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開放日來了!現場變身「科普狂歡現場」

2025年05月24日20:12:05 科學 1437

5月24日,全國科技活動周啟動,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2025公眾開放日來了,也是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新園區開放的第三年,超過1500位公眾深度參與這場科普嘉年華,創新歷史新高。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開放日來了!現場變身「科普狂歡現場」 - 天天要聞

科學家現場作報告

本次活動設置2場科普報告,2大科技展館,3大科技主題展,4大科研團隊實驗室,16個科普小實驗。

兩場科普報告分別為,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特聘研究員鄒超的《中子的「硼」友: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中的硼葯研發》,深圳大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周曄的《解碼未來:類腦智能技術革命》。

鄒超介紹,硼中子俘獲治療(BNCT)是一種精準抗癌技術,被譽為「細胞級放療」。其原理是通過含硼藥物(硼葯)將硼-10同位素靶向輸送至腫瘤細胞內,再以超熱中子束照射,觸發硼原子核裂變,釋放高能粒子精準摧毀癌細胞,同時保護周圍健康組織。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開放日來了!現場變身「科普狂歡現場」 - 天天要聞

現場互動熱烈,不少參與者積極舉手提問,關注硼葯研究,國內自研設備的進展等等。

鄒超介紹,硼葯是BNCT的核心,新一代硼葯研發聚焦納米顆粒、抗體偶聯等載體,以突破靶向效率和血腦屏障穿透等難題。日本已批准BNCT用於頭頸癌和腦膠質瘤,中國多機構也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科學街秒變「魔法實驗室」

開放日當天,園區科學街搖身變成露天實驗室,十多個酷炫互動實驗邀請公眾互動體驗。

由非晶智芯團隊研發設計、曾亮相第十五屆珠海國際航展的電動全地形車現場「炸出街」,在超導邁斯納-反重力秘境展區,現場上演經典的超導磁懸浮,小朋友們看到不眨眼;氣壓全開研究所,孩子們通過拔河感受大氣壓強的威力……與此同時,三稜鏡科普志願服務隊將再度上演「科學+魔法」的實驗秀,與公眾同享「奇蹟時刻」。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開放日來了!現場變身「科普狂歡現場」 - 天天要聞

本次開放的團隊實驗室,既有偏重戰略性基礎研究的前沿團隊,又有專攻產業應用的樣板工廠團隊,還有專門服務於材料研究的公共技術平台。大尺寸高溫超導鍍膜設備、智能非晶絲材料製備系統、大尺寸單晶材料工業化製備裝備等多台團隊自主研發、搭建的國產高端裝備儀器,公眾現場一睹真容。

如材料製備與表徵平台的超高真空實驗室也在這次開放之列,這裡有可以觀察到10-10米(也就是0.1nm=1埃)大小原子掃描隧道顯微鏡(STM)。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開放日來了!現場變身「科普狂歡現場」 - 天天要聞

「科學的種子要從小播撒。孩子們對很多東西都感興趣,他們的理解能力也非常強。」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副主任黃學傑表示,期待大家放慢腳步,用眼睛去觀察細節,用雙手去觸摸現象,用大腦去思考原理。真理的誕生,往往就是問號到驚嘆號的旅程,「未來的大科學家也有可能在這些孩子們中出現」。

采寫:南都記者 梁錦弟

主辦方供圖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5日訊「淘淘」20 歲啦!7月5日,世界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20歲生日。從「淘淘」出生到家族發展至5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種,為這一瀕危物種的未來帶來希望。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 天天要聞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獻給003號墜機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記者 王華震 攝山裡的紀念儀式簡簡單單,從山下帶上來的一束白玫瑰,分給王健、楊立群和其他隊員,在曾經因飛機墜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們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潔白,山林翠綠,經過80年的自然修復,那個「巨坑」已經宛如平地,難以辨認。巨坑近旁,山勢陡然下陷,形成一道...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文|萬象硬核編輯|萬象硬核«——【·前言·】——»2006年6月15日,安康市人民政府發布消息,有人在平利縣的交通局家屬院中發現了一隻不明身份的野生動物。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 - 天天要聞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真相: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每次細胞分裂時它都會縮短,當端粒變得過短時,細胞會進入衰老或凋亡狀態。端粒酶是一種可以延長端粒的酶,它在某些細胞(如幹細胞、癌細胞)中活性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