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範圍降水偏多已確定,但冬季嚴重偏少!專家:不均勻或變暖相關

2024年12月29日22:22:08 科學 1304

一、2024年我國總體豐水年,但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2024年,我國經歷了一個總體上的豐水年,但在氣候分配的時間和空間上,卻呈現出極大的不均勻性,展現出「旱的旱死、澇的澇死」的極端特徵。這種旱澇並存的氣候現象在多個地區輪番上演,更伴隨「旱澇急轉」或「澇旱急轉」的劇烈變化。這種反常的降水格局與氣候變化的加劇密切相關,成為全球氣候系統調整在中國的一個縮影。

大範圍降水偏多已確定,但冬季嚴重偏少!專家:不均勻或變暖相關 - 天天要聞

從六大雨季來看,除了西南雨季和華西秋雨的降水偏少外,華南前汛期、梅雨、華北雨季以及東北雨季的降水量全部偏多。而西北地區雖然大部分不在六大雨季的分布範圍內,卻從春到冬降水顯著偏多,不少地方刷新歷史紀錄,豐水程度在歷史上也極為罕見。這種豐水與乾旱並存的現象讓2024年的氣候格局顯得尤為特殊。

大範圍降水偏多已確定,但冬季嚴重偏少!專家:不均勻或變暖相關 - 天天要聞

如果從全年降水總量來看,我國的沿海地區無疑是「豐水」的絕對贏家。廣西防城以3937.6毫米的年降水量拔得大陸國家級氣象站的雨王頭籌,成為全國降水最多的地區。而在主要城市中,廣州以2462.8毫米榮膺城市年降水冠軍。然而,這些數字如果與我國台灣的降水相比,顯然還略遜一籌。台灣鞍部的年降水量達到驚人的5861毫米,而位於山區的自動氣象站——西帽山,年降水更是高達8528毫米,可謂無可爭議的水王。


大範圍降水偏多已確定,但冬季嚴重偏少!專家:不均勻或變暖相關 - 天天要聞

二、豐水年裡的極端化體現

與沿海豐水地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旱極」地區。新疆托克遜全年降水量僅為6.0毫米,幾乎可以說是滴水未沾,穩坐全國最乾燥之地。若將範圍縮小至省會城市,太原以322.8毫米的全年降水量成為最少雨的省會城市,這是太原首次在全國省會降水排行中墊底。而在中東部地區,河北臨漳成為降水最少的國家站,全年降水量僅為277.7毫米,甚至比我國西北一些傳統乾旱地區的降水量還要低。

大範圍降水偏多已確定,但冬季嚴重偏少!專家:不均勻或變暖相關 - 天天要聞

豐水年的另一面是降水日數的持續高居不下。在一些地區,雖然降水總量並不驚人,但下雨天的持續時間卻非常突出。四川峨眉山國家站全年245天出現降水,佔據全年三分之二的時間,堪稱「雨時長冠軍」。與之相似的還有雲南鎮雄,這裡全年降水日數達到226天,是全國降水日數最多的縣市國家站。這種雨時長的現象,不僅影響了當地的農業生產,也對大家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大範圍降水偏多已確定,但冬季嚴重偏少!專家:不均勻或變暖相關 - 天天要聞


此外,在降雪方面,2024年我國積雪最深的記錄出現在黑龍江愛輝,積雪厚度達到了59厘米。而如果放眼全年,新疆禾木在3月初曾記錄下1.2米的積雪深度,可謂是我國的「雪極」。無論是降水的形式還是分布,這些極端現象都突顯了今年氣候變化的複雜性和不穩定性。旱澇並存以及旱澇急轉的背後,是氣候變化帶來的異常環流格局。2024年我國氣候呈現出高度極端化的特徵,既有豐水區的雨量刷新紀錄,也有乾旱區降水持續稀少的困境。沿海地區的豐水與西北地區的多雨現象相互輝映,但不少地區的降水分布卻呈現出極大的不平衡性。

大範圍降水偏多已確定,但冬季嚴重偏少!專家:不均勻或變暖相關 - 天天要聞

三、降水分布異常的背後,氣候變暖在作祟

其中,極端天氣的頻發和氣候變化的關聯尤為明顯。一方面,全球氣溫升高使得大氣中水汽含量增加,當氣流與地形或冷空氣交匯時,就更容易引發極端降水事件,這在華南、華北、東北雨季的降水偏多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另一方面,環流異常也導致了乾旱地區的持續缺水。西南雨季和華西秋雨的降水偏少,與副熱帶高壓偏強、冷暖空氣難以交匯有關,這讓該地區的農業灌溉面臨巨大挑戰。


