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又當「爸爸」

2024年06月20日22:52:02 科學 1716

中新社武漢6月20日電(記者 馬芙蓉)世界首頭在全人工環境中成功繁育的長江江豚「淘淘」,近日又喜獲「愛子」。武漢白鱀豚館20日召開媒體見面會,介紹「淘淘」及其子最新情況。

「淘淘」於2005年7月5日在武漢白鱀豚館出生。今年6月9日,「淘淘」迎來第三個孩子——一頭雄性小江豚,編號「F9C24」;此前兩個孩子分別是4歲多的大兒子「漢寶」,即將滿兩歲的二女兒「小久久」。

世界首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又當「爸爸」 - 天天要聞

6月20日,小江豚F9C24與媽媽在飼養池內遊動。(監控視頻翻拍)

長江江豚壽命一般在20歲至25歲,按此推斷,『淘淘』處在中年向老年過渡期。」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郝玉江表示,「淘淘」又一次繁衍後代,意味著其整體狀況還比較健康。但不容忽視的是,「淘淘」身體部分指標已呈現衰老跡象,出現老年斑、食慾減退等情況。

長江江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江特有淡水鯨豚類動物。自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探索建立就地保護、遷地保護、人工飼養繁育三大保護策略,實現長江江豚從種群持續下降、瀕臨滅絕到止跌回升的轉變。

「淘淘」及其後代是人工飼養繁育保護策略的親歷者。經過摸索,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構建起人工環境下成熟的飼養繁殖技術體系。目前,武漢白鱀豚館飼養著12頭長江江豚,其中5頭為人工環境下繁育,包括3頭二代江豚。

在郝玉江看來,長江江豚保護逐漸從「拯救保種」轉入「種群恢復」階段,當前仍需通過優化保護策略、創新保護技術、提升管護能力、推動全民參與等措施推進保護工作。(完)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布,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著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路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