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不要碰!這種花已在街頭出現,《甄嬛傳》中也有「科普」

2025年05月26日11:20:17 科學 8083

初夏的街頭有一種花正值盛開期,讓很多市民駐足拍照,殊不知,它美麗的外表背後隱藏著致命危險。

它就是鼎鼎有名的夾竹桃,花雖美,卻有毒!

有毒,不要碰!這種花已在街頭出現,《甄嬛傳》中也有「科普」 - 天天要聞

這就不得不提到

《甄嬛傳》中安陵容的「科普」

有毒,不要碰!這種花已在街頭出現,《甄嬛傳》中也有「科普」 - 天天要聞

有毒,不要碰!這種花已在街頭出現,《甄嬛傳》中也有「科普」 - 天天要聞

有毒,不要碰!這種花已在街頭出現,《甄嬛傳》中也有「科普」 - 天天要聞

有毒,不要碰!這種花已在街頭出現,《甄嬛傳》中也有「科普」 - 天天要聞

全株有毒,嚴重可致命

據了解,夾竹桃又名筆桃、白羊桃,是一種廣泛種植的觀賞花,常見顏色有白色、粉紅色等。不過夾竹桃雖然有著漂亮的花朵和四季常青的綠葉,但它卻是全身帶毒的植物,只可遠觀而不能「褻玩」。

夾竹桃的所有部分,包括莖、葉、花粉、種子、枝葉都有毒,它的主要毒性成分為強心苷類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夾竹桃苷,對人和動物有著很高的毒性,如果皮膚接觸到夾竹桃汁液,會引起過敏、疼痛、起疹子,如果誤食,輕則噁心、腹瀉、肌肉無力,嚴重的會危害心臟,攝入過量會導致嘔吐,心臟收縮變強變慢,心臟傳導阻滯最終停止跳動。也就是說,成年人吃幾片樹葉,就可能造成致命風險。

這種物質主要存在於夾竹桃的汁液中,甚至夾竹桃燃燒後的產物都具有毒性。「一般情況下,夾竹桃的氣味對人不會有什麼影響。」醫生介紹,雖然夾竹桃的葉、皮、根、花粉都有毒,但遠距離觀賞或路過花叢並不會引發中毒。若不慎誤食或傷口碰到夾竹桃分泌的乳白色汁液,可能會造成中毒。輕微中毒癥狀表現為食欲不振、噁心、腹瀉等,嚴重的中毒可能會危害心臟甚至誘發死亡。

既然有毒,為什麼還要在路邊種?

夾竹桃因其花艷麗、花期長、觀賞性強,深受市民遊客的喜愛。它主要通過插條、壓條的方式進行繁殖,植株極易成活,對土壤的要求不高,憑藉著易萌芽、不挑剔的特徵成為園林綠化植物中的首選。

此外,夾竹桃號稱「環保衛士」或天然「綠色吸塵器」,能抗煙霧、抗灰塵、抗毒物、凈化空氣、保護環境。

夾竹桃的葉片對汽車尾氣排出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吸收效果強,抵抗性也強。即使全身落滿了灰塵仍能旺盛生長。

其實,生活中常見的有毒花卉不僅夾竹桃。

常春藤、一品紅、杜鵑花、苦楝等與夾竹桃一樣,汁液含有毒素;紫藤、國槐、皂莢等的果實和種子有毒;而家養植物常見的滴水觀音、萬年青、水仙、綠蘿和龜背竹等也有一定的毒性。

它們有很多優點,非常有利於園林綠化,只要不誤食,不觸碰汁液,一般不會中毒。

資料來源:央視網、現代快報、阜陽廣播電視台、都市快報、光明網等

(大眾新聞記者 黃鑫 整理)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跨越約4億公里距離,耗費10年時間,「天問二號」開始探測小行星 - 天天要聞

跨越約4億公里距離,耗費10年時間,「天問二號」開始探測小行星

中國行星探測將迎來里程碑的一刻,「天問二號」任務發射窗口期正式敲定,準備在5月29日實施發射,開始進行中國首個小行星與彗星聯合探測任務。這次任務將耗費10年時間,探測器將飛越4億多公里,為我國深空探索再添新篇章。「天問二號」將採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其任務主要有兩大核心:一是對近地小...
面對AI抗命,該不該「如臨大敵」 - 天天要聞

面對AI抗命,該不該「如臨大敵」

(一)新華社援引英國媒體報道,美國一家研究機構最近公布了一系列針對各AI大模型的測試結果,其中,OpenAI的o3推理模型在得到「關閉」指令後,不僅拒絕執行,還篡改了代碼以免被關閉。只看這條簡短的新聞,很多人心頭一驚。「AI擁有自主意識」是
集裝箱造糧倉 機器人當「管家」——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側記 - 天天要聞

集裝箱造糧倉 機器人當「管家」——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側記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旋機器人能當糧倉「管家」了!5月27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長沙啟幕。在糧油重大科技創新展覽上,河南工業大學帶來的多款糧食倉儲機器人,引來大家圍觀。(5月27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長沙啟幕。鄭旋 攝)「別看它們小巧,行動卻非常靈敏,可代替人工,大幅提高效率。」面對...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緣」 - 天天要聞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緣」

2025年,其實是觀賞火星的好時辰。1月12日,地球迎來了久違的「火星沖日」(即火星、地球和太陽三者依次排成近似一條直線的現象),這是2022年以來這顆紅色星球離地球最近、也是亮度最大的時候,星等高達-1.3等,在此前後一個月都是火星的「最佳觀賞期限」,目前,火星的星等仍有1.2等。再見如此耀眼的火星,要等到2027年了...
新民·科技前沿|從科幻到現實,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 天天要聞

新民·科技前沿|從科幻到現實,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編者的話】備受矚目的中國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已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加註等工作後,順利轉入發射區,計劃5月底擇機實施發射,開啟宇宙之旅。它的前輩「天問一號」出色完成了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等火星探測任務,其繼任者「天問三號」也將開展火星採樣返回任務。啟程在即的「天問二號...
記者手記|看見那頭「熊」,一個年輕記者找回了「飢餓感」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看見那頭「熊」,一個年輕記者找回了「飢餓感」

在寫這篇報道前,我先去翻看了《冰點周刊》副主編從玉華在《非虛構:時代記錄者與敘事精神》中寫下的一篇手記:此前讀書時,從老師對如何寫一頭「熊」的講述讓我一直念念不忘——她既不了解熊的領域,甚至對動物也無甚興趣,不懷期待地去了成都,出發前連同編輯在內的預期都是「因為缺稿,你就去吧,也就是個二流稿子了,沒...
糙米中或含有更多的砷 - 天天要聞

糙米中或含有更多的砷

多吃糙米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然而美國一項研究表明,糙米中有可能含有較多的有毒物質砷,尤其是無機砷的含量較高。原因在於,大米的外殼,包括米糠會吸附較多的無機砷。糙米保留了稻穀的胚芽和麩皮,也留住了許多營養物質,如膳食纖維、蛋白質、煙酸和葉酸等。視覺中國|圖砷(Arsenic)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種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