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2022年10月20日20:49:27 科學 1699

1998年,一艘水泥船正打算駛入悉尼港,就在此時船突然好像撞到了什麼東西,猛地震動了一下。船員們忙跑到甲板上查看,只見船頭前面是一隻外形怪異的巨大的「魚頭」,單這個「魚頭」的長寬就都在2米以上,難道是被船把頭和它的身體撞斷了嗎?最後,人們把這艘船和「魚頭」一起被拖進了悉尼港。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對船隻進行檢查後,人們驚訝地發現,船的油漆竟然被這隻魚粗糙的皮膚給刮掉了。不過更奇怪的是這條魚,它並不是被撞得只剩一個頭,而是它本來就長成這樣。這隻魚就是翻車魨

只有魚頭的翻車魨

翻車魨,是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魚類,因為它扁平的身材遠遠看過去就像一輛小車,加上漁民們常看見它側躺在水面上,因此得名翻車魨。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而如果你靠近它,你會發現這傢伙細看之下,更加奇葩。它看起來像是只有一個大魚頭,而沒有身體,腦袋上面長著小小的眼睛和嘴巴。在魚頭的上下,是大小對稱的背鰭和臀鰭,翻車魨游泳時就全靠這兩隻魚鰭。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它的胸鰭位於眼睛後方,不細看根本看不見。至於尾鰭?不好意思,沒有。這個大魚頭身後看起來像是尾鰭的「裙褶」,其實是由背鰭和臀鰭融合出來的「假尾」,能夠用來控制方向,但是想用它來游泳,還是算了吧。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翻車魨還有幾個特別的名字,比如它的拉丁學名「Mola mola」,這裡的「mola」在拉丁語中是磨石的意思,形容翻車魨又大又圓,皮膚上沒有魚鱗,粗糙的好像磨盤的特點,不得不說非常貼切。

再比如「太陽魚」,這是因為翻車魨喜歡側著身子躺在水面上,一邊曬太陽一邊休息的習慣。科學家們猜測,曬太陽能夠提高翻車魨的體溫,幫助它們加速消化,而且一些小魚和海鳥也會在此時啄食身上的寄生蟲。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到了晚上,翻車魨身上還會散發出幽幽的光芒,看起來如同映照在海中的明月,因此它又被叫做「月魚」,不過這些光芒並不是翻車魨自身產生的,而是來源於它身上的一些會發光的寄生蟲。

海獅啃也不跑

今年的10月18日,葡萄牙海域發現了全球最重的一條翻車魨屍體,體長3.25米,高3.59米,重達2.744噸,一舉刷新了世界紀錄。作者稱「這條魚在活著時一定是公海之王」。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不過我覺得「公海之王」這件事有待商榷,因為,翻車魨在海里基本就是一頓「自助餐」在互聯網上曾流傳著一張照片,一隻海獅正抱著一條巨大的翻車魨啃食,翻車魨的腦袋都被啃出了個大洞,但它仍然無動於衷。翻車魨為什麼不逃跑呢?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因為它們特殊的身體構造,翻車魨基本只有一個大魚頭,游泳全靠自己的背鰭和胸鰭,這兩個魚鰭又非常的僵硬,自身體重還按噸來計算,這讓它們的速度最高只有4公里每小時,恐怕還不如人走路快。這個速度,跑路就別想了。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另一個原因是,別看它們這麼大個腦袋,其實它們的大腦只佔身體重量的0.03%,而且魚類的脊索神經一般和身體長度相同,但翻車魨的脊索神經卻僅有3厘米長,對比它們3米大小的身體,只能說是聊勝於無。大部分魚類在身體兩側都長有的用來感知環境變化的測線,翻車魨也沒有。這就讓它們無時無刻都是慢一拍,一副獃獃的模樣。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翻車魨的身體構造好像到處都是缺點,它們是怎麼存活下來沒有滅絕的呢?

其實,翻車魨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優點,最起碼龐大的身形給了它們足夠的防禦力。成年的翻車魨全身都被厚達15厘米的稠密的股骨纖維所包裹,如同身上穿著一件堅硬的鎧甲,據說19世紀時,漁民們的孩子會將翻車魨的魚皮用線做成皮球來玩。想吃它,沒有一副好牙口是不可能的。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在海洋中,成年翻車魨的天敵只有虎鯨、鯊魚和海獅等少數的大型動物。但翻車魨的骨多肉少,被剝皮後留下的魚肉只佔總重的十分之一。有這精力吃其它魚不好嗎?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只有海獅經常被拍到攻擊翻車魨,如果咬不開翻車魨的皮,海獅就會惱羞成怒一般咬掉翻車魨的背鰭和胸鰭,把它們像飛盤一樣扔到水面。虎鯨也會在遇見翻車魚時,上去頂一頂、撞一下,就是玩。

除了強大的防禦力之外,翻車魨的另一個優點就是它們恐怖的生長繁殖能力了。

從出生到成年,體重翻了6000萬倍以上

普通的魚一次能產幾百萬枚卵,但是翻車魨的雌魚能夠帶2000到5000萬枚卵,有記載帶卵最多的雌性翻車魨身上帶著3億顆魚卵,堪稱是世界上最高產的魚。

剛出生的翻車魨身長只有2.5毫米大小,和一粒小石子差不多大小。不過等它們成年以後,體長卻能達到3米以上,體重以噸來計算,猛增了6000萬倍以上,這都不能算長肉了,簡直就是在吹氣球。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翻車魨體型對比

