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2021年01月12日21:12:03 科學 1425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上文書講到,列昂諾夫和別利亞耶夫因為飛船內部的氧氣濃度過高而腦子昏昏沉沉的,一陣一陣的眼冒金星,高濃度的氧氣對視網膜有傷害。他們一陣一陣的犯困,他倆後來就睡著了,說是睡著了,其實應該是暈過去了。這時候,他們進入了無線電盲區,地面的科羅廖夫也不知道他們的情況。


後來,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他倆聽到砰的一聲,還以為是飛船爆炸了呢,可是睜眼一看,飛船好好的,沒事兒。也不知道是因為震動,還是什麼原因,艙內氧氣的濃度開始下降了,逐漸降到正常的水平,他倆又活過來了。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IMP導航儀


按理說,他們應該繞地球飛 17 圈就下來,返回地面,這樣他們才能降落在預定的著陸場。但是,他們在返回的過程之中,又出毛病了。自動著陸系統出故障了,他們必須手動返航。蘇聯的飛船上都配備著一個導航儀。這是一種專用的機械計算機,靠一大堆的齒輪來驅動,這東西可以計算返回的軌道。兩個宇航員就必須操作這東西,重新計算軌道,然後靠手動操控返回。說實話,蘇聯宇航員還沒有過手動降落宇宙飛船,以前全都是自動降落的。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IMP導航儀內部結構


現在,飛船想繞 17 圈下來已經不可能了,起碼要繞 18 圈。別利亞耶夫重新計算了軌道。著陸場不是隨便挑選的,一定要空曠,沒有障礙物,沒有山和茂密的樹林,也沒有建築和電纜之類的東西,草原是最合適的地方。現在當然是沒辦法降到預定的著陸場了,宇航員選定了烏拉爾山西邊的一塊地方,那兒沒有什麼人,也沒有建築和電線。


別忘了,上升號飛船是個湊合了事的東西。宇航員座椅方向和東方號相比,轉了 90 度。如果一切不需要宇航員操縱,那就罷了,如果需要宇航員操控,那可就遭了罪了,因為控制台擰過去 90 度,人必須橫過來才能操縱控制台。不得已,別利亞耶夫和列昂諾夫把自己從椅子上鬆開,然後別利亞耶夫橫過來操控飛船。他們穿著笨重的宇航服,別提多彆扭了。


這一頓操作,時間也不長,花了幾十秒時間。但是因為宇航員從椅子上起來,爬過去操控控制台,飛船的重心偏離了設計的位置幾十秒,對軌道造成了擾動。結果飛船一下偏出去 380 公里,這個距離足夠上海到合肥了。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尾部這個碟形的「煙灰缸」在返回時經常造成麻煩


宇航員們不知道這一點啊,不管怎麼說,先下去再說吧。飛船返回大氣層的時候,又遇上了老毛病,屁股後頭那個「煙灰缸」沒有順利分離,這是東方號飛船的老毛病了,直到上升號也沒有解決。這一次,飛船屁股後頭拖著「煙灰缸」在不斷地翻滾,打轉轉。比東方號劇烈多了,一直到 100 公里的高度才甩掉屁股後邊的那個累贅。飛船擺正了姿勢,進入稠密大氣。


飛船一頭扎到了山區的密林之中,天降大雪。這二位這叫一個慘啊。禦寒的衣物一件都沒有。飛船降落的時候受到撞擊,居然開動了冷氣,風扇也一個勁地吹風。這裡邊比冰窟窿也好不了多少了。本來降落傘是可以用作禦寒的。但是,他們降落到了山區的密林裡邊。降落傘在樹上掛著呢,扯得一條一條的,根本沒法用。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多轉一圈,導致降落地點大幅度偏移


