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2024年05月20日15:25:16 科學 1613

文| 雲蘅

編輯| 雲蘅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章結尾

眾所周知,世界上能夠有能力投入太空研發的國家屈指可數,在這其中以中美俄為首的三個國家,為航天航空事業貢獻最為突出。

一個國家的綜合能力常常需要從各個方面去評判,而對於超級大國而言,高速發展的航天技術也是評判標準的其中一項。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今年的5月8號,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6號月球探測器,經過一百多個小時的飛行後,即將準備進入新的月球軌道,完成第四個飛行任務——環月飛行。

嫦娥6號從地面發射到飛上月球,總共花費的時間僅僅在5天,但在月球軌道上嫦娥6號要待的時間卻足足有20天的時間。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如果要從這個角度去比較的話,美國的飛行器登月僅僅花費1天的時間就能著陸,難道這就說明了嫦娥6號遠遠不如美國的飛行器嗎?與美國的航天事業發展相比較,中國與美國究竟差距幾何?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中美航空的選擇有所差別

在上個世紀的時候,美國就已經領先全球做出驚人的一步了:送人登月。在著名的阿波羅計劃當中,美國的阿波羅11載人登月總歷時8天。

信源:新浪財經2023-06-20關於《美國為何提出阿波羅登月計劃?回顧冷戰初期的輿論戰》的報道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與中國相比較,美國的航天事業發展確實發達,在我國還一窮二白的時候,美國都已經有能力製造送人登月的飛船了。

但我國在其他航天事業發展的側重點不同,對於我國當前的航天計劃而言,能夠製造更多的航天衛星和中轉站更有意義。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不論是為了後續送人登月火箭的發射,還是對月球、太空的探測,這些衛星的作用是更大的,而某些衛星的通訊作用就像充當著一個斥候一樣,為後續的開闢做鋪墊

美國在當時卻不會考慮這些,因為他們手上掌握著大量的資本和高新的科技,對於征服太空他們勢在必得,於是他們第一個目標就是將人類送往月球,而不是和中國一樣小心翼翼的先做探索的工作。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另外,中國對於月球一直有著屬於自己的尊重,中國計劃裡面,無論是神舟系列還是嫦娥系列,都分成了不同的批次,而今年鵲橋2號的順利升空,意味著第四期的探月計劃正式開始。

因為對太空這個未知的領域充滿敬畏,中國並不會輕易的和美國一樣製造送人登月的火箭,即使是嫦娥6號這樣的探月器也要經過進入地月軌道、奔月、著陸採樣、月面起飛重返地球等等複雜的步驟。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這些都來源於我國對月球未知的敬畏,這種嚴謹認真的態度造成了嫦娥6號在軌道上飛行20天的結果,因為如果著陸點隨意的話,誰也不敢保證是否會導致功虧一簣,而這點美國和我國出發點都不一樣。

事實上,整個過程當中,嫦娥6號花費最多的時間就是在環月飛行上,因為無論是奔月、採樣還是重返地球都花費不了太多的時間,但如果在環月的著陸選擇上不嚴謹的話,則到達不了我們制定的月球位置。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月球雖然離我們非常遙遠,但我們畢竟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去探索、去研發,在經過幾十年數代人的努力下,月球也已經不是一開始那樣的陌生了,一些地方已經被探測過,環月飛行就是為了找到那些尚未被探索過的陰影地方繼續挖掘月球的秘密。

如果從登陸器花費的時長來看,美國確實比中國花的時間短,但如果從探索麵積來看,美國則遠遠不如中國,別的不說,美國還尚未探索過月球的背面。

信源:光明日報2024-05-16關於《「嫦六」月背取「寶」記 環月逆行有巧思》的報道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因此,如果單純的用時間長短來評判航天事業發展的高地是有些狹隘的,那麼我們應該從哪些角度去思考究竟中美航天的差距有多大呢?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中美航天事業發展各有千秋

事實上,在航天發展事業方面,中美兩國都有著自己的驕傲,如果要評價綜合實力一定是美國優越,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太空事業就遠不如美國。

美國的航天事業發展鼎盛,一方面是因為從二戰結束之後,一直保持著自身世界最強國的姿態,國內的經濟發展、科技水平都有著不俗的發展速度。

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領先世界先行發展航天事業也在情理之中,而彼時的中國卻還連航天的起步都未看到,中國一直到1970年,才發射了我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兩國的起點就不一樣,硬要拿來比較就顯得有些流氓了,從改革開放開始,中國進入高速發展的時代之後,各種衛星火箭如雨後春筍一樣層出不窮,這個時候中國的航天事業總算能夠夠上美國的腳步了。

等到中國北斗衛星發射上空,與美國在20世紀研發的GPS相提並論時,中國的衛星發展就已經是璀璨奪目了,美國預感到了危機,不得不對中國重視起來。

信源:環球時報2024-04-24關於《54年前的今天,中國聲音響徹寰宇!》的報道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1969年,美國人捧著月球樣本確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送人去月球也充滿了奇蹟,這為其他國家上月球探索提供了先例。

而在中國的登月計劃當中,從嫦娥系列、鵲橋系列乃至於神舟系列,都是在為後面送人上月的計劃做準備。

而彼時也已經落後了美國幾十年的發展,當然在其他方面,美國也並不如我們。例如衛星的發射、月球的探測等等,中國探索月球的面積遠超美國,這是中國的優勢。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因此可以發現,中美兩國在航天事業上有差距嗎?有,這是從發展的起點不同就已經決定了的,但差距特別大嗎?也不盡然。

