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三號F星已具備在軌交付條件,即將投入業務試運行

2024年04月10日13:05:12 科學 1579

新京報訊 據「中國氣象局」微信公眾號消息,4月8日,中國氣象局組織召開風雲三號F星(以下簡稱「F星」)在軌測試(第一階段)總結評審會。專家組一致同意該星通過在軌測試第一階段總結評審,具備在軌交付和投入業務試運行條件。

風雲三號F星已具備在軌交付條件,即將投入業務試運行 - 天天要聞

風雲三號F星中解析度光譜成像儀首幅全球圖像。圖/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總結評審意見顯示,衛星平台的軌道、姿態、數傳信道、星上記錄存儲與回放等性能穩定可靠;紫外高光譜臭氧探測儀-天底、紫外高光譜臭氧探測儀-臨邊等10個遙感儀器在軌運行穩定可靠,衛星遙感數據定量化水平有顯著提升,以上兩方面測試項目的各項功能性指標均滿足使用要求。

風雲三號F星已具備在軌交付條件,即將投入業務試運行 - 天天要聞

風雲三號F星紫外高光譜大氣成分探測。圖/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會議強調,要繼續推進F星第二階段在軌測試,為加快F星業務運行打好基礎;要充分發揮F星綜合應用效益,主動積極應用F星資料,提升F星在氣象核心業務和多領域的應用質量及效益;要持續抓好風雲氣象衛星研製和應用全鏈條、正反向機制建設,聚焦地面系統搭建研製單位和用戶單位之間合作橋樑,不斷優化完善風雲氣象衛星評價反饋機制。

F星於2023年8月3日發射成功。在軌測試期間,F星已開展系列服務,包括在甘肅積石山地震中提供受災地區震前震後100米超分圖像服務產品、為全國第十四屆冬季運動會遙感監測提供微波雪深超分圖像服務產品等。

編輯 劉夢婕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 天天要聞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7月6日,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聚焦前沿科學、產業趨勢與政策創新,邀請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推動我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致辭並宣布活動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謝遠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裡,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著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 天天要聞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著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著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 天天要聞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引言人類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讓我們在清晨糾結於吃什麼早餐,也能驅動我們去攻克癌症、探索遙遠的星辰。我們能從寥寥數次的演示中學會舞步,能進行複雜的因果推理,還能被無盡的好奇心驅使去創造藝術和科學的奇蹟。這種舉重若輕、觸類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義了我們之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慧 (AI)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