這二位宇航員心裡拔涼拔涼的。心說沒死在太空里,在地上凍死了,讓樹林里的老虎給咬死了,死了還被狗熊坐一屁股,這太不划算了。周圍有狗熊嗎?你別說,還真的有。別利亞耶夫拿了一把手槍,他還擔心手裡的這把手槍威力不夠呢。狗熊和老虎都是皮糙肉厚,9mm 的手槍子彈不一定能制止他們的進攻。你要是打中野獸的要害,能要了它們的命的,但是,人家在死之前,足夠把你拍成肉餅。後來,蘇聯還專門為宇航員研製了專門的手槍。這把槍有三個槍管。上面兩個粗的是散彈槍,專門對付野獸的,下面那一根槍管是普通手槍,發射 ak-74 突擊步槍專用的子彈。蘇聯人的飛船都配備了這種槍,每個從拜科努爾發射升空的宇航員,都學習過使用這把槍。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TP-82宇航員專用手槍,配備了獵刀,可作為槍托使用


在冰天雪地熬了 4 個小時以後。阿拉木圖和庫頁島的測控站收到了飛船的信號。兩個測控站就可以大致定位飛船的位置。於是一架直升機飛了過來,找了一大圈,才發現下面的樹林里有火光。懸停了一看,果然是這兩個宇航員。但是山高林密,直升機沒辦法降落,只能把各種物資給推了下去。扔下斧子、皮夾克和信號彈,還有一瓶伏特加。估計是直升機飛行員太激動了,也太急切了。玻璃瓶子怎麼能隨便往下扔,結果伏特加摔了個粉碎。兩個宇航員咋么咋么嘴,看來沒得喝了。


宇航員在太空出了一身汗。特別是列昂諾夫,你想啊,他汗都出了好幾斤,人幾乎中暑。那一身的水,早把內衣泡濕了。再經過這麼一凍,別提多難受了。他們趕快脫下宇航服,把內衣脫下來,然後再把宇航服穿回去。飛船里不能待,只能在外邊找背風的地方挺著,就這麼熬過了一夜。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R-126電台


第二天,他們從飛船的把應急通信的無線電台拿出來了。他們配備了一個 50 兆頻率的電台,發射功率 0.4 瓦,用的是銀鋅電池。好在當時還沒有鋰電池,鋰電池在天寒地凍的環境下,早就玩兒完了。這個發射機能斷斷續續的工作 13 個小時。他們拿著斧子,開闢了一條路,能攀登到高一點的山頭上。還要盡量把天線拉開,最大限度的輻射無線電信號,就等著別人來救他們。


直升機的確是來救他們了,但是周圍山高林密,大樹普遍都有 40 米高,根本沒辦法降落。找了個樹比較矮的地方做懸停,放下了救援隊。救援隊距離這兩個宇航員大約 2 公里遠。但是因為林間積雪太深。這 2 公里的距離足足走了 3 個鐘頭。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救援隊抵達


周圍又有好幾批救援隊踩著滑雪板到達宇航員所在的位置,陸陸續續來了能有 20 個人。直升機著陸在了 5 公里之外。軍方禁止直升機把他們吊走,必須是降落以後,讓他們上直升機。這 5 公里的路是很難走的。不得已,就地宿營,大家動手搭了一個簡易的小屋,獵人在林間用樹榦搭小屋是家常便飯,宇航員終於可以睡得舒服一點了。先是換了暖和的內衣,喝了一大杯伏特加,一股暖流就湧上來了。旁邊還有一大鍋開水。還可以擦擦洗洗,好幾天都沒這個待遇了。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到了第三天,一幫人保護著宇航員滑雪來到了直升機降落的地方,他們乘坐直升機,飛走了。事後,大家也檢討整個救援過程,認為地面和空中的協同不好,導致宇航員在冰天雪地裡面凍了一個晚上。蘇聯人接受教訓了,這也推動了野外救援理論的發展。


好不容易啊,這兩個宇航員活著回來了。他倆算是磨難最多的宇航員,沒有之一。不過畢竟結局是圓滿的,他倆獲得了「蘇聯英雄」稱號,外加一輛伏爾加轎車,1.5 萬盧布的獎金,以及 45 天的假期。他倆成了蘇聯的英雄。尤其是列昂諾夫,他和加加林一樣珍貴。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別利亞耶夫


