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技術不會對任何一個國家封鎖」 中科院曾毅發言引掌聲

2023年03月27日22:00:17 科學 4340

3月25日至27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人工智慧倫理與治理中心主任曾毅在會議期間就如何可持續發展人工智慧進行了演講。會後提問環節,曾毅在回答人工智慧ai模型在國與國之間的差異問題時表示,對於一些技術「卡脖子」問題,我們沒有失去機會,失去機會的是禁止中國使用技術的企業,「我們更應該關心的問題是,當中國產生了類似的技術時要不要向全球開放,我們應該就此達成共識——中國產生的技術不會對任何一個國家封鎖,至少我代表中國的科研人員做出這個承諾。」曾毅說。他的發言引發了現場觀眾的掌聲。

曾毅在會後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中科院、國家實驗室、清華北大等國內的研究機構實際上已對類chatgpt技術布局多年,目前需要的是耐心等待。在他看來,chatgpt是語言工程的組合式創新,但並不屬於科學突破,更多是在用戶體驗上的爆發。

「中國技術不會對任何一個國家封鎖」 中科院曾毅發言引掌聲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人工智慧倫理與治理中心主任曾毅

探討人工智慧倫理刻不容緩

曾毅在演講中表示,人工智慧的治理絕對不是約束人工智慧的發展,沒有人工智慧的治理人工智慧將會野蠻生長,社會需要的是能夠穩健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人工智慧,這是全球開展人工智慧治理的目的。經過大概四五年的探索,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已經初步建立了自己的體系,通過數據演算法、平台和應用的方面進行發展和治理的均衡。

在他看來,現在人工智慧科學進展方面,真正推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工作非常少,在全球發布的800多萬篇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的論文當中,只有0.1%是真正跟可持續發展相關的,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結論。

對於目前許多聲音認為chatgpt等ai語音模型已經初步具備通用人工智慧雛形甚至具備自主意識這一觀點,曾毅表示目前的人工智慧,包括chatgpt,還並不具備人類的智能,並不是社會的准成員,但這是需要探討的問題,「未來的人工智慧,不僅僅是我們今天討論的看似智能的信息處理工具,如果它有一天真的有可能成為社會的准成員,成為道德的主體,我們希望它不僅僅是從中國的文化當中去吸取如何成為一個君子,如何從儒家、佛家、道家當中學到如何成為具有美德的人,我們還要從英國文化當中學到如何成為一名紳士,我們希望未來的人工智慧汲取的是人類的文化和價值觀的共通和精華。」

而對於科幻電影《終結者》、《黑客帝國》中ai主宰世界的情形會不會成為現實,曾毅表示人工智慧如果真的有機會成為主體,人類是不是能夠接受,這對於人類來說需要的適應過程可能比超級人工智慧到來的時間還要長,所以我們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做這個準備,討論怎麼去平衡它的風險和它對人類的益處。

不同國家的人工智慧模型可以「和而不同」

據了解,ai最底層的支持是算力,如英偉達的gpu(圖形處理器)與dpu(數據處理器),但目前個別產品遭遇了進口限制。對於此類狀況可能造成的影響,曾毅表示,解決方案是「儘快地準備國產化的替代,並且把相關的技術提供給全世界。」這也引發了現場掌聲。

目前,世界上各個國家均在發展ai技術,而不同國家的ai數據來源、訓練方式也有所不同,ai模型可能也會因此產生差異。對此,曾毅表示ai這條路很長、很寬,誰也不知道未來ai會發展向何方,「我想沒有人現在是真正領先的,每個人都有機會。」「我們要在技術驅動的社會重新審視人類,不應當因為有不同的價值觀和文化而敵視對手,中國的智慧是『和而不同』,我們要最大化這個共識,我們總希望人工智慧來幫助人類演化,但人類也需要做點什麼。」

而對於觀眾提出的ai核心技術到底應該創新還應該跟隨,曾毅表示未來真正的突破將來自於那些目前來看還沒有取得突破的科學貢獻上,「未來我們的模式應該是這種科學的突破產生在中國,再由中國的產業來進行放大,以此來影響世界,而不是要做跟隨者。現在ai大模型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產業也應當放大,但是科學的突破途徑往往不是唯一的,我們要為未來的突破做好準備,要做原始的創新。」

記者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編輯 徐超

校對 柳寶慶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晶圓鍵合工藝及鍵合設備市場情況 - 天天要聞

晶圓鍵合工藝及鍵合設備市場情況

一、晶圓鍵合發展背景在摩爾定律的引導下,集成電路行業一直高速發展,晶體管特徵尺寸己經從90nm向7nm邁進。然而,由於隨著晶體管特徵尺寸已日益接近物理極限,量子效應和短溝道效應越來越嚴重,內部電子自發地通過源極和漏極,導致漏電流增加,進而限
「地下動脈」托舉繁華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亮相 - 天天要聞

「地下動脈」托舉繁華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亮相

在近日舉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點板塊宣介會上,「真如翠谷」與「真如之心」兩大優質地塊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塊即銅川路水產市場原址,被譽為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目前已完成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徵集。隨著這一核心地塊即將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車行通道(以下簡稱「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貫通也將提上...
多面性的雙氧水 - 天天要聞

多面性的雙氧水

‌‎‎‌‎‎‌‎雙氧水,學名過氧化氫(H₂O₂),是一種常見且獨特的化學物質。它在日常生活、工業生產以及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然而,正如許多化學物質一樣,雙氧水具有著複雜的性質和多面的特性,這些特性既可能帶來巨大的益處,也可能
邁威生物躍過「J曲線」轉折點 - 天天要聞

邁威生物躍過「J曲線」轉折點

邁威生物為爆發中的創新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兩項BD合作,與齊魯製藥就長效G-CSF產品8MW0511達成的合作(3.8億元首付款+1.2億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業化的經典雙贏;而與谷歌系抗衰老巨頭Calico圍繞IL-11單抗9MW3811的聯手(2500萬美元首付款+5.71億美元里程碑款),則彰顯全球視野下的價值挖掘能力。兩項...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決戰百日推動競賽任務落地見效 - 天天要聞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決戰百日推動競賽任務落地見效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緊扣全年任務目標,以「大幹100天 決勝上半年」勞動競賽為載體,全面掀起奪油上產熱潮。廣大幹部員工迎難而上、奮勇拼搏,用汗水書寫擔當,用實績回應挑戰,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環保平穩受控,經營業績穩健向好,為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奠定堅實基礎。中國石...
武漢一救援隊把無人機「開發到極致」,實現「套圈」式救人,台灣同胞:技術毋庸置疑 - 天天要聞

武漢一救援隊把無人機「開發到極致」,實現「套圈」式救人,台灣同胞:技術毋庸置疑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第十九屆湖北·武漢台灣周期間,第四屆「漢江灣」漢台水上救援交流活動在硚口區漢江灣上演。武漢雲豹救援隊聯合台灣苗栗縣水上救生救難協會、苗栗縣救難協會、桃園市水上救難協會,首次以完整建制展開跨海峽救援協作綜合演練。 聯合救援協作綜合演練現場。圖/九派新聞 上午9時,隨著信號彈升空,雲豹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