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我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新中國的航天事業、原子彈工程等等,都離不開錢學森的貢獻,任何聽到他名字的中國人,都會發自內心的尊敬。
而對於這些誇讚、榮譽,錢學森的回答是更加努力地搞科研,讓新中國變得更強大。1991年,由於錢學森為新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央授予了他「國傑出貢獻科學家」的榮譽稱號,並頒發了「一級英雄模範獎章」。
這樣的高規格和破例,對任何一個科學家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面對鮮花和掌聲,錢老卻說:「今天我不是很激動。」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1911年,錢學森出生在上海。錢學森的父親名叫錢均夫,是當時有名的教育家和文史學家,還曾在國民政府時期,擔任過浙江省教育廳廳長。
因此,錢均夫深深明白讀書的重要性,他在花錢給兒子挑選圖書、畫報上毫不吝嗇,可以說,錢均夫既是錢學森的父親,也是他的第一位老師。
在父親的影響下,錢學森十分熱愛讀書,再加上他本就聰慧,不管是在語文方面,還是在數學範疇里,亦或者是藝術領域內,他都表現得非常厲害,根本就是全能型的人才,人們還因此而誇獎他為小天才。
甚至因為錢學森太厲害,還發生了一件奇事。這事發生在錢學森報考大學前夕,當時他的中學數學老師認為他數學好,便建議他報考數學系,但他的國文老師也認為他文章寫得好,覺得他應該報考中文系。
而此時美術老師也有話說,他認為錢學森在藝術上有天賦,所以錢學森應該去學畫畫,別埋沒了一身的本領。三位老師爭得不可開交,但錢學森最後謝絕了老師們的好心建議,做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選擇:學鐵道工程,造火車頭。
1929年,錢學森順利考取了自己心儀的專業,學習工程機械,他每天都努力學習,希望用自己的知識,為中國製造出第一個火車頭。
當時,世道混亂,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肆虐,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日軍飛機不斷對上海狂轟亂炸。望著在空中稱雄稱霸的日軍,錢學森心中憤懣不已,與此同時他也有了一個堅定的想法:改學航空工程,學造飛機。
錢學森開始利用課餘時間,去看去學習有關航空方面的知識。而越是深入學習,錢學森就越覺得想要徹底了解航空知識,還必須要出國留學,畢竟國外在這一方面,確實是「領先專家」。通過一番努力,錢學森考取到了留美國公費生,他得以到美國去學習航空工程。1935年8月,錢學森從上海乘坐輪船前往美國留學。
在美國學習了一段時間以後,錢學森發現,在進行航空工程的工作時,大家基本上都是依靠經驗,而很少使用理論去指導工作。這就好比做菜,總是按照經驗放適量的調料。
錢學森開始思考,如果先掌握了航空理論,那麼有了理論指導,是不是就能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彎路,進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錢學森想了很久,覺得十分的有道理,只有地基打牢了,才能修建高樓大廈。
於是,錢學森決定從一名航空工程師,轉而為研究航空理論。在做出這樣的決定之後,錢學森立馬向加州理工學院,提出了入學申請。
而在理工學院學習期間,由於學習好、見解高,世界著名力學家馮·卡門教授看中了錢學森,他也因此成為卡門教授的博士生。
馮·卡門
錢學森非常高興自己能成為卡門教授的學生,在這段時間裡,他不斷地從教授手裡汲取知識,而他的努力與天賦也被卡門看在眼裡,他因此更加用心地培養錢學森。
錢學森並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1941年,在美國《航空科學學報》上,錢學森發表了一篇名為《柱殼軸壓屈曲》的文章。
這篇文章一經發出,就引起了熱烈關注,雖然這篇文章只有寥寥10頁,但精鍊的內容卻攻克了困擾航空界多年的難題。
卡門為擁有這麼一名優秀的學生而感到驕傲,因此更加盡心儘力地去培養錢學森。當然,錢學森也十分感激老師的傾力教導。
1949年,三年的解放戰爭已到達尾聲,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世界也為之沸騰。消息傳到美國,在美留學的錢學森激動萬分,一直以來,他學知識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用所學知識為國效力,而現在新中國正是百廢待興、需要人才的時候,因此他立即同夫人商量,早日回到祖國。