別利亞耶夫曾經在 1967 年巴黎航展期間到訪過巴黎,美國 NASA 的代表團也參加了巴黎航展,當然大家都要互相看看。美國宇航員和別利亞耶夫聊得還挺開心的。畢竟大家都是同行嘛。不過別利亞耶夫在 1970 年死於胃潰瘍手術造成的腹膜炎。他的生命永遠停止在了 45 歲。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列昂諾夫(1974年)


列昂諾夫原本是打算參與蘇聯的登月計劃的,但是後來任務取消。不過,後來蘇聯讓列昂諾夫參與了聯盟-阿波羅飛船的太空握手。他還惡補了一陣子英語。我們後面還要提到他。2019 年 10 月 11 日,列昂諾夫去世了。老頭後半輩子愛上了畫畫,他最喜歡畫的題材是太空,是登月。可惜,蘇聯人一輩子也沒能登上月球,如今蘇聯已經不存在了。


就在列昂諾夫和別利亞耶夫被救回來的時候。美國人的雙子座 3 號飛船已經蓄勢待發。1965 年的 3 月 23 日,格里森和約翰·楊坐進了雙子座 3 號的座艙里。格里森上次參與水星計劃,飛船濺落在大西洋上,但是進了水。最後,他被撈起來了,但是飛船沒有撈起來。這一次,NASA 又一次安排他上太空。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瓊樓飛燕》海報


飛船總要起個名字,他想起音樂劇《不沉的茉莉》,非要用這部音樂劇的名字給飛船起名字。估計是上次飛船沉了,太鬱悶了,這次非要挑個吉利的詞兒。不過這部片子中文名字叫《瓊樓飛燕》看不出不沉的意思。NASA 不同意,讓他換一個名字。他非要起名字叫「泰坦尼克」,差點把領導的鼻子都氣歪了,這是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你能想點吉利的名字行嗎?最後,NASA 還是同意了,「不沉的茉莉」就「不沉的茉莉」吧,總比「泰坦尼克」要強。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格里森和約翰·楊


由此可見,美國這幫宇航員還真是頑皮啊。這一次格里森是第二次上太空,老手帶新手,也算是和合理的搭配。約翰·楊是個新手,本來呢,宇航員安排的是謝潑德,但是謝潑德得了美尼爾綜合症,上不了天了,所以才換成了年輕的楊。這個約翰·楊也不是個省油燈,他這次飛行也惡搞了一把,他在懷裡揣著一個「玉米牛肉三明治」上了太空。這得是有多饞啊,是不是嫌人家 NASA 的太空餐不好吃啊。格里森特別喜歡吃這種三明治,於是約翰·楊就偷偷帶了一個,打算在太空給他個驚喜。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玉米牛肉三明治果然有很多牛肉


其實這是違規的,因為三明治的殘渣會飄在空中,萬一引起短路或者是什麼故障,到時候找誰去啊?但是人家約翰·楊在太空里還真就大大方方地把這個大號的三明治給掏出來了,跟格里森兩個人一人一口分著吃,你看這二位那叫一個開心啊。把地面指揮人員氣得夠嗆。說實話,饞這個毛病不分國籍,俄國人曾經把伏特加帶上空間站呢。這個問題上,大家半斤八兩啦。


雙子座 3 號飛船實現了一次送兩個美國人上太空的目標。美國在這個問題上是穩紮穩打的。不像蘇聯,為了爭第一而爭第一。但是雙子座 3 號也有突破,他們第一次實現了太空變軌。他們開了 3 次發動機,第一次開了 75 秒,把飛船軌道從橢圓變成了圓軌道。第二次是略略改變了軌道的傾角。45 分鐘以後,最後一次開發動機,把飛船的近地點調整到了 72 公里的高度。這個高度已經在 100 公里卡門線以下了,大氣比較稠密,即便是不開反推,最後飛船也會逐漸掉下來。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打撈「不沉的茉莉」號飛船


