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歐陽林
振奮人心!這兩天,女科學家顏寧離美歸國的好消息登上熱搜。在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女科學家顏寧主旨發言:歸去來兮!她即將加入中國創建的深圳醫學科學院,擔任創始院長,讓更多國人記住了這位曾經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導。
有一次,在央視《開講啦!》欄目的現場,主持人撒貝南對開講嘉賓顏寧說:「你的名字不應該叫顏寧,應叫顏值」。顏寧幽默地說:「『寧』送給你了」。讓觀眾一下子記住了這位既有顏值又很風趣的美女科學家。
作為「中國科學之星」,顏寧集顏值與才華於一身,從清華大學畢業後留學美國,在美國多年後回歸清華。在清華工作10年後,又於2017年辭職選擇去美國大學任職。在許多人眼裡,顏寧天生就為學術而生、為科研而活。
1996年,18歲的山東姑娘顏寧,從北京黃村一中考入了清華大學生物科學技術系,在清華園里,受底蘊而深厚的學風熏陶,顏寧如魚得水,在大三時,因成績優異獲得出國深造的良機,為她後來的科學人生打開了更為廣闊的天空,也更好地為她後來到美國學習和任職創造了先天條件。
2000年,顏寧從清華大學畢業,獲得「清華大學優良畢業生」的榮譽,之後顏寧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分子生物系學習,師從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教授,施教授就是大家後來所熟知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首任校長。
2007年,顏寧學成後第一時間回到母校清華,受聘於清華大學醫學院。她被委以重任,承擔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她的科研成果一度聞名全球,拿獎拿到手軟。因取得的驕人成就,2011年,年僅34歲的顏寧就獲得「中國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稱號。更讓人驚嘆的是,2014年,顏寧帶領自己的科研團隊,首次解析了世界上關於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晶體結構,破解了困擾世界50年的結構生物領域的難題,震驚了世界!
時隔10年,2017年,顏寧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赴美國任職。用她自己話說:「繼續選擇到美國大學深造,只是想在相對更好的條件下進行科研,而且自己永遠是一個中國人。」
顏寧說,在科學研究上不斷探險是我最痴迷的遊戲,是我生命的底氣,堅持到生命的最後時刻,這不叫夢想,是我的日常。
這次,顏寧在深圳論壇上介紹了自己人生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吸納,就是努力學習充實自己;第二階段是證明,就是努力工作獲得認可;第三階段是輸出,就是把自己所學所感傳遞給更多人、幫助更多人、扶持更多人。
顏寧還用「一個平台、一拍即合、一切皆有可能」,完美地詮釋了她的科研願景。「一個平台」,去支持更多的優秀的學者。「一拍即合」,顏寧說,正當此時,深圳向她伸出了橄欖枝,讓她又一次強烈感受到了那種向著夢想而努力的興奮和快樂!
談到為什麼選擇深圳?顏寧激動地說,因為深圳年輕充滿活力,在這裡「一切皆有可能」!這裡的人太勤快了,來到這裡,我才真正感受到深圳更宜美更宜居更宜人,我更同意深圳的另一個別稱:夢都,夢想之都!
其實,深圳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鵬城」。在古代,深圳以東50公里有一個南澳鎮,這裡有一地域叫鵬城,當地人又叫「大鵬」,這座古城叫鵬城,「鵬城」由此而來。現在的「大鵬古城」就在深圳龍崗大鵬新區,至今有600多年的歷史。
如今,深圳別稱「鵬城」,寓意是鵬程萬里!來深圳的人都驚訝地發現,今天的深圳變化太快了,正像展翅高飛的大鵬,「鵬城」由此聞名世界!年輕的深圳,還有「設計之都」「創客之都」「天空之城」「異域之城」「魅力之城」「彩色之城」等美麗的別稱。深圳市政府辦公大樓,從蓮花山遠眺,就有大鵬展翅的意境。
寶馬良駒,就得馳騁在寬廣的原野。我國的許多知名科學家,都是由我們自己國家培養和支持的,祖國需要這樣的高精尖人才。近幾年,隨著中國高科技領域的迅猛發展,全世界已經掀起了華裔科學家歸國的浪潮。
我們還記得,著名空氣動力學家錢學森,為回歸祖國,受到美國的百般阻攔,他至死不渝堅持回國,「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可以放棄這裡的一切,但不能放棄祖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梁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毅然回到祖國。著名核物理學家鄧稼先,拒絕美國優厚條件,回國參與了原子彈研究。還有王淦昌、童第周、梁思禮、李四光、錢三強、錢偉長等等,他們都是我國偉大的科學家,在各自的領域大有建樹,都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畢生力量。
女科學家顏寧,歸來仍是熱血少年!今天,中國開放的國際科技合作,吸引更多的愛國科學家學成歸國,這些科學家,將成為國家的棟樑、民族的希望。
顏寧號召全球的人才,一起打造生物醫藥的深圳。正如顏寧所願:多年以後,在世界生物醫藥的版圖上,深圳一定會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圖片來源於網路)
註:本文作者歐陽林,黨史軍史歷史學習者,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加「關注」,歡迎點贊、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