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2022年12月24日23:21:04 科學 1911

多種多樣的人種進化

人類從進化之初生活至今已有數千萬年的歷史。

如果我們去了解相關的歷史記載和科學發現,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相信在這漫長的歷史中。

人類早期的不僅有多個人種,並且在活動和社會表達中都與今天的智人截然不同。

而今只剩下智人生存在地球上,並且不管是哪一種有色人種現代人類身上的基因出奇的一致,當然這有好有壞。

從科學研究中來講,相對更少的人類種族基因有助於科學家開發出新藥物供人類使用。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但在不利的方面,人類基因多樣性在今天面臨著考驗。

由於基因相似程度太高,不同種族之間的差別大概在2%左右。

這使得人類的抗病能力比較弱,因此一旦爆發大規模流行疾病,往往會導致成堆的感染人群出現。

然而地球在10萬年前至少還有6種人類,但為何最後只剩下我們?

或者說今天的人類人科家族,為何只剩下智人這一個物種?

事實上關於該問題有著十分複雜的因素在裡面,因為導致人類種族縮減的,不僅僅是單方面的原因。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人類作為地球上唯一有智力的生物,並且能夠具備基本的生產能力。

這使得我們有別於動物,可以依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和改變周遭環境。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而在這一漫長的過程中,人類所經歷的變化不僅有來自環境的壓力,同時還有種族之間的爭鬥

另外還有潛在的其他因素相互交織在人類的進化史中。

因此,在討論這一問題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智人本身在能力方面的改變,以及環境回饋給人類的變化。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從人類進化史來看,智人的出現已經是30萬年前的事情了。

相比之下,大約在600萬年前猿類的分支進化成為人屬的一個物種。

早期的人類拋棄了猿類的長臂,並換來了更加強壯的腿部。

靈長類動物從樹上下至地面,這本身就是非常偉大的一個進化。

行為模式和活動範圍來看,這讓人類有機會接觸到更加廣闊的世界。

並且直立行走可以幫助人類走得更遠,最終遠離了森林體系,來到了大陸。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大約在240萬年前能人出現,不少研究學者都認為這是猿類進化的第一個人屬成員。

這一時期的人類體型還比較瘦小,體重大約在35公斤左右,身高大多不會超過1.2米。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在於,能人通過雙手製造了最原始的工具

這些工具可以幫助早期人類進行宰殺動物,以及製作一些相對更精緻的物品。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100萬年,後來直立人出現。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遠古時代的人類們

從名字上我們便能看出,這是已知的第一個完全直立的人種。

而在與猿類的身形比例中,直立人相對軀幹來講,手臂更短,腿部更長更強壯,更加適合長時間行走和跑步

直立人的進化還表現在他們的牙齒中,相對細緻的牙齒可以幫助直立人吃肉和快速消化蛋白質

這對增加身體能量供應來講更加高效,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講,直立人的大腦會比一般猿猴更大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在進一步的發掘中還發現,直立人還是第一種學會使用篝火的人類

這表明這一時期的人類已經學會了烹飪,食用熟食可以讓人類獲得更易於消化的食物。

如此一來,大腦獲得的營養也就更加充足

直立人的發展歷史幾乎是現代智人統治地球時間的9倍。

從進化方面來講,直立人的出現標誌著人類的進化邁向更加高效優秀的方向

此後便是大量的人種開始出現在地球各地,直立人的出現提升了人類的活動能力,這使我們的祖先可以走向更遠的地方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魯道夫人海德堡人以及佛洛斯人,這些都是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種。

不過這幾個人種相比之下,他們的生存境況遠不如其他幾個人種那樣豐富。

環境封閉是影響較大的因素,在此期間地球經歷了陸地板塊變化,由此分隔出了不少人類。

人類進化時間線來到400000年前尼安德特人出現,這或許是在智人種族發展壯大之前最強盛的一個人種。

尼安德特人的身形更加強壯,從已發掘的骨骼化石中表明,尼安德特人長期處於狩獵活動中。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地域分布主要在歐洲、東南亞和中亞地區的嚴寒地帶,因此在耐寒方面,尼安德特人對環境有著更強的適應能力。

此外考古學家還發現,尼安德特人能夠使用更加複雜的工具,並且居住在複雜的避難所中。

例如他們可以使用骨頭製成的縫衣針縫製衣物,以此來幫助他們抵禦寒流

科學家們相信,地球在10萬年前至少還有6種人類生存在地球中,並且尼安德特人直到28000年前左右才逐漸消失在人類進化史中。

那麼究竟有哪些因素影響了我們的祖先在進化中的變化,而最終只留下了智人?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種族競爭