最後,飛船再入大氣層,出現了一點點偏差,落點偏離了 69 公里。當然,落在海面上不至於找不到。不過,這一次打開降落傘以後,飛船橫過來了。本來應該是圓錐體的尖端朝上,現在是橫著飄在海水裡。有了上一次的教訓,格里森是死活不開門,說不出來就不出來。


但是,飛船的發動機冒煙了,格里森和楊兩個人放下頭盔的面罩,反正宇航服是可以隔離煙霧的,管你冒多大的煙,這次我是堅決不開門,堅決不能讓水漏進來。就這麼在水面上漂了半小時,被搜救直升機發現了,最後被吊上了無畏號航空母艦的甲板。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他們吃剩下的半片黑麵包也被封裝起來永久保存


這次飛行還算圓滿。當然,這二位違反紀律在太空偷吃三明治,被領導罵了一頓,堅決禁止宇航員都跟他們學。國會對此還專門把 NASA 的副局長穆勒找去進行了質詢。你別以為偷吃個三明治是小事兒啊!


當時美國的太空食品已經是第二代了,開始他們吃的都是脫水的乾粉狀食物。口感很差,而且還有飛殘渣的可能,因此不太受歡迎。第二代就好多了,用真空加熱的辦法去除了食物的水份,保留了油脂。然後加上明膠,壓縮成小塊。最後把外邊用塑料袋封的嚴嚴實實。這種封裝技術,就跟現代真空包裝差不多。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雙子座飛船使用了燃料電池,只要通進去氫氣和氧氣,就能發電,而且副產品就是乾淨的水,所以水是不用單獨攜帶的。吃飯的時候,用注水噴嘴插進塑料袋,灌滿水,讓食物充分吸收水份,然後加熱,最後撕開就可以吃了。小塊食物塗有瓊脂,保證不掉渣,一口一個,也比較方便。其實 NASA 還是挺照顧宇航員的。


總之,雙子座 3 號飛船算是圓滿地完成了任務。雙子座計劃要測試的項目很多。都是為了登月做準備的。發射頻率是現在不敢想像的,兩三個月就發射一艘載人飛船上天。真的是非常急迫。當時,更宏大的阿波羅計劃已經展開,開始要發力了,美國人財大氣粗,有能力在幾條線上同時發力,蘇聯就有點顧此失彼。美國人的登月計劃,蘇聯是跟還是不跟呢?這是個問題。


就在赫魯曉夫下台前的兩個月,他決定,蘇聯必須也積極開展登月項目。但是很快他就下台了,登月計劃也就擱在那裡。美國已經緊鑼密鼓的搞了好幾年基礎研發,巨大的 F1 發動機已經在積極推進,上面級的 J-2 發動機也在加緊測試。蘇聯這邊還在晃蕩,在勃列日涅夫時代,科羅廖夫可就沒有那麼高的地位了。因為勃列日涅夫不是一個一言九鼎的強勢領導人,他信奉你好我好大家好。科羅廖夫、楊格爾、切洛梅,都有背後的支持者。各家設計局背後都有政治資源,他也不想得罪誰。


太驚險!宇航員荒野山林的生死大搜救,讓蘇聯決心研製專用手槍 - 天天要聞

UR-500型火箭


各家設計局各有分工,楊格爾擅長搞洲際導彈,科羅廖夫擅長發射飛船和衛星。切洛梅擅長發射大型航天器,比如說他搞出來的 UR500 火箭,就能把 8.4 噸的載荷送入近地軌道。科羅廖夫的 R7 系列火箭還達不到這個水平。因此切洛梅成了科羅廖夫最大的競爭者。


就在 1965 年,蘇聯領導層著急忙慌的要開始積極推進登月計劃。現在已經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了。但是,要想登月,蘇聯手頭的這幾款火箭都不夠用了,必須設計新的火箭,到底該如何設計,走什麼樣的技術路線呢?我們下回再說。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