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一名考入985名校,他大學就參加"絕密任務",開創我國多個第一當選院士

2020年12月13日11:36:14 科學 1333

他被稱為"有故事的傳奇人物",前半生致力於科學研究,是我國板殼結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開拓者之一;18歲參與我國第一顆東方紅人造地球衛星研究,後來又參與了神舟飛船、遼寧艦上的殲15戰機等高精尖項目的研究;71歲高齡挂帥創業,以企業創始人身份進軍環境科學領域,讓廚餘垃圾變成"黃金"。一生奮鬥,一生傳奇,這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1963屆數學力學系傑出校友——劉人懷。

以第一名考入985名校,他大學就參加

初出茅廬顯鋒芒

劉人懷,1940年出生於四川成都市,自小就是一個學習優異的孩子。在18歲高考的那一年,他以第一名的身份考入了蘭州大學,這一去就是20年的時光,"我的黃金時期,從18歲到38歲,這20年都在蘭大,其中有很多故事。"

以第一名考入985名校,他大學就參加

進入蘭大後的第一年,因為成績優秀和表現突出,年僅18歲的劉人懷接到了學校安排的一項絕密任務:參加"581工程"——我國第一顆東方紅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並讓劉人懷做組長,以五個號碼為代號,實行絕對保密制,不能跟任何人討論,也不問任何人問題。"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我不清楚這個項目的理論,也沒有老師指導,只知道很重要。"在做了兩年後,劉人懷就取得了成功。

時間飛快,眨眼間就到了畢業之際,面對時任數學力學系黨總支書記張嘉賓的挽留,劉人懷選擇了留校工作,做了恩師葉開沅的助手,埋首於板殼研究。

以第一名考入985名校,他大學就參加

1963年,蘭州製造航空儀錶的135廠,接到任務製造低空偵察機高度表,但苦無專業人才,無從下手。劉人懷當即毛遂自薦接下課題——研究可用於測量飛機飛行高度的波紋圓板(這是高度表的心臟元件,大氣壓隨著高度增加不斷降低,膜片也會發生變形。通過位移變化,就能算出飛機的飛行高度。)醉心"波紋圓板"研究期間,他還在中國頂尖雜誌——《科學通報》發表了3篇關於板殼非線性力學問題的文章,其中2篇和老師葉開沅共同發表,1篇是他個人的。"當時在這個雜誌發表的文章大多是華羅庚這樣的大科學家。所以我很感恩江隆基校長,感恩葉開沅先生,感恩我的母校蘭州大學,是母校給了我這樣的條件。"

以第一名考入985名校,他大學就參加

然而"波紋圓板"的研究在劉人懷到定西下鄉搞"社教"之後就被迫中斷,直到一年之後他才返回蘭州家中開始繼續研究。1968年4月,逐一梳理完世界各主流演算法後,劉人懷用大腦終於算出了結果。與實驗結果比較,誤差不足1%,完全可供精密儀錶設計使用。而彼時世界上其他團隊的誤差高達39%以上。雖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可是當時特殊的情況讓他的這篇論文被迫藏於箱底之內。

在等待時機的時候,劉人懷去到了蘭州石油化工機器廠二分廠工作。從1969年9月開始,他就一直是半天勞動,半天科研。其間他做出了中國第一台大型尿素合成塔、中國第一台最高壓力的高壓聚乙烯反應器(設計壓力2300大氣壓)、中國第一台大開口加氫反應器、中國第一台高壓固定式熱交換器、中國最大煉油廠的減壓塔……奇蹟連連,就連軍宣隊的領導都說:"劉老師,你改造得好。"

迎來春天創佳績

十年苦等,終於迎來了科學的春天。1978年1月,《力學學報》第一期就刊登了劉人懷的"波紋圓板的特徵關係式",劉人懷在收到蘭大轉來的雜誌,喜極而泣。而這項研究也被專家評價為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開創了力學的新領域。此後,更是被廣泛應用於中國的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工程領域。

不僅是在科研領域中有所建樹,劉人懷還擔任過上海工業大學(現上海大學)副校長,暨南大學校長、澳門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20餘年擔任校領導,成就突出。同時,1999年,他當選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院士,2000年再當選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院士。還是中國振動工程、力學、複合材料等4個學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學問跨越科學、管理學,兩棲院士,任職多所大學校領導及政府智囊,帶博士生、碩士生超兩百人。如此閃光的履歷實在令人仰望。

以第一名考入985名校,他大學就參加

老驥伏櫪勇創業

緊隨時代,步履不停。在"雙創"浪潮下,71歲的劉人懷也加入了"創業"大軍,以企業創始人身份,開始進軍環境科學領域,研究被稱為"城市礦產"的餐廚垃圾的高效率、高品位轉化,並迅速取得驚人成就——擁有國內外註冊專利39項,在全球學界首先破解餐廚垃圾轉化難題,並形成規模量產一體化技術。