不過翻車魨的魚卵屬於浮性卵,經常會被其他的魚類捕食,加上沒有受精的,成長過程中夭折的,它們能長到成年的幾率只有千萬分之一。

成年的翻車魨長相已經夠奇怪了,但它們的幼崽更加奇怪。它們身上長著一層星狀的透明保護膜,讓人感覺是不是有人把翻車魨裝進了塑料袋裡。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剛孵化的翻車魚

這其實是因為翻車魨和河豚有著親戚關係,雖然成年的翻車魨和河豚看起來半毛錢關係也沒有,但在幼年時還是能看出一些相似之處,體表有著尖刺,肚子鼓起,也有著尾鰭。不過隨著年齡增加,翻車魨會逐漸經過7次變化,它們的外形也會慢慢變得接近成年翻車魨,最終只剩下一個「魚頭」。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不過它們的嘴倒是一直和河豚一樣,體積不大,而且不能閉合,牙齒融合成了一個喙狀結構。龐大的身軀搭配這張無法閉合的「櫻桃小口」,怎麼看怎麼不協調。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在食物的選擇上,翻車魨主要進食一些水母、管水母、浮游生物、海綿海草之類的食物。畢竟以翻車魨的運動能力,只有這些近乎沒有運動能力的生物它才能吃得到了。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為了進食,翻車魨會下潛到水下600米深度的地方尋找水母。等到捕食完成後,翻車魨才會上浮到水面曬太陽,以獲得熱量。

不過,水母實在是不頂餓,因此它們一天要捕獵多次,有時一天要潛水20多次。許多人都說翻車魨是「海中懶漢」,其實是不正確的,它們躺在海面上可不是躺平,而是勞逸結合。

後記

因為遊動速度太慢,翻車魨經常被人們捕撈上來,漁民們一般都會選擇將它放走,一來是名字上讓漁民們感到晦氣,二來就是沒什麼價值。

海中「自助餐」翻車魨,最重達2.74噸,被天敵捕食也不逃跑不反抗 - 天天要聞

翻車魨有一個俗名叫做「新婦啼」,意思是翻車魨的魚肉看起來很大一塊,但其實只要一經烹煮,就會縮得很小,負責烹飪的新娘子擔心被公婆誤解自己偷吃了魚肉,只能暗暗流淚叫苦,故名「新婦啼」。

它們肉的味道不好說,有人覺得寡淡無味,也有人覺得肉質鮮美,據說有一道名菜「炒龍湯」,就是用翻車魚的腸子做的。

不過好不好吃放一邊,它們身上的寄生蟲是真的多,翻車魨不僅會讓海鳥魚群來啄食這些寄生蟲,還會躍出水面,依靠海水的衝擊來去除寄生蟲。一條翻車魚身上的寄生蟲,單是品種都有四五十種,還是挺嚇人的。

參考資料

《愛日光浴的翻車魨》 柯彤

《奇形怪狀的翻車魚》 林長華

《有頭無身的魚——翻車魚》 王雲祥

《海洋魚兒顯身手》 馬曉惠

《 翻車魚:海洋中最大的硬骨魚!》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 天天要聞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關注+星標,好搭檔不錯過7.7本周值得讀來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發表,我們為您精選呈現。1.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2. 並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與慢性炎症相關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擬態是否成功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心理學 |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 天天要聞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賴、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複使用並借鑒的科學,它能帶來更快、更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以及更為廣泛的益處,而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這一切的基礎。以OA形式發表研究,也能為研究人員和作者帶來影響力和可見度等諸多益處: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優勢,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廣的影響范...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 天天要聞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速度的理解往往基於牛頓力學體系下的相對速度概念。比如,當我們坐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上,觀察到車外的物體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後移動,這個速度是相對於汽車這個參考系而言的。然而,光的速度卻截然不同,無論在何種參考系中測量,光在真空中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 天天要聞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本源量子今日宣布自主稀釋制冷機獲國際訂單,將批量出口「一帶一路」國家,標誌著我國自主量子計算核心裝備在國際化進程中邁出關鍵一步。▼ 本源 SL400 稀釋制冷機稀釋制冷機是超導量子計算機的關鍵核心設備之一,能夠為量子計算機提供接近絕對零度(IT之家註:-273.15℃)的極低溫運行環境,除量子...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 天天要聞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布氏葦鶯:雀形目、鶯科、葦鶯屬鳥類,屬小型鳥類。體長12-15厘米,體重10-12克。其中國內主要分布於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水庫、水塘、溪流、沼澤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叢、蘆葦叢以及草叢中。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 天天要聞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今日4時5分 我們迎來「小暑」節氣小暑,暑氣漸盛雖還未到最酷熱之時卻已奏響了盛夏的序曲年方過半 季夏正始小暑,又稱「小熱」暑氣蒸騰、熱浪翻湧雖未到三伏極盛之時但此時的沈城已浸滿了夏日的濃烈氣息此時節氣溫飆升最高可達35℃雷雨也時常突襲悶熱與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 天天要聞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美國這會兒估計正對著空氣拍大腿。20多年前7000萬美元就賣掉的稀土工廠,現在想花7億都買不回來。更扎心的是,全球90%的稀土話語權攥在咱們手裡,它想造點像樣的東西,還得看咱們臉色。這事兒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稀土這玩意兒,聽著像土裡的稀罕物,