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發麻!上海河道現「粉色入侵者」,一隻藏6000條寄生蟲

2025年05月17日14:40:19 科學 5095

頭皮發麻!上海河道現「粉色入侵者」,一隻藏6000條寄生蟲 - 天天要聞

頭皮發麻!上海河道現「粉色入侵者」,一隻藏6000條寄生蟲 - 天天要聞

一年中最潮濕的季節

又要到了!

此時

福壽螺也進入了繁殖旺季

頭皮發麻!上海河道現「粉色入侵者」,一隻藏6000條寄生蟲 - 天天要聞

近日,上海市金山漕涇鎮

水庫村的村民志願者

在巡查河道時發現

水庫中心河的河岸邊

出現大量粉紅色的福壽螺卵塊

立即上報村委會

第三方養護單位趕赴現場

進行全面清理

金山部分河道現大量福壽螺

相關部門加急清理

記者來到水庫中心河看到,河道護岸及水生植物上,彷彿開出了一朵朵粉紅色的"花"。

頭皮發麻!上海河道現「粉色入侵者」,一隻藏6000條寄生蟲 - 天天要聞
靠近仔細一看,這些都是被列入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的福壽螺所產下的卵塊。
頭皮發麻!上海河道現「粉色入侵者」,一隻藏6000條寄生蟲 - 天天要聞村民志願者表示,最近氣溫逐漸攀升,卵塊的數量也增加了不少。

漕涇鎮水庫村村民志願者干衛國 我們看到以後向村裡反映,村裡組織人員打撈,他們說這個危害很大的,對人體不好,對農作物也都是有害的。

據了解,福壽螺個頭較大,尾部短平,繁殖速度快,喜食水生植物,不僅破壞生態平衡,更存在傳播寄生蟲病的可能性。

頭皮發麻!上海河道現「粉色入侵者」,一隻藏6000條寄生蟲 - 天天要聞為此,水庫村村委會立即通知第三方養護單位對其進行全面清理。
頭皮發麻!上海河道現「粉色入侵者」,一隻藏6000條寄生蟲 - 天天要聞
頭皮發麻!上海河道現「粉色入侵者」,一隻藏6000條寄生蟲 - 天天要聞
頭皮發麻!上海河道現「粉色入侵者」,一隻藏6000條寄生蟲 - 天天要聞漕涇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俞越 目前我們對金光村、阮巷村、水庫村等進行福壽螺卵的清理,現在基本每天能做到約2公斤左右福壽螺卵塊、以及3公斤左右福壽螺,清理的方式基本上用的是填埋澆築的形式進行無害處理。

接下來,漕涇鎮還將進一步採取措施,做好福壽螺防治工作。

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

一隻福壽螺

可能藏著6000條寄生蟲

大家為什麼會「談螺色變」?

這就不得不反覆強調——

福壽螺是一種人畜共患

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

據統計,一隻福壽螺中含有寄生蟲少的有3000條,多的達6000條

頭皮發麻!上海河道現「粉色入侵者」,一隻藏6000條寄生蟲 - 天天要聞

圖源:人民日報微博

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極易引起食源性廣州管圓線蟲病,感染此病,線蟲幼蟲會入侵人腦,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嗜酸細胞增多性腦膜炎,可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癥狀,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不過

大家見到福壽螺也不必驚慌

雖然身為廣州管圓線蟲的宿主

但這種蟲皮膚接觸不會感染

只有吃生的、或者半生不熟的螺肉

才會感染其中的寄生蟲

面對福壽螺粉卵,怎麼辦?

據資料記載,福壽螺最適宜生長水溫為25~32℃,5月到8月是繁殖高峰期福壽螺繁殖能力很強一年可產卵20~40次,年產卵量3~5萬粒,可以迅速擴散,而且它食性雜,一旦爆發會破壞周邊的生態系統。

那麼,如果在家附近的河道中

發現福壽螺幼卵怎麼辦呢?

市民如何清理福壽螺?

  • 戴好橡膠(塑料)手套或者塑料袋,不用手直接觸碰,基本不會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 將成螺或者卵撿拾放入塑料袋

  • 紮緊直接作為生活垃圾放入「其他垃圾」的垃圾桶,不隨意丟棄。

溫馨提示:

家長們不要讓孩子

單獨去河邊玩耍

更不要好奇這種粉色的螺卵

而去撥弄螺卵!

如何分辨田螺和福壽螺?

不少市民詢問:

福壽螺和田螺十分相似

應該如何分辨兩者?

