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騰衝科學大獎」揭曉:兩位科學家盧煜明、張鋒各獲...

2023年12月01日22:01:05 科學 1705

12月1日,首屆「騰衝科學大獎」在2023騰衝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上頒發,中國科學院院士、被譽為「無創產檢之父」的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煜明,美籍華裔科學家、國際公認的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先驅之一、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張鋒獲獎。


兩位科學家各自獲得1000萬元人民幣獎金。頒獎現場,因張鋒教授身在美國,由其同事叢樂代為領獎。


首屆「騰衝科學大獎」揭曉:兩位科學家盧煜明、張鋒各獲... - 天天要聞

盧煜明(左二)和張鋒獲得首屆「騰衝科學大獎」,張鋒身在美國,特別委託他的同事(右二)代為領獎


盧煜明院士,是國際公認的液體活檢領域全球奠基者,無創產前檢測領域的先驅。他於1997年首次發現孕婦血漿中存在胎兒遊離DNA,進而研發了唐氏綜合征的無創檢驗方法,成功地將無創產前診斷技術從科學研究層面應用至臨床診斷,革命性地改變了現代醫院婦產科產前診療模式。該技術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應用,每年大約1000萬名孕婦受益,盧教授也被譽為「無創產檢之父」。


張鋒教授,是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頂尖科學家,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的先驅之一。2013年,他成功將該技術用於哺乳動物和人類細胞的基因編輯。在此後十年里,又取得大量開創性的研究突破,首次將相關技術和系統,應用於大規模基因篩選和病原體核酸檢測等多個方面。他的研究對生命科學、生物醫藥、分子育種、分子檢測等,產生了革命性影響。


「騰衝科學大獎」是首個完全在中國大陸地區倡設發起、面向國內外評選、單項獎金達1000萬元人民幣的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也是國內首個以邊陲城市直接命名的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大獎的設立旨在致敬在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通過技術創新建立強大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推動世界科學技術進步等方面貢獻卓著的科學家。


首屆「騰衝科學大獎」揭曉:兩位科學家盧煜明、張鋒各獲... - 天天要聞

盧煜明院士


「十分榮幸獲選首屆騰衝科學家大獎,成果的取得要感謝團隊的努力,也要感謝病患對團隊的信任。」盧煜明院士在領獎後表示,自己在34年前醫科求學時就夢想能不能取得無創產前診斷領域技術突破。經過22年努力,無創產前診斷技術終於在2011年推出臨床應用。今年自己與團隊更是將這一技術推進至多種癌症篩查,期待能降低癌症病人死亡率。


盧煜明院士認為,此次獲獎的兩位科學家的研究領域是相關聯的。「我用DNA做診斷,張鋒教授去改變DNA,並用於治療,這些都是最先進科技之一。」他希望通過這次的大獎,可以把青年科學家的目光聚集到騰衝。


「此次獲獎非常有用的一點,就是告訴年輕科學家,科學家是會獲得社會重視的。我帶過很多做研究的學生,但從來沒有教過從雲南來的學生,希望多一些雲南學生來到我們的實驗室,加入我們的研究隊伍。」盧煜明院士對雲南學子發出誠摯邀請。


首屆「騰衝科學大獎」揭曉:兩位科學家盧煜明、張鋒各獲... - 天天要聞

盧煜明院士


嘉賓盛讚論壇


大北農:是最具特色的科學家論壇


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北農」)是此次論壇的戰略合作方。


據悉,大北農是以邵根伙博士為代表的農業科技工作者創立的農業高科技企業。自1993年創建以來,致力於以科技創新推動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目前大北農擁有5個國家級科研平台,6家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建有北京市首家民營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中關村科技園海淀園博士後工作站分站。


大北農副總裁王丹玉介紹,經過30年的發展,該公司已成為涵蓋種業、食品、農業互聯網、飼料、動保、養殖等大農業全產業鏈的高科技國際集團公司,擁有30000名員工、3000人的技術研發團隊,300多家生產基地和近300家分子公司。目前,大北農已在美國、阿根廷、巴西、荷蘭設有科技機構。


大北農高級副總裁趙亞榮介紹,此次來騰衝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尋找合作夥伴。「騰衝科學家論壇是最具特色的科學家論壇。來之前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涉及公司每一個領域的技術、人才、需求。我們在這次論壇上廣交朋友,希望接觸各個領域的巨頭、科研教授、領袖人物,尋求合作機會。」他興奮地表示,在開幕式現場,已經對接了不少的專家。「我們將帶回這個平台的影響力和專家資源,對會議上了解的合作項目,回去後做研究、布局重點。」


王丹玉介紹透露,該公司針對生物育種方面,將與雲南農業大學共建農業科技研究院,同時在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方面進行布局。


茅台醬香雲南省負責人:結合科技助推茅台的發展


「作為傳統企業,茅台中也有很多科技,現代食品的發酵方面有前沿科技。我們的總經理、總工程師就是這方面的專家。這次他們也來到了論壇。」貴州茅台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雲南省負責人鄭國濤談到此次論壇對他的啟發。「那麼多的科學家齊聚於此,看到了大家對科技的重視。茅台對科技創新一直有持續投入。我們的宗旨是『讓傳承的更傳統,讓創新的更現代』, 除了堅守傳統的東西以外,也在結合科技助推茅台的發展。」


來源:都市時報

全媒體記者:孫文潔

編輯:李北

審核:王海濤

二審:鍾玲

終審:彭德光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