見解。在今年 3 月的一次《印度快報》採訪中,比爾・蓋茨分享了更多關於 AI 對工作影響的見解: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做工作。工作是...
孫夢如 | 中國特色數字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思考——《數字新聞:理念、價值與秩序重構》新書發布會綜述 - 天天要聞

孫夢如 | 中國特色數字新聞學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思考——《數字新聞:理念、價值與秩序重構》新書發布會綜述

作者孫夢如2024年11 月10日下午,浙江大學「數字新聞業與新聞學」論壇暨《數字新聞:理念、價值與秩序重構》新書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辦。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暨南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的3
百度「AI守護官」獲2025愛迪生獎,86%識別準確率捍衛全球生物多樣性 - 天天要聞

百度「AI守護官」獲2025愛迪生獎,86%識別準確率捍衛全球生物多樣性

4月3日——被譽為「科技界奧斯卡」的愛迪生獎揭曉,百度與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聯合開發的「瀕危物種AI守護官2.0」從全球數千項頂尖創新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2025愛迪生最佳新產品獎銀獎。據了解,愛迪生獎創立於1987年,以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命名,致力於表彰重塑行業格局、推動人類進步的突破性創新,被譽為「科...
美股暴跌,我們研究了如何用加農炮把特朗普發射到太陽上 - 天天要聞

美股暴跌,我們研究了如何用加農炮把特朗普發射到太陽上

當地時間4月3日,由於特朗普宣布美國將對所有貿易夥伴全面徵收關稅的計劃,美國股市收盤暴跌,三大股指均刷新近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紀錄。股災降臨,不少網友都翻出了據說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5年競選期間發過的一條推特:「如果有一天道瓊斯指數單日狂跌超過1000點,那當時的總統就應該被裝進加農炮里,以極快的速度被射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