① 外觀來看,通常福壽螺個頭會比田螺大許多,色澤偏黃

② 福壽螺的尾部比較短平,外殼薄且脆而田螺的尾部較長較尖,外殼堅硬。

③ 福壽螺的卵是鮮艷的紅色或粉紅色

頭皮發麻!上海河道現「粉色入侵者」,一隻藏6000條寄生蟲 - 天天要聞

福壽螺和田螺的區別

如何區分不帶殼的螺肉

和分辨外殼顏色一個套路:兩種螺肉顏色也不一樣!

  • 田螺肉整體泛白色,青色,青灰色;

  • 福壽螺則是泛黃褐色。

煮熟的螺肉也能區分

關鍵是看大小——

  • 福壽螺個大,因為福壽螺有兩對觸角

  • 田螺只有一對觸角

所以,當看到螺肉上的肉芽比較多且雜亂的時候,那就是福壽螺沒差了!

頭皮發麻!上海河道現「粉色入侵者」,一隻藏6000條寄生蟲 - 天天要聞

別吃福壽螺!別碰福壽螺的卵!

不管是福壽螺還是田螺

均可能感染廣州管圓線蟲

以及其他寄生蟲

因此,吃田螺一定要煮熟

千萬不能生吃或半生吃

特別是涼拌螺肉或燒烤螺螄

千萬不要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浙江慶元:護林員保護培育全球瀕危植物百山祖冷杉 - 天天要聞

浙江慶元:護林員保護培育全球瀕危植物百山祖冷杉

連日來,在位於浙江慶元縣的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百山祖園區內,護林員們組織開展百山祖冷杉幼苗移植工作。據悉,百山祖冷杉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列為全球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經過多年保護和培育,被發現時僅存3株的百山祖冷杉,目前已成功培育並野外回歸種植5000多株。圖為...
看人形機器人首次走T台  科學紅毯秀出上海科創新高度 - 天天要聞

看人形機器人首次走T台 科學紅毯秀出上海科創新高度

今早的上海張江科學會堂穹頂廣場,格外不同。AI光球光芒四射, 科技巨擘托舉有力,一條鮮花與掌聲簇擁中的科學紅毯鋪就,款款走來了上海科創發展的新高度和新濃度。人形機器人首次走T台,2024年度「中國十大科學進展」背後的上海科學家們集體亮相,當院士在AI紅毯上遇見自己的「依舊少年」……「科學紅毯秀」是上海首創,也...
中國首顆地質行業小衛星「浙地一號」成功發射 - 天天要聞

中國首顆地質行業小衛星「浙地一號」成功發射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5月17日電(王逸飛 鮑夢妮 楊螢萍)5月17日,記者從浙江省地質院獲悉,當日中國首顆服務地質行業的高光譜遙感小衛星——「浙地一號」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地質一號」發射現場。
天算星座二期首批衛星成功發射,將助力6G空天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 天天要聞

天算星座二期首批衛星成功發射,將助力6G空天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澎湃新聞從北京郵電大學獲悉,5月17日12時12分,我國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使用朱雀二號改進型遙二運載火箭,以「一箭六星」發射方式,成功將「北郵二號」與「北郵三號」衛星發射升空。剛剛回傳的衛星遙測數據顯示,「北郵二號」與「北郵三號」衛星發射升空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遙測參數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
從「羲和號」到AI心理測評 新中國「光學搖籃」展示前沿成果 - 天天要聞

從「羲和號」到AI心理測評 新中國「光學搖籃」展示前沿成果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春5月17日電 (記者 郭佳)「羲和號」衛星、「天問一號」相機、「鵲橋二號」極紫外相機、雙飛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等前沿技術成果,17日在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向公眾開放參觀。5月17日,長春市民帶孩子參觀長春光機所
不要碰!不要摘!街頭大量出現 - 天天要聞

不要碰!不要摘!街頭大量出現

初夏有一種花正值盛開期讓很多市民駐足拍照殊不知它美麗的外表背後隱藏著致命危險它就是鼎鼎有名的夾竹桃花雖美,卻有毒杭州富陽街邊的夾竹桃 攝影:朱嘯塵夾竹桃傷人事件頻頻發生多人中招近日,54歲的趙先生因上火牙疼,外出遊玩時發現路邊種有夾竹桃。
頭皮發麻!上海河道現「粉色入侵者」,一隻藏6000條寄生蟲 - 天天要聞

頭皮發麻!上海河道現「粉色入侵者」,一隻藏6000條寄生蟲

一年中最潮濕的季節又要到了!此時福壽螺也進入了繁殖旺季近日,上海市金山漕涇鎮水庫村的村民志願者在巡查河道時發現水庫中心河的河岸邊出現大量粉紅色的福壽螺卵塊立即上報村委會第三方養護單位趕赴現場進行全面清理金山部分河道現大量福壽螺相關部門加急清理記者來到水庫中心河看到,河道護岸及水生植物上,彷彿開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