因為美國有美國的優勢,中國也有中國自己的發展優勢,無論是航天事業還是別的領域,中國不會輕易落後別人,有了差距才會正視對手,才會以追趕和超越作為自己的目標。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不妄自菲薄,穩步發展

發展是一個長期需要堅持的過程,不管是對於經濟建設還是科技發展,都需要將己身其他國家做一個合理客觀的對比,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突破自己。

嫦娥6號的發射是一件可喜之事,這說明了中國在航天事業上又進了一步,但輕易拿來與美國比較顯得有些太要強了,我們應該穩步發展,而不是僅憑飛行時長的長短來輕易下判斷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事實上,嫦娥6號只花費較短的時間就登陸到月球表面,但這並不是我們所想要的結果,例如,阿波羅計劃當中,飛行器的著落點在月球的正面。

但嫦娥6號的著落點則是在月球的背後,兩者的選擇方位都不同,拿來比較時長則沒有任何意義。如果只想花費短時間的話,嫦娥6號大可以也在正面進行登陸,但那樣對研究的幫助並不大。

在正面登陸不需要考慮太多的因素,但如果是在背面登陸的話,必須要去通過中繼星的信號發揮作用來確定登陸地點,這就是一件花時間的事情。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在登陸之前,嫦娥6號還需要考慮日照方面的影響,必須要在落月的時候等待合適的時機,這個過程還依賴於鵲橋2號的幫助。

而且中美兩國對於月球的目的不一樣。在阿波羅計劃誕生之初,美國處於和前蘇聯進行爭霸、軍備競賽的冷戰時期。

阿波羅計劃不僅僅是用來探索航天事業發展的一步,還是為了做給競爭對手看的,因此,對於登月,美國想的是越快越好,可以說,阿波羅計劃登月探索不是目的,比賽才是。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而中國則一開始就奔著探索月球去的,各種衛星的發射、登陸器在各個地區的探索等等一系列探月工程的行動,都是為了採集更多的月球樣本所作出的努力。

這個過程既複雜又必須嚴謹,中國寧願多花費一點時間,不急於求成,也要慢慢的成功的實現探月計劃,將月球各個地區的樣本收集的完整。

信源:海外網 2024-05-13關於《外媒:中國嫦娥六號探月是「一項非凡任務」》的報道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正因為中美兩國對於月球的登陸出發點不同,才導致了兩者在月球飛行的花費時間不同,美國連發射到重返總共才只花費了8天的時間,而中國飛行器就光環月都花了20天,探測器來回全過程約要53天

嫦娥6號的月背登陸採樣,整個過程比單純的送人登月更為複雜,它需要精準的定位,必須要考慮成功的穩定性,而這是美國所不願意去花費時間的事情。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美國載人登月在正面成功登陸,只是簡單的將人放到月球就完事了,沒有去考慮到月背去探索,對月球的採樣也僅此而已,過程其實並沒有嫦娥6號那麼複雜。

對於月球登陸,一方面需要考慮的是航天登陸器的精密度,一方面需要考慮衛星檢測的定位精準,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才達成的這一結果。

技不如人?美國繞月飛行1天就著陸月球,為何嫦娥6號卻需要20天? - 天天要聞

從發展時間長度來看,我國稱得上「飛速發展」四個字的,這些也得益於我國無數科學家的努力,我國嫦娥6號所研究的月球目標,正是探索太空的一大步,更是能證明中國航天實力的一部分,讓我們翹首以盼,祖國航天的進步將更加輝煌。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熱熱熱!40℃成片出現!超30個國家級氣象站,突破極值 - 天天要聞

熱熱熱!40℃成片出現!超30個國家級氣象站,突破極值

據「中央氣象台」微博消息,6月11日,河北、天津有超過30個國家站氣溫突破6月中旬最高氣溫極值,河北安平、安國、武強,天津靜海破6月最高氣溫極值。未來三天,北方的高溫還將持續,應該還會有更多地區打破紀錄。據「河北天氣」微博消息,今天午後1點,河北省中南部「熱紅」「熱黑」了,40℃已成片出現。中央氣象台:繼續發...
嫦娥月背「挖寶」,含金量有多高? - 天天要聞

嫦娥月背「挖寶」,含金量有多高?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中的預選著陸點著陸,順利完成月壤與月岩採樣任務。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並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踏上回家的路。嫦娥六號首次月背「挖寶」的壯舉令世界矚目,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 天天要聞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記者從市氣象部門了解到本周我市天氣多變前期晴間多云為主氣溫居高不下後期冷空氣帶來降雨氣溫小幅下調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本周我市晴間多雲天氣為主,氣溫持續高位運行,周五到周日將有一次冷空氣活動,降水會讓高溫得以緩解,最高氣溫在25 ℃—31 ℃,最低氣溫在19 ℃—20 ℃,南風為主,風力3—5級。氣象部門提醒...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 天天要聞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和民俗風情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一個節日都凝聚著群體共同的情感與想像,也保留著群體的記憶。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 天天要聞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引言今年的夏季,無疑是火熱的一年。不同於往年南方梅雨季的涼爽,今年南方氣溫明顯偏高,而北方則是高溫持續,炎熱難耐。這種南北溫差異常明顯的天氣,其實背後有著許多複雜的原因。本文將就今年夏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以及後期氣溫分布情況進行分析。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嫦娥六號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鑽探取樣工作,啟程返回地球。似乎故事到這兒就已經告一段落,可沒成想,嫦娥傳回來的一張「大腳丫子」照片再次引發熱烈討論,有許多朋友據此質疑阿波羅登月涉嫌造假。嫦娥六號發回月球背面挖土照片在嫦娥六號全景相機拍攝的影像中,我們明顯看到著陸器支撐腿把月球表面砸出了一個坑,嫦娥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