然而,這時的美國出現了麥卡錫主義,其主導者就是麥卡錫,他是美國國內反共、極右的代表,專門迫害共產黨和民主進步人士,除此之外,還掀起了一股驅使僱員效忠美國政府的狂熱。
由於錢學森的才能,當美國政府聽聞錢學森準備回國後,便覺得關押他,不讓他回到自己的祖國。1950年,錢學森上港口準備回國時,突然便被美國官員攔住,並以他是共產黨人的理由將其關進監獄。
從這以後,錢學森開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他不僅也失去了自由,還被迫參加了一場又一場的聽證會,心力交瘁下,錢學森暴瘦30斤。
但美國政府並沒有因此而收斂,當時的美國海軍部副部長放狠話,說錢學森掌握了美國導彈工程的秘密,一個錢學森能抵5個師,所以就是把他槍斃了,也不能讓他回到中國。
而面對美國政府的威脅,錢學森毫不示弱,他鏗鏘有力地說道:「我效忠中國人民!」此後,錢學森又遭遇了許多非人的待遇,一直到他被保釋出來。而出獄後,當時已經39歲的錢學森,也開始了長達5年被軟禁的生涯。
直到1954年,錢學森躲過美國政府人員的跟蹤,寫了一封求助信,輾轉將其寄回了祖國。在信中,他深深地表達了自己「歸鄉似劍」的心情。
信寄回國後,黨中央萬分重視,立即與美方展開了多次談判,為了讓錢學森等留美科學家儘快回國,當時國家還在釋放美軍戰俘的問題上,進行了讓步。最終,在我國的努力下,1955年,錢學森終於得以回國。
經歷了這麼多磨難,才終於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國,錢學森心裡是說不出的感慨和激動。錢學森回國之後,陳賡大將曾問他:「中國人自己搞導彈行不行?」
錢學森不假思索地回答:「怎麼不行?外國人能搞,中國人就不能搞嗎?難道中國人比他們矮一截不成?」
這時的錢學森並沒有料到,國家會把研製導彈、火箭的任務交給他。1956年,錢學森突然得知毛主席要見他的消息,他既高興又緊張。很快,在周總理的陪同下,錢學森來到了菊香書屋。
一看到錢學森,毛主席就笑著走上前去,緊握著有些拘謹和緊張的錢學森的手,「盼了你好久咯!聽說美國人把你當成5個師呢!」說著,毛主席笑著伸出五個手指頭,「我看呀,你可比5個師的力量大多啦!」
在主席幽默的話語下,錢學森慢慢放鬆下來。見狀,毛主席緊急著又說道:「學森同志,這次找你來,是想請你牽頭組織各個學科、各個部門一起奮力搞導彈,你有這個信心嗎?」
聽了主席的話,錢學森瞬間想起之前陳賡大將的問話,他頓時有些緊張,這麼一個重擔,他能扛起來嗎?於是,錢學森說:「主席,這麼重要的任務,我怕干不好啊!」
毛主席拍拍錢學森的肩膀,鼓勵道:「你是工程式控制制論的開山鼻祖,還怕干不好?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在毛主席的感染下,錢學森堅定了信心,承擔起了重任。而錢學森也沒有辜負黨的期待,帶領大家克服困難搞出了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他也有了這些「標籤」:「兩彈一星」元勛、「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
看著國家的發展,錢學森心裡是說不出的高興,而中央也沒有忘記他對國家做出的貢獻。1991年,黨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隆重的儀式。
在這一年的在儀式上,「國傑出貢獻科學家」的榮譽稱號,被授予給錢學森,並且中央還給他頒發了「一級英雄模範獎章」。
錢學森接過獎章後,現場頓時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但錢老卻很淡定,並說了一句大家都意想不到的話:「我今天不是很激動。」
在場所有人都愕然不解,取得這樣的成就,怎麼卻不是很激動呢?而直到錢老進行了解釋,大家才瞭然於心,並爆發出了更大、更熱烈的掌聲。
原來,錢老有過最激動的三次,與最激動的三次相比,這次自然是「不太激動」。當時錢老表示,他的第一次激動,是1955年被允許回國了,在回國的時候,他的老師還說他的成就已經超過了老師自己。
在錢老心裡,這是為中國人爭了氣,再加上馬上就能回國建設祖國了,他自然是無比地激動。而第二次激動,是在建國10周年的時候,他成為了一名共產黨黨員,當時錢老簡直激動地睡不著覺。
第三次激動就在1991年獲得榮譽獎章之前,錢老看了王任重同志為《史來賀傳》寫的序。在這個序里,王任重寫道,中央決定將雷鋒、王進喜、焦裕祿、史來賀和錢學森5個人,作為共產黨員優秀代表。
錢老看見中央將自己和雷鋒等人並列在一起,心中簡直激動極了,他錢學森啊,現在是勞動人民的一份子了,而且是跟勞動人民最先進的分子連在一起了!
這番話完全、充分地證明了錢學森,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者,所以他在獲得榮譽勳章後,並不太激動,而是激動於自己能回國、能成為黨員、能與勞動人民站在一起,而這種樸實的情懷,也正是他為國家和人民更好服務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