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輝。
福建省農科院團隊近期發現兩個大型真菌新物種——雙孢小蘑菇和霜蓋擬疣柄牛肝菌。近日,記者採訪了團隊主要成員之一、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曾輝。
曾輝與蘑菇結緣34載,收集了1800餘株菌株樣本,發現了55個新物種,助力中國雙孢蘑菇產量連續26年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他參與的「食藥用菌全產業鏈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曾輝畢業於廈門大學微生物學專業,1991年進入福建省輕工研究所蘑菇站工作。2013年,44歲的他考入「蘑菇院士」李玉門下攻讀博士,跋山涉水採集標本,經常遭到毒蛇、蜱蟲和螞蟥的侵擾,現在他的小腿上還有許多螞蟥吸血後的傷痕。這段經歷讓他意識到,必須建立中國人自己的「菌庫」。
於是,他帶領團隊建成了我省首個國家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庫,裡面收集保存的雙孢蘑菇菌株數量位列世界第三。
2021年武夷山國家公園生物資源本底調查啟動,曾輝帶領團隊每天徒步10小時,在腐殖質堆積的斜坡上匍匐取樣。3年時間,團隊累計採集標本1500餘份,發現17個新物種。
他主編的《武夷山國家公園生物資源圖鑑——大型真菌卷》,標註了444種真菌的生態位、藥用價值,為這座「世界生物模式標本產地」增添了新的註腳。
曾輝參與篩選的雙孢蘑菇As2796福蘑系列菌株正在創造奇蹟:每平方米產量達35公斤,是傳統品種的2.3倍。這個佔據全球50%市場份額的「冠軍菌種」,每年為農民增收超百億元。
在漳州蘑菇節現場,曾輝向菇農演示了「無菌透氣袋」栽培技術。這種形似咖啡濾袋的創新載體,將菌種成品率從70%提升至98%。目前,該技術已推廣1621萬平方米,帶動4.6億元產值。
在曾輝的推動下,福建建成9個國家級科研平台,研製出全國首條雙孢蘑菇自動化制種生產線。2023年,福建食用菌全產業鏈產值突破千億元,出口額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曾輝還熱衷科普:在閩西革命老區,曾輝團隊編製的《福建省有毒蘑菇》科普挂圖讓許多人遠離中毒危險;在電視紀錄片《蘑菇的榮耀》中,他的「菌物網路」理論引發觀眾驚嘆;
在高校講堂,他展示的熒光小菇照片總能讓學子們眼前一亮。(梁凱鴻 石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