智人倖存的結果離不開時代的造就,這並不單只體現在智人更加出色的智力方面

古人類學家在研究人類的進化發展歷史時表示,智人不同於其他人種的地方在於,只有智人創造出來了國家、宗教、語言

在智人的活動中,或許沒有任何一個物種能像智人這般有「侵略性」。

從更新世(約250萬年前)到10000年前這段地質時期,人種融合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在現代智人的基因研究中發現,現代智人在基因組成方面攜帶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人種之間的雜交表明,尼安德特人與智人的相遇絕不是偶然。

歐亞大陸以及非洲的智人雜交很明顯是智人活動範圍增大的有效證明。

並且研究人員相信,現代智人之所以在基因方面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可能是現代人類在與歐洲、亞洲的尼安德特人交配後的20000年里人類活動迂迴非洲的結果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人種雜交從物種進化來看,它可能帶來了一個額外的優勢。

智人比尼安德特人生活在更多的群體中,換句話說智人種族更加龐大。

這便減少了人口因近親繁殖帶來的減少,以及種群的總體健康狀況更好

在進一步的進化競爭中,智人發達的大腦帶來了更加具有優勢的競爭力。

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雖然在大腦容量上高於智人,但他們的智力程度卻不及智人。

優秀的治理幫助我們的祖先創造出更加精密的武器,例如可以投擲的長矛。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相比之下,直立人雖然也能使用工具,而且手斧使用超過100萬年,但他們遠不及智人武器這般精良。

最終在物種競爭中,直立人消失於30000年前。

飛鏢、箭、可投擲的長矛都是智人具備的戰鬥優勢,這些都是尼安德特人所不具備的。

智人離開非洲是一個關鍵的節點,強大的創造能力和生存能力給智人帶來的更多人種優勢。

同時也加速了第六次大滅絕,並且至今仍在繼續進行中。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智人的遷徙活動,無節制地狩獵,以及農業發展等等,由此帶來的便是人口增長

進一步的人口增長帶來的便是對資源的需求這使得智人開始驅趕其他人種,並與之發生爭鬥

並且在文明初步形成之後,語言和社會結構的變化使得智人有著更強的競爭能力。

智人文明的兩種假說文化智力社會大腦),智人能夠獲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文明的創建,以及社會的構建。

這在其他人種中從未表現出來,智力的發展進一步優化了智人人種的結構,並在後來的人種戰爭中幫助智人走向勝利。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其中環境的改變也無法被忽視,冰河時期本身就使得不少人種消失。

在這一時期能夠有效生存下來的只有直立人、尼安德特人、智人等。但智人勝在人口更多,資源更充足。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如今只剩下我們人類? - 天天要聞

最終在進化與淘汰這個遊戲中,智人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其他人種被無情地消滅,終究成為了歷史的遺骸。

而後短短數萬年里,人類文明走到今天,智人再次面臨新的考驗。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航天液體火箭技術專家朱森元逝世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航天液體火箭技術專家朱森元逝世

5月14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航天液體火箭技術專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朱森元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4日9時4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朱森元同志1930年10月出生於江蘇溧陽,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
「獨苗」也沒了,21億美元BD宣告失敗! - 天天要聞

「獨苗」也沒了,21億美元BD宣告失敗!

5月13日,葛蘭素史克發布公告,終止與iTeos合作研發的TIGIT 單抗EOS-448。這場總價近21億美元的豪賭黯然收場。2021年6月,GSK以6.25億美元首付款、最高15億美元里程碑款,從iTeos手裡引進三款產品,其中就包括當時
全國大部大氣擴散條件較好 - 天天要聞

全國大部大氣擴散條件較好

未來一周,全國大部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無大範圍霧霾天氣。但15日至17日,內蒙古西部、甘肅西部、寧夏等地有沙塵天氣。 具體預報如下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 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
我國航空輪胎關鍵材料與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改變行業歷史 - 天天要聞

我國航空輪胎關鍵材料與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改變行業歷史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由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製的仿生合成橡膠航空輪胎,於 2025 年 5 月 12 日在某試飛基地成功完成裝機飛行驗證,標誌著我國在航空輪胎關鍵材料與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此次完成飛行驗證的航空輪胎是為某大型固定翼無人機專門研製,該輪胎全部採用仿生合成橡膠材料,改變了航空輪胎只能使用...
地理冷知識——尼日 - 天天要聞

地理冷知識——尼日

尼日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Niger,La République du Niger)位於非洲中西部,簡稱尼日,是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內陸國,該國北與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接壤,南同奈及利亞和貝南交界,西與馬里和布吉納法索毗連,
磨損磨耗測試儀分類 - 天天要聞

磨損磨耗測試儀分類

磨損磨耗測試儀的分類可基於摩擦形式、測試標準及功能特性進行系統劃分,具體如下:‌一、按摩擦形式分類‌滾動摩擦測試儀‌阿克隆磨耗試驗機‌原理:試樣與砂輪以傾斜角度(0°~45°)及恆定負荷(如26.7N1)滾動摩擦,模擬輪胎等滾動工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