大範圍降水偏多已確定,但冬季嚴重偏少!專家:不均勻或變暖相關 - 天天要聞

而降水時空分布的不均,也讓旱澇急轉成為2024年的氣候關鍵詞。例如,廣西的防城港在雨量極高的情況下,局部地區卻因短時間內水量集中爆發而遭遇嚴重內澇;而河北等地則經歷了從乾旱到強降水的快速轉換,造成農業生產的極大波動。這種急轉的天氣變化對防災減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氣候變化的深遠影響。

大範圍降水偏多已確定,但冬季嚴重偏少!專家:不均勻或變暖相關 - 天天要聞

2024年的豐水年,為我國帶來了歷史性的降水紀錄,也讓許多地方感受到氣候極端化帶來的衝擊。從沿海到內陸,從北方到南方,雨量的時空分布差異體現了全球氣候變化的複雜性。無論是極端降水引發的洪水、持續乾旱對農業的威脅,還是長時間降水日數對生活的影響,這些現象都表明,氣候變化正在重塑我國的天氣模式。

大範圍降水偏多已確定,但冬季嚴重偏少!專家:不均勻或變暖相關 - 天天要聞

大範圍降水偏多已確定,但冬季嚴重偏少!專家:不均勻或變暖相關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新冠病毒又來了?我們要做什麼準備?近期,隨著氣溫變化和人群流動增加,全球多地出現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上升的趨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襲美國。自2023年10月以來,多國報告了新型變異株的傳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 天天要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團隊在寒武紀岩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僅長有三隻眼睛,其多達26節的軀體結構更顛覆了科學界對生物體節演化時間的認知。這項發現為研究現代節肢動物起源提供了關鍵線索,也重新定義了人類對五億年前海洋生態系統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讓-伯納德·...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 天天要聞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5月15日,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場罕見的巨型太陽活動——一片跨度超96萬公里的熾熱等離子體帶從太陽北半球噴發,形成壯觀的「鳥翼」狀結構。這場爆發可能在未來24小時內對地球產生輕微衝擊,或引發地磁擾動及極光現象。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衛星記錄,此次噴發的等離子體帶長度達96萬公里,是地月平均距離(約38.4萬公里)的...
PEEK行業交流0515 - 天天要聞

PEEK行業交流0515

Q&AQ:當前 PEEK 材料的價格是否也是阻礙其在機器人領域大規模應用的原因之一?未來從成本角度來看,是否會有一些變化?各企業是否有大幅降低成本的可能性?A:PEEK 材料大幅降價的可能性不大。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 天天要聞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哈佛大學一名俄羅斯籍的女研究員,在今年2月入境美國時遭美國執法部門扣押。當時她被扣押的原因眾說紛紜,如今隨著更多案情披露,該案一些情節讓人覺得更奇怪了。 根據美聯社....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 天天要聞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地球是一個奇蹟歷史|美國將國家地理中文網設為星標方能收到正常推送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和她的飛機。埃爾哈特是一位美國女飛行員,成為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創造了歷史。| 國家地理圖片集1937年6月,當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坐進洛克希德·伊萊克特拉(Lockheed Electra)飛機的駕駛艙時,她..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 天天要聞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近日,甘肅白銀靖安縣有網友反映,小區上空有大量鳥類盤旋,這些鳥還會反光,該網友擔心是地震預兆。5月15日,靖安縣地震局的工作人員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他們關注到了這個情況,最近晚上都有鳥在飛,不過目前沒有接到異常的反饋。工作人員稱,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的異常,將持續監測,同時向上級反饋,讓他們去核實,問下動物...
新實驗打破常識:雞蛋這樣落下才不容易碎! - 天天要聞

新實驗打破常識:雞蛋這樣落下才不容易碎!

想像一下你要完成一個挑戰:把雞蛋從一定高度鬆手讓它落到檯面上,卻不能讓它碎掉。你可能會自然地選擇讓雞蛋尖的一端朝下,因為我們總覺得那是它最結實的方向。但這個「常識」,真的對嗎?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組工程系學生通過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證明,事實並非如此。他們的研究顯示,當雞蛋被側向釋放時,它...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 天天要聞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新華社海口5月15日電 經反覆核實論證,海南省林業局15日確認,時隔百餘年,海南再次發現一個壁虎屬新物種——自然保護地壁虎。這也是首個由我國人員在海南本土發現並命名的壁虎屬物種。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動物分類雜誌》上發表。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拍攝的自然保護地壁虎。(周潤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