"垃圾處理是關係到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大問題,填埋和焚燒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雖然我的專業不是環境科學,但多年來我做科研的範圍非常寬泛,從天上到深海,從力學到管理,常年的科研訓練告訴我,發現問題後就應該整合力量來解決問題。"經過幾年的探索,最後成功篩選到了一種能降解餐廚垃圾的"噬污酵母",並以此為核心搭建了一種先進的"聯合生物加工工藝"來處理餐廚垃圾。

以第一名考入985名校,他大學就參加

該項技術的核心在於把餐廚垃圾澱粉里的糖類轉化成酒精,一出來就是95%高純度酒精,36個小時就能把垃圾里的澱粉全變成酒精,變成了好東西;同時劉人懷團隊還能以特有技術把油脂分離出來,轉化製成的工業油脂,可以做洗滌用品、生物柴油等;把其中帶有同源性污染隱患的動物蛋白轉化為安全優質的菌體蛋白,開發出"城市礦產"。

2019年1月17日,劉人懷團隊在成都市新都區開建全球首條餐廚垃圾處理示範生產線。第一期項目日處理能力100噸,一年產值可達3000多萬元以上,利潤可達900萬元以上,屬高附加值。"今後也會擴展到環保設備製造,讓這個技術儘快變成產業,既造福環境,也創造經濟價值。"


關注"蘭州大學招生辦公室"頭條號,獲取關於"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蘭州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文章素材來源:院士+、蘭州大學校友會官微、廣州創新、廣州市科技創新協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 天天要聞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引言生命,無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蹟。而蛋白質(proteins),正是構成生命大廈的無數微觀建築師。我們通常會將蛋白質想像成一個個靜態的、結構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奧秘遠不止於此——真正的蛋白質,更像是靈動萬變的「變形金剛」!它們能夠根據環境信號精確切換構象(conformational states),這種動態能力正是...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 天天要聞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經典觀點認為:每晚睡足8小時,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學習、工作,否則就會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也容易煩躁。然而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例外,有些人每天只需睡3~6小時,依然活力滿滿。這群人被稱為「自然短睡者」,科學家發現,他們的秘密就藏在基
紅外相機里有什麼?荒漠貓、兔猻……含「野」量不要太高 - 天天要聞

紅外相機里有什麼?荒漠貓、兔猻……含「野」量不要太高

尕海濕地位於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是甘肅尕海則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尕海保護站在附近的巡護點上,布設了近80台紅外相機,用來監測雪豹、岩羊等其他野生動物的活動軌跡。每年的5月和10月,保護站工作人員都要回收查看紅外相機中的視頻畫面,為野生動物的監測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近日,總台記者跟隨保護站里...
什麼叫細胞不對稱分裂,在生物學上有重要應用。 - 天天要聞

什麼叫細胞不對稱分裂,在生物學上有重要應用。

#認證作者激勵計劃#細胞分裂是否對稱主要取決於我們討論的是哪種類型的細胞分裂以及具體的生物背景。細胞分裂主要分為兩種類型: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此外,某些情況下也會提到無性繁殖過程中的不對稱分裂。有絲分裂。在有絲分裂中,一個母細胞會複製其遺傳
402片瀕危鯊魚翅進境有異味被查 - 天天要聞

402片瀕危鯊魚翅進境有異味被查

近日,深圳寶安機場海關查獲瀕危鯊魚翅402片。深圳寶安機場海關關員在對轉運貨物開展巡倉監管時,發現一票貨物外包裝破舊且散發出濃烈的異味,隨即對其開箱查驗。經查發現,紙箱內裝有用透明保鮮膜包裹的疑似魚翅一批。
行進中國|一根竹子的「七十二變」 - 天天要聞

行進中國|一根竹子的「七十二變」

廣德竹海。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編傳承人手工編織竹製品。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包包讓人愛不釋手。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桌椅搭配的休閑茶室。人民網記者 苗子健攝用筍衣編成的動物擺件惟妙惟肖。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自帶藍牙功能的竹鍵盤和竹滑鼠。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人民網廣德5月25日電(記者汪瑞華、張俊、陳曦、苗子健)竹筷...
科學家首次實現超冷原子「超糾纏」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實現超冷原子「超糾纏」

IT之家 5 月 25 日消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 Manuel Endres 團隊通過「光鑷」(基於激光的鑷子)對單個原子進行精細控制,首次在超冷原子體系中實現 "超糾纏" 量子態。相關研究成果已於 5 月 22 日發表於在《科學》上(IT之家附 DOI: 10.1126 / science.adn2618),展示了量子操控技術的新高度,或為量子計
甘肅發現重大「王國」遺迹 - 天天要聞

甘肅發現重大「王國」遺迹

甘肅臨洮再次發現多處恐龍化石遺迹近日,甘肅農業大學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金城首席科普專家團隊成員楊精濤團隊在甘肅臨洮中鋪取得重大發現——多處恐龍化石遺迹重見天日。經初步挖掘與判斷,這些化石隸屬於蜥腳類恐龍。目前,部分骨骼形態已清晰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